唐鳳 應該知道吧 "超商可以取貨付款 "

mig33 wrote:

就算之前在藥局買過...(恕刪)

1月多海外華人自媒體武漢肺炎消息已經傳的風風火火了
mig33 wrote:
就算之前在藥局買過的人同意順位排比較後面
這可能反而是有意見的來源
因為每人買3片,可以放出233萬個名額時
他可是在第一波名額內的
如果每人買10片,只能放70萬個名額出來時
他並不在第一波啊
當他的順位比較後面時,他會贊成小份量賣更多人


所以我才說要看政府的方針是什麽阿



mig33 wrote:
網購的片數拉高後
去藥局買的人也會想說
那為什麼藥局不一起拉高片數
本來每週排1次隊的
就可以改成2週或3週排1次隊
這樣藥師也不用瞎忙啊


所以網購有提高片數後
藥局也要漸漸的提高片數阿



myhope wrote:
我跟家人應該可以用到9月

你真是厲害有提早買


所以大家如果有庫存夠的就先讓需要的人先買
謝謝你自己有先準備
感謝您。
myhope wrote:
我跟家人應該可以用到9(恕刪)

看看 九月之後,是不是能回到自由交易狀態?
myhope wrote:
哇你這麼快就可以判定(恕刪)

發揮專長!
弱點不需發揮吧
高智商者不容易接納俗人(眾人)意見.

口罩產量提高了,恢復日常自由交易才是王道.(我不想去排隊,認排隊的都痴痴)
stonepaul wrote:

看看 九月之後,是...(恕刪)


真的恢復之後,
應該就有人出來叫之前便宜現在漲價,
然後就有民代出來質詢 口罩價格了
mig33 wrote:
你很強調"串接金流"...(恕刪)


“先付款是串、後付款也是串
接銀行是串、接超商也是串
所以串接金流這部分的工是無法省下的”

不對喔....

先付款是一對多....目前準備233萬份,所以至少是一個預購系統要呼叫233萬次串接金流....

到貨付款是跟業者拆帳,目前已知是四大超商,所以是一個“會計系統”對應四家業者的帳務系統....就算是日日結帳好了,也不過4×20天=80次....



你不會不知道,這兩種系統營運壓力有多大差別吧?


除此之外...
“當然如果你的看法是貨到付款也可以給它爛尾的話
那的確只管物流、不管金流、不管懲罰機制的系統最好做
但先付款本身若採爛尾機制,就等於是對逾時未取的懲罰了”


“先付款,未取貨”
1. 商品所有權是付款人的,賣方沒權處分商品
2. 未取貨會造成物流業者倉儲費用,買方與物流業者間有衍生倉儲費用爭議
3. 可能衍生退款系統扣帳問題,除了有手續費問題,更不用說如果有開發票可能面臨跨月結帳問題。

在賣方無權處分商品,倉儲業者衍生額外倉儲物流費用情況下....你要花多少人力和時間處理這項商品?

若是“貨到付款未取貨”
1. 商品所有權在賣方,賣方只要在交易合約上註明等待取貨時間限制以及未取貨的棄標行為罰則,商品可由賣方自己決定如何處分....
a. 退貨
b. 保留並扣下次到貨數量

2. 因為沒付款,所以沒有退款爭議

3. 但是會衍生出賣方需額外負擔未交易但是卻要支付運費的成本


因此,若是政府真的認為不願意吸收這7元的費用,那就堅持預購付款機制吧!
JasonQ wrote:
先付款是串、後付款也是串
接銀行是串、接超商也是串
所以串接金流這部分的工是無法省下的”

不對喔....
先付款是一對多....目前準備233萬份,所以至少是一個預購系統要呼叫233萬次串接金流....

到貨付款是跟業者拆帳,目前已知是四大超商,所以是一個“會計系統”對應四家業者的帳務系統....就算是日日結帳好了,也不過4×20天=80次....

你不會不知道,這兩種系統營運壓力有多大差別吧?

