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km wrote:
直接貼上wiki的下一段:
「除了這種純氫氣類型,還有烴類燃料的燃料電池,包括柴油、甲醇(請參閱: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和非直接甲醇燃料電池) 和化學氫化物。這些類型燃料的廢棄產品是二氧化碳和水。」
但也還不是燃燒阿,化學反應誰規定一定是燃燒的,甲醇與瓦斯當然有不同於氫氣的副產品,但因為不是燃燒,所以排放的東西很簡單,不會因為燃燒而重組成其他有毒化學品,像是一氧化碳、戴奧辛等等~
DC10 wrote:
所以人家的燃料電池是吃瓦斯跟甲烷的...(恕刪)
DC10 wrote:
不見得,目前定置式燃料電池效率高達85%,因為連熱水都可以回收使用,但發電廠效率再高,也不過就是50-60%,加上電力輸送的損耗,效率誰高誰低昭然若揭~...(恕刪)
滅盡緣於集起 wrote:
北極狂冒的甲烷不用掉 就會超加速暖化~~
氣候災難損失的金額 人命 比算電價成本 更嚴重數倍!!! 地球人自己去換算吧~~
排放二氧化碳算啥? 甲烷才強!!!
...(恕刪)
chlorite wrote:
瓦斯和甲烷也要錢,ppcomo大只算了裝置費用,就超過了他們家30年的電費。他還沒算到燃料的費用,也沒去考慮1000W根本不夠家庭使用,還是得跟台電買電。
至於您提到的熱水和純水,只能稍微彌補,無法跟燃料費打平。燃料能提供的能量是固定的,產生越多熱水,產電的量就越少,以此觀點來看,燃料電池產熱水並不一定是優點,我寧可燃料電池多產一點電,然後用熱泵去產生熱水,這樣整體效率還高一點。
燃料電池效率高是無庸置疑的,但效率高不代表效益高,否則台電每個鄉鎮都擺個燃料電池發電廠就好了,何必大費周章地去蓋火力、核能電廠。燃料電池如果效益真的高過傳統發電,一大票工廠早就排隊去買了,商人對降低成本的事情最有興趣,如果燃料電池真的能省錢,別說八十萬,砸八千萬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台灣電費低,推廣燃料電池的阻力又更大了,即使是高電費國家,燃料電池也推得很辛苦。
chlorite wrote:
我看了標題,也看了內文,文中沒有寫功率多少,只寫了一個價格,無從判斷十萬元是否划算。況且,這篇報導是2013年初的,照原文所述,這項產品應該在去年就上市了,如果是三千瓦的功率(足夠應付小家庭使用),效率有85%,又保用30年,還只賣十萬,應該是打遍天下無敵手,那家公司的市值超過台積電指日可待。不知道該公司到現在賣了多少產品?
DC10 wrote:
沒政府支持推動,即使賣十萬也很難推出去...(恕刪)
DC10 wrote:
日本的功率也才1KW,3KW不知道你從那邊算的
DC10 wrote:
不可能功率搞到這樣大,這樣會有太多多餘功率,多餘出來的電要送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