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獎金腰斬 國營事業工會嗆政府


gunandrosetw wrote:
老大你第一天出社會啊...(恕刪)


因為這個績效. 本來就是經濟部國營會點頭說的算
文包 wrote:




因為這個績效. 本來就是經濟部國營會點頭說的算
...(恕刪)


國營會也沒承諾達到就給獎金啊
有的話工會早就拿出來講了
在私人企業,如果達到的是虧損的目標,
雖然是達成目標了
還是一毛獎金都沒
公司都在虧錢了
那來的錢發獎金
老闆只會叫你共體時艱
gunandrosetw wrote:
國營會也沒承諾達到就...(恕刪)


以前個人在公司訂的很多種績效獎金都是以勞方領得到的為前提.

那些領不到的績效獎金一般都稱為畫大餅!

成本控制在一定範圍,發績效獎金,不管公司賺不賺錢!

全勤獎金需要公司賺錢才發嗎?

業績超出預估值,依超出金額級距發獎金!不管公司賺不賺錢! (依人力配置標準)

公司賺錢本部門沒有獎金,那是業務部門的獎金!

每半年調薪,一定會調,除非到頂,除非公司倒了!



如果所有的國營事業都變成民營的話....那麼....應該就不會有這些問題了..反正不爽就換人做...現在景氣那麼差..我想還是一推人會想要入假設性的國營變民營的國營事業,不怕沒人材,也不會有肥貓....
richardlu789 wrote:
我知道國內有家私銀以前有,但在美國次貸風暴那陣子就取消了(公司營運不佳)...
員工也是共體時艱,沒人會提信賴保護原則或打算怠工讓銀行停擺...(恕刪)


呵! 若您稍有留意, 從我過去的文章, 您應該可得知我對台灣銀行業的了解深度與廣度在哪?

台灣私營的銀行一大堆...
營運獲利好的私營銀行一樣朝著costdown前進..當然以各種方式削減基層福利及壓榨幾已是常態
他們付不起這少少的行員優惠利率嗎? 當然不是..
只是把這些錢拿來放高階經理人或大股東的口袋當然更爽..
反正現勞動市場是買方市場不怕找不到人(一般的銀行員)
costdown有藉口最好, 沒藉口下面也不敢吭聲
有能力的在銀行業談的是package,這頂多48萬13%,他們哪會放眼裏..
公司即使不賺錢一樣得照package走..
(去看看那些銀行的年報,財報, 那些私營銀行的高階經理人一年可分走多少錢? 即使當年度公司虧錢)
勞資雙方不過是互相利用與利益對價的結構.
當今天只要有人出得起更高價,這家銀行卻給不起更好的報酬, 能者自然拍拍屁股走人..
連個sorry也不用說..
私營企業以獲利極大化(錢當然是流向資方及高階經理人口袋)為目標,
這些"打工仔"自然也是以個人獲利極大化為目標
企業無情, 員工無義是正常的現象,
私營企業哪來的啥談啥忠誠度與啥信賴保護原則?
在私營企業跟公司共體時艱,不過是天真的想法或能力不足的人不得不為之...
在每年發年終時就代表公司與員工間的利益對價關係完成清算..
每年都是新的開始, 當hr覺得你太貴, 你又自己走不了的時候..
這時就很殘酷了....

至於公益, 及低薪,失業者等造成的連鎖社會問題...那是政府的事
私人企業當然一點也不在乎...
更不是它們該考慮或會去思考的..

在本土銀行業很奇妙的是,
國營銀行全數是前段班, 而後段班全數是民營銀行.




王小方 wrote:
如果所有的國營事業都變成民營的話....那麼....應該就不會有這些問題了..反正不爽就換人做...現在景氣那麼差..我想還是一推人會想要入假設性的國營變民營的國營事業,不怕沒人材,也不會有肥貓.......(恕刪)


1.國父思想請好好溫習一次, 且稍為留意一下呼應國父思想且近年在國際上相當流行的反私有化(財團化)運動及思潮.

2.所有國營事業變私營, 最大的獲利者是財團, 而不是民眾.

3.民營企業要怎運作, 要誰當家, 要怎訂價, 民眾再怎不爽是能怎樣? 尤其是獨寡佔事業.

4.民營企業的肥貓可肥地呢, 且還是常態, 不過民眾對其無法置喙罷了..

建議您可多深入研究再仔細想想...

fisheriestw wrote:

呵! 若您稍有留意, 從我過去的文章, 您應該可得知我對台灣銀行業的了解深度與廣度在哪?,...(恕刪)


我也只是回覆真的有私人銀行沒12%的優惠存款,這樣你也能轉?不懂你到底想表達什麼?

如果私人銀行都有12%的優惠存款,你就會說你看,私人銀行都有啊,何必只檢討18%或公銀13%
如果私人銀行有些沒12%的優惠存款,你就會說私人企業本來就會Costdown啊,有能力又不爽就不要做

你自認有對台灣銀行業的了解深度與廣度,我有一堆在不同銀行工作的朋友,福利方面我知道的不會比你少吧


要不要談談國營企業該不該Costdown?拿不滿4.6個月的年終績效就想怠工是哪招?不爽就走人啊




richardlu789 wrote:
我也只是回覆真的有私...(恕刪)



國營事業 中央銀行 每年幫國庫賺上千億!
央行總裁彭淮南及央行員工(2105人)...

若簡單以央行每年幫國庫賺 1000億算起來, 平均每位員工的淨產值是 4000萬。
您覺得他們努力工作的回報不值得 4.6個月嗎?


中央銀行外匯首席交易員張壽福,他率領的外匯小組近三年為國家賺廿億元,單是今年獲利即達兩千八百萬美元(約八億台幣)。

資料來源: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7596190.shtml
HOHOHOJR wrote:
國營事業 中央銀行 每年幫國庫賺上千億!
央行總裁彭淮南及央行員工(2105人)...

若簡單以央行每年幫國庫賺 1000億算起來, 平均每位員工的淨產值是 4000萬。
您覺得他們努力工作的回報不值得 4.6個月嗎?





...(恕刪)


沒人說不值得

現在在說的是"賠錢"的國營事業

HOHOHOJR wrote:
國營事業 中央銀行 每年幫國庫賺上千億!
央行總裁彭淮南及央行員工(2105人)...

若簡單以央行每年幫國庫賺 1000億算起來, 平均每位員工的淨產值是 4000萬。
您覺得他們努力工作的回報不值得 4.6個月嗎? ...(恕刪)


沒有看到有人講中央銀行領4.6個月不好啊
尤其對比中央銀行的好表現,中油台電台糖這些國營單位如果一樣也領4.6個月那才真是糟透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