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裝嗎?】家用氫能發電 明年可能量產10萬/台~ [2013年北科大研發成果]

cckm wrote:
直接貼上wiki的下一段:
「除了這種純氫氣類型,還有烴類燃料的燃料電池,包括柴油、甲醇(請參閱: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和非直接甲醇燃料電池) 和化學氫化物。這些類型燃料的廢棄產品是二氧化碳和水。」


但也還不是燃燒阿,化學反應誰規定一定是燃燒的,甲醇與瓦斯當然有不同於氫氣的副產品,但因為不是燃燒,所以排放的東西很簡單,不會因為燃燒而重組成其他有毒化學品,像是一氧化碳、戴奧辛等等~
DC10 wrote:
會因為燃燒而重組成其他有毒化學品,像是一氧化碳

正常的燃燒不會產生一氧化碳和戴奧辛...

wiki接下來也提到了一氧化碳:
「一些(非-PEDOT)陰極只有有限的一氧化碳容忍能力」
「在燃料極電解質介面和燃料中的氫或一氧化碳的中間氧化產物反應,生成水蒸氣或二氧化碳」
不用補貼啦!直接像荷蘭一樣建一座小型燃料電池發電廠就好,台灣可以每個縣市各蓋一座,幹嘛由民眾負擔呢?
cckm wrote:
正常的燃燒不會產生一氧化碳和戴奧辛...


你說的是完美的燃燒吧,但正常的燃燒總是會有不完美,你去那邊找完美的燃燒?事實上就是沒有,無論是外燃或是內燃機,特別是內燃機這種問題特別嚴重~

DC10 wrote:
所以人家的燃料電池是吃瓦斯跟甲烷的...(恕刪)


瓦斯和甲烷也要錢,ppcomo大只算了裝置費用,就超過了他們家30年的電費。他還沒算到燃料的費用,也沒去考慮1000W根本不夠家庭使用,還是得跟台電買電。

至於您提到的熱水和純水,只能稍微彌補,無法跟燃料費打平。燃料能提供的能量是固定的,產生越多熱水,產電的量就越少,以此觀點來看,燃料電池產熱水並不一定是優點,我寧可燃料電池多產一點電,然後用熱泵去產生熱水,這樣整體效率還高一點。

DC10 wrote:
不見得,目前定置式燃料電池效率高達85%,因為連熱水都可以回收使用,但發電廠效率再高,也不過就是50-60%,加上電力輸送的損耗,效率誰高誰低昭然若揭~...(恕刪)


燃料電池效率高是無庸置疑的,但效率高不代表效益高,否則台電每個鄉鎮都擺個燃料電池發電廠就好了,何必大費周章地去蓋火力、核能電廠。燃料電池如果效益真的高過傳統發電,一大票工廠早就排隊去買了,商人對降低成本的事情最有興趣,如果燃料電池真的能省錢,別說八十萬,砸八千萬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台灣電費低,推廣燃料電池的阻力又更大了,即使是高電費國家,燃料電池也推得很辛苦。

滅盡緣於集起 wrote:
北極狂冒的甲烷不用掉 就會超加速暖化~~
氣候災難損失的金額 人命 比算電價成本 更嚴重數倍!!! 地球人自己去換算吧~~
排放二氧化碳算啥? 甲烷才強!!!
...(恕刪)


從永凍土或沼澤散逸的甲烷雖然多,但因為濃度低很難有效使用,就像海水中金的總量雖然多,但因為濃度低,所以沒有人從海水中提煉金子賺錢。另外,甲烷造成溫室效應的能力雖然較高,但因為量比二氧化碳少很多,所以整體而言,對地球暖化的貢獻並沒有二氧化碳高。
chlorite wrote:
瓦斯和甲烷也要錢,ppcomo大只算了裝置費用,就超過了他們家30年的電費。他還沒算到燃料的費用,也沒去考慮1000W根本不夠家庭使用,還是得跟台電買電。

至於您提到的熱水和純水,只能稍微彌補,無法跟燃料費打平。燃料能提供的能量是固定的,產生越多熱水,產電的量就越少,以此觀點來看,燃料電池產熱水並不一定是優點,我寧可燃料電池多產一點電,然後用熱泵去產生熱水,這樣整體效率還高一點。

燃料電池效率高是無庸置疑的,但效率高不代表效益高,否則台電每個鄉鎮都擺個燃料電池發電廠就好了,何必大費周章地去蓋火力、核能電廠。燃料電池如果效益真的高過傳統發電,一大票工廠早就排隊去買了,商人對降低成本的事情最有興趣,如果燃料電池真的能省錢,別說八十萬,砸八千萬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台灣電費低,推廣燃料電池的阻力又更大了,即使是高電費國家,燃料電池也推得很辛苦。


看看標題吧,有廠商說台灣準備上市賣十萬,80萬當然是很難回收,不過那是在台灣,日本電費高昂水費也貴,如果台灣賣十萬應該有搞頭,目前包含日本也在準備要推出一百萬日幣以下的燃料電池,目前看來燃料電池要十萬以下應該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DC10 wrote:
看看標題吧,有廠商說台灣準備上市賣十萬...(恕刪)


我看了標題,也看了內文,文中沒有寫功率多少,只寫了一個價格,無從判斷十萬元是否划算。況且,這篇報導是2013年初的,照原文所述,這項產品應該在去年就上市了,如果是三千瓦的功率(足夠應付小家庭使用),效率有85%,又保用30年,還只賣十萬,應該是打遍天下無敵手,那家公司的市值超過台積電指日可待。不知道該公司到現在賣了多少產品?
chlorite wrote:
我看了標題,也看了內文,文中沒有寫功率多少,只寫了一個價格,無從判斷十萬元是否划算。況且,這篇報導是2013年初的,照原文所述,這項產品應該在去年就上市了,如果是三千瓦的功率(足夠應付小家庭使用),效率有85%,又保用30年,還只賣十萬,應該是打遍天下無敵手,那家公司的市值超過台積電指日可待。不知道該公司到現在賣了多少產品?


沒政府支持推動,即使賣十萬也很難推出去,不知道那間公司開賣了沒,日本也是有政府支持才推動的,不過就我目前所知,日本的功率也才1KW,3KW不知道你從那邊算的,這種東西不可能用全載計算,PEM上面的白金很貴的,不可能功率搞到這樣大,這樣會有太多多餘功率,多餘出來的電要送那邊?使用1KW然後內掛電池,作為尖峰與離峰時的緩衝用,同時市電作為備援電力,我想這是比較聰明的作法~
DC10 wrote:
沒政府支持推動...

另一個稱呼:政策性補貼...
DC10 wrote:
沒政府支持推動,即使賣十萬也很難推出去...(恕刪)


美國2014年的成本評估,1千瓦的大概要美金一萬二。2013年就可以賣10萬台幣非常有競爭力,國內推不動,國外搶著要。


DC10 wrote:
日本的功率也才1KW,3KW不知道你從那邊算的


那是樓主給的條件: 一台供應全家使用的燃料電池機 10萬台幣/台 你願意裝嗎?

3千瓦供應一般家庭已經算勉強了,有些人光煮飯時廚房用電就有可能超過了。


DC10 wrote:
不可能功率搞到這樣大,這樣會有太多多餘功率,多餘出來的電要送那邊?


功率多大要看系統怎麼設計,燃料電池輸出的調變機制、電力緩衝裝置的類型和備援電力的有無都要考慮。以目前的條件看來,燃料電池比較適合當備援,因為發電成本較高,用戶要面對的系統也較複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