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的博士論文 vs 李眉蓁的碩士論文

TrueLight wrote:
你辛苦了 ,而且說得都非常正確
試想 ,原文作者看到自己寫的觀點或內容 一字不差的出現在別人文章上 ,管他是幾行或一個段落, 原文作者是會認為, 這個人是忘了加引號還是故意不加引號? 加了完整註明出處, 原文作者就覺得這個人只是忘記加引號而已? 原文作者如果發現世界各地共有十個人都做了類似的事情, 他該一個一個調查詢問 你是否忘了加引號? 還是故意不加就因為你有加了完整註明出處? 來認定是否有抄襲?
如果有人去了十家商店, 九家都有付錢, 只有一家拿了東西沒有付錢, 說是忘了付錢但卡真的拿在手上, 算不算不告而取呢?


哈哈哈哈哈~~~

果然是很「庶民」的腦袋啊,

難怪到現在還在打這種混仗啊。

哈哈哈哈哈~~~
turtlins wrote:


好喔,

當然可...(恕刪)

但你到底是承不承認「你們在比對的這本2019年黑皮書/電子檔,就是1983/84年博論原稿」啊?



我目前確定的是,

蔡英文說這本2019年黑皮書/電子檔,就是1983/84年博論原稿。

LSE校方不確定,這本2019年黑皮書/電子檔,是不是1983/84年博論原稿,所以沒有把這本論文跟其他碩博士論文放在一起。
turtlins wrote:
如果你是在問1983/84繳交給倫敦大學那兩本,
那你該去問倫敦大學,不是問蔡英文,
因為那兩本要不要公開、要怎麼公開,歸倫敦大學管,蔡英文管不著,
不過,
依據倫敦大學接受英國政府ICO調查實所做的證言,
倫敦大學承認他們把蔡英文的博論弄丟了

你要問弄丟的論文有沒有公開嗎?

yurue wrote:
蔡英文說這本2019年黑皮書/電子檔,就是1983/84年博論原稿。

啥,
一位學者 1983/84 繳交的博士論文,
在 2020 年學校承認博論在 1984 到 2010s (?2010?) 之間弄丟了!?
是弄丟了多少年?
10 幾年?
20 幾年?
30 幾年?

你們這些 疑英派 的
絕對無法找出答案啦!?
yurue wrote:
我目前確定的是,

蔡英文說這本2019年黑皮書/電子檔,就是1983/84年博論原稿。

LSE校方不確定,這本2019年黑皮書/電子檔,是不是1983/84年博論原稿,所以沒有把這本論文跟其他碩博士論文放在一起


是喔,

你又是怎麼「確定」「LSE校方不確定」的呢?

這是LSE圖書館的館藏條目:








LSE圖書館把蔡英文2019年應LSE要求所補送的這本黑皮書/電子檔,

分類在該校畢業論文專屬的LSE Library Store theses,

給了該校畢業論文專用的F開頭書碼,

在條目中註明這是personal copy of original thesis(原始論文的個人保存本),

並載明這就是1983年的博士論文。

請問你說「LSE校方不確定」的依據到底是什麼呢?

拜託,不要再瞎扯什麼「婦女圖書館」這個已經被打爛的烏龍了。
sunhm wrote:
啥,
一位學者 1983/84 繳交的博士論文,
在 2020 年學校承認博論在 1984 到 2010s (?2010?) 之間弄丟了!?
是弄丟了多少年?
10 幾年?
20 幾年?
30 幾年?

你們這些 疑英派 的
絕對無法找出答案啦!?


這是你第一次問的:



這是我給你的答案:



這是你第二次問的:



這是我給你的答案:



所以,

你前兩個問題,已經都得到解答了`

現在你第三次問的是:到底弄丟了幾年?

