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wtsai7777 wrote:
1984年到2011年隔了27年,這叫「馬上」?
這叫符合我們的標準?
你真的很逗。
而且1984年才剛交出去兩本,就兩本馬上都弄丟,2011年又交一本,然後馬上又弄丟。
這種稀奇的事情會發生,機率有多低?
這種機率超級低的事情發生了,蔡英文當下不聞不問,第一次是隔了27年才重交,第二次隔了8年(2011到2019年),這機率又多低?
民眾會質疑可能一開始論文就沒通過,所以圖書館一開始就沒有放上架,蔡英文當然也知情。然後2011年蔡英文要選總統,怕被人揭發,所以給學校施壓,要學校把她的論文放上去,結果沒成功,學校不收。直到2019年蔡英文當了總統,學校才給了面子,收下她的論文。
會質疑會不會是這種情形,合情合理。蔡英文應該要解釋、澄清,而不是像T大這樣,宣稱機率低不代表不會發生,然後說民眾不該質疑。
蔡英文要做的是釋疑,而不是對民眾說「既然機率不是0,你就不能懷疑」。她一天不釋疑,民眾就會一直質疑下去。要怎麼釋疑?很簡單,把口試委員的名字講出來就可以了,就算忘記口試委員是誰,母校還留有記錄,她可以直接授權母校公開。這些動作打死不做,活該一直被質疑。
就像高鐵三百萬,難道T大一句話「這錢是陳明文拿給兒子去海外投資的機率不是0,既然不是0,你們就不該質疑」,民眾就會停止質疑?當然不可能。
唉呦,不是封鎖不讓我看你的文,幹嘛又貼文回我呢?
你這樣會不會有點精神分裂啊?
好,來,你既然回了,我還是回一下。
第一,
你怎麼知道蔡英文是哪一年知道自己的博論被學校弄丟呢?
你說是隔了27年,所以你的意思是蔡英文早在1984年就知道論文被弄丟了?
不會是吧。
第二,
對啊,是SHL自己說的啊,他們2011年收到一本,轉送給IALS,IALS說沒收到啊。
所以,你質疑SHL的說法嗎?
所以,你到底是要相信2011年SHL有收到一本,還是不相信呢?選一個立場吧。
如果你相信有,那不就證明論文確實會在轉送過程中弄丟?
如果你不相信有,那就別再拿這件事來說嘴,
自己憑空幻想什麼因為要選總統所以如何如何、學校又如何如何先是不收後來又收,
你又成了蔡英文和倫敦大學各部門主管的綜合蛔蟲了喔?
第三,
你到底有沒有搞清楚LSE、倫敦大學、ICO的個資法是在保護誰的個資啊?
蔡英文授權就可以公布?
你連你們要求公布的到底是誰的名字,都搞不清楚嗎?
你們是要求公布蔡英文的名字嗎?
你這話未免太好笑了吧。
第四,
沒人說你們不可以質疑啊,
但LSE都不知多少次、用各種方式,證實蔡有繳交論文、有通過口試、有獲頒學位,
還提供了各種檔案文件,
你們還在用各種莫名奇妙的方式質疑,
那只能證明你們只有立場、沒有是非。
至於什麼高鐵三百萬,完全不知所云,這和36年前蔡英文有沒有繳交論文、獲頒學位,到底有什麼關係?
還在機率咧。
livebookart wrote:
除了用 「清楚的頭腦, 簡單的邏輯 」
再請你睜開眼睛
SHL的回函:
「 從SHL的卡片書目(Card Catalogue)紀錄來看,這個圖書館應從未收到校外口試委員們(External Examiners)繳回的原始論文副本(original copies)
另從後來的書目紀錄來看,SHL在2011年收到一本論文(a third copy),並送交給IALS圖書館。」
SHL使用 a third copy 的稱呼是承接前面所述未收到original copies 而來
SHL很清楚這本2011送來的論文
絕對不是那兩本original copies
所以當然用 a third copy 來指稱這本
2011補送的論文
你連基本的解讀都有問題
後面那一大段分析,雖然也有破綻
就不值得討論了
你在那邊「基本解讀」、揣度SHL回覆者心裡在想什麼,有什麼用呢?
SHL就是用 a third copy 啊,
third 的意思就是前面還有兩本啊。
如果SHL壓根就不相信前面還有兩本,他們會用 a third copy 這種說法嗎?
你大概不太懂英文文法的邏輯性吧。
我就是今天看到彭主播又出來騙吃騙喝,
猜想各位疑英派一定會呼應貴派掌門人,在此搖旗吶喊,
所以特地回來看一下。
各位啊,
你們怎麼這麼好唬弄啊。
上次彭主播故弄玄虛地聲稱有一封神秘回覆,
說什麼上面寫了 Please note that this is a requirement of the degree and we cannot make an award to you until we have received a final copy of your thesis,
結果根本是LSE官網上關於博士學程規定的一段敘述。
現在又來一封神秘回覆,又說上面寫了 I can confirm that the Department of Law holds no records relating to
President Tsai's PhD。
拜託,那是去年12月中,徐永泰在美西華人學會搞了一個「個人學術研討會」,在會中公開自己寫給LSE的Information and Records Manager,Rachael Maguire女士,所得到的回覆電郵。

人家徐永泰早就全文一字不遮公開,但彭主播神秘兮兮地遮頭遮尾,
他不是要保護個人隱私,而是要掩護自己遮蓋回覆電郵中最關鍵的文字:

他在第二段遮掉的那兩行是這麼寫的:
At that point in time, the School did not award degrees as it had no degree awarding powers. As such, all records relating to the degree are held by University of London.
所以,和彭主播斷章取義引用的那句話連起來讀,人家LSE主管的意思是:
LSE法律系並未保有蔡英文的博士學位相關紀錄,
因為當年學位並非由LSE頒授,
因為LSE當年沒有頒授學位的權力,
當年所有與學位相關的紀錄現在仍由倫敦大學保有,
所以LSE法律系當然不會保有當年蔡英文博士學位的紀錄啊。
Maguire女士還怕徐永泰連上面這麼一小段文字都看不懂,底下特地又單獨寫了更短的一段總結:
As such, the School cannot provide these records to you as we do not hold them.
意思就是說,我們沒有保管這些資料,所以無法提供。
彭主播確實比較聰明,他把前面那段話的後兩句遮起來,徐永泰沒有遮起來,所以當時他一公布電郵,馬上就被笑了。
這種東西哪還需要寫信去問LSE啊,都去年12月中的事了,
我從看到新聞,到翻出資料,前後不用十分鐘,
只有你們這些只看彭主播節目、只看符合自己立場的資料,
從不自己查證,
才會搞不清楚來龍去脈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