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aba wrote:
我當然知道,別人也知道
你看不懂也別難過
雖然我都算出來了
但還是有一點深度
不是每個人都看得懂
niaba wrote:喔,你覺得只要增加為目前的三倍就夠了是嘛...
如果太陽能建置再增加為目前的3倍
A區需要儲能(抽蓄電廠儲存候用在下午6點到8點的夜間尖峰)
B區就可以直接減少燃氣發電廠的運作時間,減少對燃氣的燃料依賴
太陽能建置再增加有其必要
早上九點半,太陽能發電1264MW,燃氣發電8581MW,燃煤發電6578MW。
這時候抽蓄負載已經為0了,代表沒有多餘電力拿來抽水。
請問你覺得只蓋三倍太陽能建置夠嗎?

下午三點半,太陽能發電1012MW,燃氣發電8563MW,燃煤發電6936MW。
這時候抽蓄負載已經為0了,代表沒有多餘電力拿來抽水。
請問你覺得只蓋三倍太陽能建置夠嗎?

難道蓋三倍的太陽能板只為了中午兩、三個小時能夠降低火力電廠輸出?
再提醒一個點:2025非核家園!
3872MW的核能全部清空!
我在別棟樓也貼過,即使是冬天晚上還是會發生沒有太陽能、沒有離岸風力的情況。
所以這3872MW的基載電力不可能由太陽能跟風力取代。
依照目前大家反燃煤電廠的態度來看,到時候這3872MW勢必由燃氣電廠負擔;
回到你的論述:所謂蓋三倍的太陽能板能夠減少燃氣發電廠的運作時間,是能關閉燃氣電廠多久時間?
科學的問題很殘酷,就是看數字說話;
不是隨便畫張圖喊個三倍就能解決。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iijima_ai wrote:
喔,你覺得只要增加為(恕刪)
你可能沒看清楚
也許你須要再看清楚一點
太陽能電廠維護費用低, 不必儲備燃料,保養簡單
解決夏季尖峰用電太陽能是很好的發電方式,當然要有配套的抽蓄發電儲電系統
建燃煤電廠來供應只有夏季才需要的尖峰用電,夏季一天也只開幾個小時,其他時間也是閒置,何況要預先幾個小時熱機汙染更嚴重
建燃氣電廠來供應只有夏季才需要的尖峰用電,夏季一天也只開幾個小時,其他時間也是閒置,
建核能電廠來供應只有夏季才需要的尖峰用電,夏季一天也只開幾個小時,其他時間也是閒置,
把閒置時間的費用算進去並沒有比較便宜
因為一年只有夏季需要(使用率25%)
夏季一天又只有幾個小時需要(使用率剩8%)
電廠利用率只有10%不到,其他時間閒置
真正電價成本可能超過太陽能好幾倍
niaba wrote:你可能沒看清楚何況要預先幾個小時熱機汙染更嚴重
也許你須要再看清楚一點
太陽能電廠維護費用低, 不必儲備燃料,保養簡單
解決夏季尖峰用電太陽能是很好的發電方式,當然要有配套的抽蓄發電儲電系統
建燃煤電廠來供應只有夏季才需要的尖峰用電,夏季一天也只開幾個小時,其他時間也是閒置,何況要預先幾個小時熱機汙染更嚴重
建燃氣電廠來供應只有夏季才需要的尖峰用電,夏季一天也只開幾個小時,其他時間也是閒置,
建核能電廠來供應只有夏季才需要的尖峰用電,夏季一天也只開幾個小時,其他時間也是閒置,
把閒置時間的費用算進去並沒有比較便宜
因為一年只有夏季需要(使用率25%)
夏季一天又只有幾個小時需要(使用率剩8%)
電廠利用率只有10%不到,其他時間閒置
真正電價成本可能超過太陽能好幾倍...(恕刪)
建燃氣電廠來供應只有夏季才需要的尖峰用電,夏季一天也只開幾個小時,其他時間也是閒置......
台電的資料
燃煤要預熱6小時,燃氣 不用不預熱 ,4到6秒內發電
建核能電廠來供應只有夏季才需要的尖峰用電
沒看過建核能電廠來供應夏季的
wonderzero2 wrote:
很好奇,抽蓄發電 的容量是多少啊,目前只能找到 說 等於核1的發電量 ,但不知道能發電多久(恕刪)
6.7小時
臺灣的抽蓄發電應用
臺灣的抽蓄發電應用
臺灣最大的抽蓄發電廠是位於日月潭附近的明潭發電廠,明潭發電廠建於 1995 年,當時尖峰與離峰時段的用電量差異甚大,又因為核能與火力發電廠無法在離峰時段大量降低發電量,造成電力在離峰時段無法被妥善應用,因此亟需能夠將離峰電能儲存的方法。明潭發電廠利用日月潭作為上池,並在地勢較低處興建水壩作為下池,下池容量可供連續發電 6.7 小時,有效高度差為 380 公尺,裝置容量高達 1602MW(核一廠為 1272MW),每年可以生產 24 億度電,對於尖峰時刻的用電穩定可以提供相當程度的幫助。而作為上池的日月潭也因為抽蓄發電的循環,除使日月潭水位增加,提高景觀的可看性,也能抑制水中藻類生長,減少優養化的機會(杜悅元,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