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Smith wrote:這讓我想到上一回,塑...(恕刪) 好像搞錯了.統一布丁是因為立光農工把工業用防腐劑「EDTA-2NA」(乙烯二胺醋酸二鈉)加入洋菜粉等等,而立光農工是統一的原料商而才回收的.但是統一布丁似乎沒用到出問題的原料.塑化劑事件是指起雲劑用到DEHP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當時與統一有關的產品是LP33膠囊和寶健運動飲料
ru282006 wrote:富味鄉偷摻棉籽油假裝...李敏雄強調,這次事件浪費台灣社會資源,只有負面傷害,也認為對於一個好好經營的公司應該給予幫忙才對,把一個好公司搞垮對社會有什麼好處?唯一結果就是增加失業人數,增加社會問題。(恕刪) 一個好好經營的公司,會欺騙消費者搞詐欺,這種公司不倒,那正派經營的都是傻子啊!李敏雄,I full you.棉籽油沒毒,OK啊!我敢吃啊!那你幹嘛不敢寫??這樣還要護航,噁心!
Kao0911 wrote:你已經跳進他挖好的坑...(恕刪) 01回文有一種功能叫引言......很好區分言論自由或是行為人主觀上的意思.........也就是當毀謗告訴構成時.......被告訴人行為出於故意的主觀犯意...........另外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檢察官或自訴人於訴訟程序中,依法應負行為人故意毀損他人名譽之舉證責任.........也就是說你的引言跟回覆也是自訴人的舉證之一........所以你幫的了自訴人.........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醫師楊振昌說,棉籽油在美國是食用量第三大的油品,經脫酸等精煉後的棉籽油,剩下的棉籽酚含量都非常少,甚至幾乎驗不出來,民眾不必過度恐慌,也希望精製的棉籽油不要被污名化。林口長庚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說,精煉後的棉籽油已去除棉籽酚,可食用,且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依你的意見,是否趕緊去抗議去請這些老九的全家喝一年油.
sly-1 wrote:所謂的第三大約占5-...(恕刪) 略為補充.......請勿見怪據美國農業部資料,棉籽油在美國國內油脂市場占5%至6%,有56%做沙拉或烹飪用,36%焙烤或油炸,8%用在人造奶油或其他用途,在台灣用在調配為調合油產品。衛生福利部次長許銘能說,依據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的資料顯示,精煉過的棉籽油對人體危害很小。雖是如此,食用油含棉籽油應標示,棉酚則規定不得檢出,不過檢驗方法仍需確認。他說,未來如果有用棉籽油卻沒有標示,可處新台幣4萬到20萬元罰鍰,如果檢出棉酚則可處3萬到300萬元罰鍰。蔡淑貞指出,棉籽含油量高,也豐含蛋白質及油脂,粗製棉籽油只要經過精煉之後,棉酚可以去除到僅剩0.1%至0.2%;雖然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曾考量規定棉籽油內的棉酚濃度應低於0.1%,但最後作罷,目前國際沒有規範。蔡淑貞強調,棉酚對身體的危害,是指單獨從棉籽中將棉酚分離出來使用,而台灣的精煉技術十分純熟,危害人體的風險極小,食用精煉後的棉籽油並沒有健康危害。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統計,從去年至今年10月19日為止,國內共進口8批、7619公噸粗製棉籽油,全流入彰化2家油廠,其中39.8%、3034公噸是大統使用在油品摻假;另一家則為富味鄉。以上資料如有誤或不實........請多指正.........另外棉籽油有沒有棉酚的問題..........其實也沒甚麼好說的了..........因為在富味鄉的聲明稿中有提到(2)本公司部份大包裝(未進入零售通路)產品標示成份為芝麻油及大豆油的,原本確實是芝麻油與大豆油的調和油,但從2011年7月開始,因為有國外客戶要求本公司代工,本公司始向世界四大油商之一美國Cargill(嘉吉)公司澳洲廠購買棉籽油精煉後出口。後來發現棉籽油性質也適合調和油使用,所以工廠會視庫存狀況,在此類調和油中加入精煉棉籽油,但沒有注意到修改產品標示的問題,這是本公司嚴重的疏忽。........是沒有注意阿........是疏忽阿...........總覺得好像在哪聽過這個版本........沒有故意或畫面還是聲音甚麼的......所以信者就繼續買.......不信者就更小心的求證自己所需所信賴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