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病例數可以校正回歸,所以股價指數也需要校正回歸?

深海潛艇 wrote:
不要用政治眼光,認同(恕刪)


提高篩檢量,要看雙北市的容納量是多少,地方單位不夠找其他縣市支援,是現在CDC要去協調的課題
寂寞的陸仁賈 wrote:
您謙虛了,先把人家戴(恕刪)


Mobile 01放言已經習慣被冠上立場了,有不同意見就會如此,對吧!!
深海潛艇 wrote:
書讀的不多,不了解篩檢能量的合理量應該多少,但是看看別的相近量體的國家疫情狀況總行吧

新加玻人口約570萬、馬來西亞人口約3195萬、韓國人口約5170萬

但是每日新增確診高峰新加坡1004、馬來西亞6493、韓國1132

以10%、5%、2%篩檢陽性率來倒推要篩檢多少量才能找到這些新增確診

篩 檢 陽 性 率 10% 5% 2%
所需篩檢量
新加玻 10,040 20,080 50,200
馬來西亞 64,930 129,860 324,650
韓國 11,320 22,640 56,600


這不需要書讀多吧

你的這一段 ,不但要讀很多書,還要了解各國的測試方法。
簡單的說,你需要是一個專業人士,才有辦法作專業的比較。

快篩也許只要15分,費用200元。
PCR. 也許要 90 分,費用上千。
衛福部堅持 PCR. 確定才發佈,所以比較慢。
柯P 建議用快篩取代比較快,反正不準度還可以接受。
我一個朋友,住板橋,發燒去做快篩,陰性,醫護人員跟她講在家等 PCR 才能做最後確認,如果有病,救護車會開到她家接她。
我猜現在會慢,可能卡在 PCR 要時間人力設備。

以上也是外行人亂猜,
跟你用別國的比較一樣,也是亂比較一通是一樣的,反正半斤八兩,都是門外漢。
韓國,一開始也是亂成一團,後來大量快篩才解決問題,現在北市也差不多同樣作法。

面對數據,只能選擇相信或不相信。
我選擇接受,沒任何政治考量,數據終究會越來越接近事實,雖然從來都不準。
(極度厭惡確診數字不即時公佈在網上,隔了一夜才用記者會發佈,讓投資人每天自行想辦法耳語找答案,全世界找不到這麼落伍的衛福部長)
接受才有辦法去預測下星期會有什麼樣的發展。
bloomberg 採用校用回歸後的數據。

JamesWK wrote:
Mobile 01放...(恕刪)

怎麼又反問我了呢?
不是你先說人家用政治眼光在看待事情的嗎?

算了,先別管這個了,咱們來猜猜看今天確診人數比昨天多還是少?校正回歸數是多少?
今日約300
回歸約150
昨天北市7%快篩率,確診人數少算了,也許今天回歸。

處理量能大約這樣,也許随便猜猜,也許?
kenny3333
很接近啊!
可以參考CDC的網頁: https://www.cdc.gov.tw/

宅宅寶大叔 wrote:
怕講的太明 星期一崩(恕刪)


崩一天還好,怕的是連崩五天。
天天大量校正回歸,每天二點報確診數已毫無意義~

總計公布460例 新冠肺炎新增287例本土、6死 170例本土個案校正回歸

校正回歸個案170例中,為84例男性、8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4月25日至5月22日;個案分布以台北市88例最多(以萬華區48例為多),其次為新北市73例(以板橋區17例為多),彰化縣6例,宜蘭縣、新竹市及雲林縣各1例。綜上所有個案,其中萬華活動史相關161例、茶藝館相關25例、某社團相關5例、某水果商相關11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19例、關聯不明70例、疫調中66例。

jamesz wrote:
新名詞校正回歸,原來...(恕刪)


嗯新名詞
險戰回龜?選戰回歸?
請厚塞雷士長說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