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統一後一般百姓的實質性好處

jyhjen wrote:
不會100%統一改人民幣,改簡體,改法令.....因為這治理上很麻煩


畢竟新台幣上面還有中華民國這四個字,
應該還是會改,發行新鈔票,不過幣值與當前相同,
時間一久慢慢把舊鈔替代掉,
新台幣與人民幣幣值差太多,全部要改用人民幣的確是費事的事情,
不過民間一些商店為了方便大陸旅客也會推人民幣也能付帳。
不好意思,蠻奇怪的,為何敝人自己蓋一棟爛尾樓?為何第五縱隊大外宣文章會無故消失?
之前92樓打臉的洗台灣出口貿易額圖表也是,經不起檢驗?何必自刪呢?
那個來蹭的第五縱隊,미친놈,就是您! 要嘴一帶一路前,不和陳功統一下口徑?還是又要賴給清德了?
mopplayer wrote:
不好意思,蠻奇怪的,...(恕刪)


你到底在說啥鬼?用中文翻譯一下好嗎?
是被刪文嗎?那與我無關,
可能跟你用泡菜文罵人有關被別人檢舉了,好好反省下自己,
陳功又是誰啊?這是信基督信到胡言亂語了嗎?
超級小任任
mopplayer 不知道在中文論壇打OO口口是啥意思,先學會中文再來中文論壇行嗎?[笑到噴淚]
锕卤钯
韩国邪教信徒是这样的。
終於看到一個白活,豬狗不如人的言行。
你知道國共戰爭,多少人犧牲了性命?
短視短利,只會讓人瞧不起。
真諶 wrote:
終於看到一個白活,豬狗不如人的言行。
你知道國共戰爭,多少人犧牲了性命?
短視短利,只會讓人瞧不起。


?????????
欸?這你不是要去噴挑釁兩岸開打的人嗎?
跑來噴我幹嗎?吃飽了撐著嗎?
還知道國共戰爭喔,那你知道國共戰爭還沒打完嗎?
超級小任任 wrote:
額.....人家有五...(恕刪)


五年計畫是大框架
實際要實現那是需要細項的項目的
技術這類的投資要延續機率很大
這已經不少是個循環的系統了
例如航空航天
這從學校到研究機構到商業
基本是整套循環系統
半導體也慢慢有類似的狀況
但牽扯的分配和重大政策那就是純看最高領導人冒險
對習來說他畢竟威信和已經基本不需要擔心後面了
這種重大決策他相對有機會下達
類似小蔣決策不反攻大陸
要把資源從軍事轉到經濟民生上面
習也有些很大的項目恐怕除了他之外看不出可以決策
例如中國的醫療和醫保
拿醫保來說好了
這些年漲多少中國媒體沒報導但民眾都是知道的
有多少人因為大漲沒繳錢了中國民眾心裡有數
一個號稱社會主義的國家但民眾在醫療上的負擔很重
以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
醫療這一塊也差不多該要大刀改了
但這牽扯的利益團體很大
幾乎只有習下令才有機會真的動

當然還有其他重大項目
地方收入組合和財政紀律
蠻多都很重大的
類似貴州這種誇張的負債總是要建立一個制度來框架起來吧
simserror wrote:
所以不用造橋了,用水...(恕刪)


中國大的基建差不多了
後面更多的得估算一下效益
小賺小賠的建設沒有問題
但長期大失血除非有特殊性
不然這是不可持續的
Brian 168 wrote:
公共建設從來不是單一...(恕刪)


還是要整體效益阿
可基本邏輯是邊際效益遞減法則
中國以前靠基建就可以拉動經濟
但效益下降之下不可能還是粗曠的推這種大建設的
走向細膩化這是不可避免的
這就是為何我老說香港
因為香港就是需要細膩化的經濟結構調整
而北京從過去到現在
好聽的口號不少
實際執行的項目不多
有產生效益的那更是少到幾乎看不太到報導
而這個在中國經濟慢慢走向成熟
粗曠的大項目投資越來越不適合
細膩地走出特色和調整目前還看不到太多中國成功的案例
Brian 168 wrote:
凱因斯理論是美國人用...(恕刪)


但中國現在的問題不是在這邊
中國是消費信心的問題
民間是有錢的
但是消費卻相對來說蠻差的
所以我才會說包含醫療和醫保這種改革必要性上升
社會福利或相關的社會保障
可以讓民眾比較安心的花錢消費
jyhjen wrote:
不會100%統一改人...(恕刪)


沒這麼簡單的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