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障礙壁壘,必將重傷台灣經濟

economic wrote:
開放不一定是壞事台灣...(恕刪)

台灣人貪便宜不會是多數,像我看見超額低價品
就會看看是否國產,如果是東南亞產品,就會笑出來
果然如此,想著有這麼多傻子喊南進,這不明擺著
台灣的東西跟東南亞比,哪有競爭力?

台灣蜂蜜1桶3公斤約要價1000-1500
東南亞的約在800一桶,價差近1倍
網路有最低價可以查詢,每天在網路罵國民黨
沒有去查字家東西競爭力如何?你們也太瞎了吧

對岸東西量多到一整個淹沒台灣,降價傾銷有難度?
有些還是台灣沒有卻又必須品(中藥)價格根本沒的談
要多少就給多少,冬蟲夏草,不就是其中一項?
LLQ wrote:
台灣人貪便宜不會是多...(恕刪)


現代產品不是只看低價的
然後補貼性低價那是可以合理調查反制的
然後要卡也不光關稅阿
手段有一堆
只是台灣針對中國做得也太難看了

至於中國產品就一定能搶光台灣市場?
那還真不一定
聯想的電腦台灣也開放邁阿
有搶光台灣雙A品牌?

中國也不是都靠低價
品質好價位不低的也有
開放的重點是多國放進來競爭
給民眾更多的選擇

合理來說
非剛性需求且有多種來源的
那國內是不該長期保護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LLQ wrote:
台灣蜂蜜1桶3公斤約要價1000-1500
東南亞的約在800一桶,價差近1倍


70年代, 工作需要用到蜂蜜, 有次跟廠商聊天. (真假蜂蜜問題)

這位廠商,沒供應我公司蜂蜜, 他說蜂蜜是很便宜的東西.

當年是紹興酒瓶包裝,一瓶當時 60元台幣.

他說,從越南進口的那種很大鐵桶的蜂蜜,比糖貴一些,所以不需做假.

(越南進口的那種很大鐵桶的蜂蜜,只需再乾燥,分裝 ...)
LLQ wrote:
經濟部指出,這2455項商品去年的出口金額為248.5億美元,占台灣總出口5.2%,其中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金額為44.3億美元,占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0.9%,若中國大陸採取報復反制手段,對台灣影響非常小。


這個黨......應該說執政黨都一樣
只說了部分的實話,
的確"貿易金額"對台灣來說影響不大
但是5.2%的產業後面的就業人口.....到底佔多少??
我想至少有個10~20%左右
加上第一季的半導體大衰退,無薪假比例大幅增高....裁員也蓄勢待發....
連鎖效應下是很恐怖的~5.2%真的影響不大??只能說大家就等著看吧~
這個執政黨傻傻的,跟著西方走,原本可「惦惦吃三碗公」,結果現在吃不到了,以半導體來說,跟著西方制裁中國,逼著中國要頃全國之力搞半導體,看看前陣子中芯股價才16港元,現在已經創下一年新高來到24港元。

台灣減少的量,不少回流到中芯,有些產品不需要高階製程,成熟製程產品中芯就能搞定。

之前還在01跟stock6688戰中芯這塊,結果它已經創新高,而我卻被他封鎖...
joizli
現在有多位檯面的政治人物都住豪宅,開好車。我常想若月薪可達30萬,也不致於可達到此程度。
tnkk01
民進黨可不是傻。作為人家的嫡子,和國民黨這個庶出的相較,當然更死心塌地從一不二才對。[真心不騙]
sunhm wrote:
好奇的是,
中國本地生產不出的原物料有哪些,
只能從台灣進口呢?


台灣可以賣到大陸的,就是大陸有需求的,最大宗是電子零件,電子零件在中國加工組裝後以成品賣出,一般估計,禁止台灣電子零件進口大陸,可能會影響中國4成出口金額,畢竟包含鴻海在內的台廠,都是在中國設加工廠,零件來自台灣。
其他水果、農產,是品質較好的台灣水果農產為主,雖然售價較高,但商人仍有利基,中國的商人也才願意進口,也才能賣得掉!一切就是商業行為!
台灣之於中國,很像日本之於台灣,都是以關鍵零組件及高價農產為主。

當年台灣為保護台灣自家產業,所以對中國產品設限,中國基於攏絡台灣,所以願意"讓利",雙方各取所需!如果中國要"公平互惠",這其實也沒甚麼關係,就是上檯面,大家平起平坐,甚麼都可以談,而不是先問有沒有"92共識"?!

台灣(台澎金馬關稅領域)及中國都是WTO正式會員,貿易及關稅協商,本就可以在WTO架構下商談及簽署協議,但中共不願意,中共從來不願意台灣上國際檯面,尤其是雙方平起平坐,ECFA也不是政府間正式協議,沒有政府簽屬(因為中共認為中華民國不存在),中共先問有認同"92共識"嗎?有再談,純粹是"莫名其妙"!
always CoCa Cola wrote:
台灣當年被美國修理過一次, 現在又要被大陸再修理一次

中國實在太仁慈了,讓蔡政府吃了七年的ECFA紅利
YFLSS wrote:

中國實在太仁慈了,讓蔡政府吃了七年的ECFA紅利


中共是農工運動 農工群眾起家 他們特別在意群眾基礎

這次針對農產品的訊號, 表示他們放棄南部農民的感受了

但是 大部分台灣人群眾, 他們還是在乎不被民進黨利用的
engcalvin wrote:
台灣可以賣到大陸的,就是大陸有需求的,最大宗是電子零件,電子零件在中國加工組裝後以成品賣出

電子零件的需求準備大陸真的就做不到嗎?

品質更好的,
日本製的向日本採購,
韓國製的向韓國採購;
大陸本地製作的也會慢慢追上,
補掉台灣缺的這部份,
對大陸來說,
如果窮台是打算進行的,
那一切也都只是政策在主導是吧?


恐怕很快就會轉變了阿?
如果今天是公司對公司
哪還能讓你爽這麼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