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od wrote:我想的可能比較遠一點(恕刪) 我說說我的想法,你參考看看。金剛經十四品與楞嚴經都有說提到「考驗」。你現在說的屬於〔菩薩〕的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並非〔佛〕境界。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除般若波羅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者。無有是處。(之後世尊又重申前五種波羅蜜的重要。。。)要入〔佛〕境界首先要知道這世界如何架構的。可以閱讀 〔大般涅槃經〕 –法顯翻譯的這個版本重點在卷中。==============之前跟 A博 曾隨便哈啦過佛學,但他能說出「識」。我不敢說我認知很正確,但他某些觀念贏過一大票人。只是他呈現學佛人的另一種樣貌。(這裡並非說A博正確的,因為〔佛〕這位階需要累積善的資量;不然無神論者不就比學佛的人強?)
2bod wrote:如何讓佛心在未來的物種內心中發芽,是我們人類的使命,也是這個宇宙(娑婆世界)一生成佛的必經過程 佛的世界有沒有可能存在?只要你相信就存在,不相信就不存在如何到達佛的世界?大家都相信時就立處佛的世界在不是大家都信佛的世界要如何到達佛的世界?轉念就能到達要相信啊!......
88young77 wrote:只是他呈現學佛人的另一種樣貌 太多學佛的人執迷於文字,尤其在網路文字時代更是如此,帶出了一大段帶有佛學意謂的文字,想要營造一種識的氛圍......實際是瞎越多的文字只是越描越黑越不能讓人明白,事實上字用的越少越好,看的人一眼看見就頓悟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