很好!
把細節說出來
這樣就可以知道盲點在哪裡

你的說法擺明是"爛尾式"做法
為什麼是爛尾?
因為你只管了"帳款總額"
而沒有追蹤每一筆訂單的"收款"狀態
要追蹤每一筆訂單的"收款"狀態,也會是233萬次串接


再來,超商收的錢叫"代收款"
但其實還是要去銀行開一個戶頭
代收款每週匯入銀行
所以每週結算指的是現金的處理


可是我直接利用銀行的刷卡、ATM轉帳
錢就直接進銀行戶頭了
這還省了"代收款"每週才進銀行帳戶的問題

先付款後出貨的做法在系統設計上
很多小公司的系統都是做到產出物流號碼就停了
至於貨況,使用者自行去物流公司網站查詢
這叫簡易式收尾,雖不完美
但至少也提供了讓買家可以去物流公司網站做查詢

但你說的"貨到付款"也採這種收尾做法的話
就是我前面提到的:
mig33 wrote:
當然如果你的看法是貨到付款也可以給它爛尾的話
那的確只管物流、不管金流、不管懲罰機制的系統最好做
但先付款本身若採爛尾機制,就等於是對逾時未取的懲罰了

不管金流的意思指的是你不管每筆訂單的收款狀態了
所以你說的果然是大爛尾的做法!
我同意大爛尾式的系統最好做....
但我沒看過有人做不管每筆訂單收款狀態的系統


JasonQ wrote:
在賣方無權處分商品,倉儲業者衍生額外倉儲物流費用情況下....你要花多少人力和時間處理這項商品?

只要一個規定就搞定:
逾時未取的口罩,視同棄權、費用亦不退。
然後超商繼續留著當庫存,不用做額外處理
這政府真的笨

為何要用健保卡或自然人憑證?
又不是大家都有讀卡機和電腦

現在大家都有手機
就不能用app預約嗎?
綁定身份證號和手機號碼用簡訊認證就好
有人冒用身份證號也可查到
每個人都可幫其他人代領,反正只要限定每個身分證號可領的數量

統一於星期一和二開放預約

星期三統計每個發放點的數量並開始配送

星期四至星期日民眾可憑QR Code至超商領口罩付費
超商店員使用驗證專用的app來驗證QR Code,並取得可以購買的數量
然後拿給客人結帳

把口罩當成商品一週統一配送一次根本不用算運費
mig33 wrote:
很好!把細節說出來這...(恕刪)


“因為你只管了"帳款總額"
而沒有追蹤每一筆訂單的"收款"狀態
要追蹤每一筆訂單的"收款"狀態,也會是233萬次串接”

錯了喔~~~

每一筆訂單狀況不用233萬次串接喔!

只要政府跟業者談好日結帳、週結帳、或是月結帳就好....


唉,你的問題在於你把政府-超商之間的交易視為每一筆都是獨立的網購訂單....

我舉例來說吧,第一次超商配送口罩是集中送貨到超商再分裝對吧?

所以交易模式就不是一筆一次交易匯款,對吧?


口罩2.0是預購機制,同一批商品(不管幾份)目前是預計透過郵局分裝以後統一配送到超商,對吧?

如此,代收貨款就不用採取233萬筆獨立匯款計算...

只需要政府同意定期結帳,由四大超商採用結帳報表核帳以後匯款到政府收款帳戶就好...

這樣的模式,不會產生233萬筆匯款金流....

這就好比超商一次進貨20打台啤,匯款是一次支付20打台啤的費用,而不是採用20×12=240筆小額支付貨款給廠商,對吧?


這次口罩分配只有一個賣家,一批出貨到超商也是數百甚至數萬份....

超商與政府只要彼此提出對帳單系統(會計系統就可以)核對帳目就好,根本不需要挖洞給自己跳,設立233萬筆金流系統....


另外,這還省了"代收款"每週才進銀行帳戶的問題

你覺得政府這次賣口罩是打算獲利嗎?

你覺得政府這次賣口罩有缺這些資金營運嗎?

政府有需要像一般網購小店家一樣需要資金周轉嗎?


就像你之前說過的,目前系統設計著重的在於快速上線、確保穩定運作....

既然政府不缺資金營運這些口罩分配模式,為何要堅持用最複雜的系統處理金流?腦袋有洞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