根據倫敦大學目前的正式說法,無法確定是哪一年弄丟的。

這是很稀鬆平常的狀況,

圖書館把館藏弄丟,通常也沒辦法確定是什麼時候弄丟的,

只能推斷是在上一次有紀錄的時間點到發現遺失的時間點之間遺失。

蔡英文博論上一次確定有記錄的時間點,就是高階學位辦公室收到論文、轉送給SHL的時候,

也就是1984年前後,

而發現遺失的時間點,就是2010年代,

所以倫敦大學就這樣回答,沒什麼可挑剔的。

這些都是已經成為基本背景資料的公開資訊了,

建議你要對這個議題發表高見之前,

最好先了解一下基本資料再來,

不然會鬧笑話的。

現在,

我們終於可以回到你這麼努力想要模糊焦點的問題上了:



能不能精準查出到底是哪一年遺失的,

應該不影響我當初問你們的這個問題吧:

「那你就得先承認2019年黑皮書/電子檔確實是1983/84年博論原稿,

而且1983/84年博論確實有通過口試、獲頒學位,

這樣,你指控的「抄襲」罪名才有成立的前提條件吧?」


這是你們疑英派的邏輯兩難,

你們只能二選一,

別想模糊焦點、兩樣都打。
turtlins wrote:
蔡英文博論上一次確定有記錄的時間點,就是高階學位辦公室收到論文、轉送給SHL的時候,
也就是1984年前後,
而發現遺失的時間點,就是2010年代
所以倫敦大學就這樣回答,沒什麼可挑剔的。
這些都是已經成為基本背景資料的公開資訊了,
建議你要對這個議題發表高見之前,
最好先了解一下基本資料再來,
不然會鬧笑話的。

有位學者,
突然有一天發現,
自己的博士論文,
在全世界無法被查看閱讀,
而且是別人先發現,
真是鬧笑話囉!
sunhm wrote:
有位學者,
突然有一天發現,
自己的博士論文,
在全世界無法被查看閱讀,
而且是別人先發現,
真是鬧笑話囉!


所以呢?

你只能靠這個來指控蔡英文沒有論文、沒有學位了嗎?

我是覺得,

你連「倫敦大學早在兩個多月前就已經證實是他們把蔡英文博論弄丟」都不知道,

就敢來大聲嚷嚷:



這比較好笑吧。

蔡英文是1980年代,

那個時候倫敦大學、LSE都還沒電腦化,更別說網路連線了,

台灣、倫敦又相隔遙遠,

蔡英文不知道母校圖書館把她的博論弄丟了,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

倒是你,

現在已經是全球連線的網路時代,

ICO早在兩個多月前就已經把調查報告公告上網,

彭主播、林環牆和他們的美國戰友Richardson吵這個話題都不知多久了,

你忝為疑英派一員,

竟然連這麼基本的公開資訊都沒弄清楚,

真是有虧職守啊。
turtlins wrote:
所以呢?
你只能靠這個來指控蔡英文沒有論文、沒有學位了嗎?
我是覺得,
你連「倫敦大學早在兩個多月前就已經證實是他們把蔡英文博論弄丟」都不知道,
就敢來大聲嚷嚷:
這比較好笑吧。

https://www.masterhinlun.com.hk/amitaseminar-7.htm
"人臨命終時,一生所作的善惡,俱時頓現。"

意思就是一生情境,
會在眼前快速流轉.
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這才好笑吧!
turtlins wrote:
根據倫敦大學目前的正式說法,無法確定是哪一年弄丟的。
這是很稀鬆平常的狀況,
圖書館把館藏弄丟,通常也沒辦法確定是什麼時候弄丟的,
只能推斷是在上一次有紀錄的時間點到發現遺失的時間點之間遺失。
蔡英文博論上一次確定有記錄的時間點,就是高階學位辦公室收到論文、轉送給SHL的時候,
也就是1984年前後,
而發現遺失的時間點,就是2010年代,
所以倫敦大學就這樣回答,沒什麼可挑剔的。


原來倫敦大學圖書館比落後地區還不如?
現代的大學圖書館每年盤點館藏
以前老圖書館比較辛苦
五年最多十年盤點一次
每次盤點一本一本刷條碼
館藏條碼化也不是新科技50年前就有
查一下歷次盤點紀錄就知道哪時丟的

結果倫敦大學竟然30年沒盤點?
這絕對不是稀鬆平常狀況
Panchrotal wrote:
原來倫敦大學圖書館比落後地區還不如?

Microform
真的,
這學校會有 academic dissertation 沒有被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UMI) 收錄?!
"The year 1938 also saw another major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microfilm when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UMI) was established by Eugene Power. For the next half century, UMI would dominate the field, filming and distributing microfilm editions of current and past publications and academic dissertations. After another short-lived name change, UMI was made a part of ProQu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in 2001."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