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Eli wrote:
再來就是等白宮連署案...(恕刪)


不太清楚這連署能幹嘛
美國來干預台灣對外貿易或是內政?
mattandloli wrote:
今天大陸的立場很清楚了
他們說絕對不會重簽
不是通過就是全盤退
如果服貿退回委院會改動一個字
就是廢服貿 廢ECFA


不是通過就是全盤退 ----->這邊指的應該是服貿而不是ECFA
ECFA的部份(所謂的框架)早已生效,若單方面廢除問題會很大

至於服貿則是已簽約未生效的狀態,
(任何簽訂不等同生效的條約,例如有審閱期的合約,在期限內都可取消。
基本上越重要或越複雜的合約,大多會將生效條件另外註明,因此簽約並不等同生效。)
雙方簽訂後,任一方在生效前若對已簽訂條約部份有不同意見,
就是退回重談並取得共識後另外重新簽訂,這部份很單純。

國際間簽訂的條約未生效前退回與所謂的國際信用根本無關。
(例如韓國退回韓美FTA後再重簽; 或極端點的例子美國簽了京都議定書後不交回。)
------------------------------------------

mattandloli wrote:
所以國會授權給政府去簽協議
簽完後回來國會包裹表決

這是在講簽約不等同生效嗎~~
----------------------------------------------

mattandloli wrote:
現在老共想要以經促統
還會讓利...(恕刪)


很多人講不和中國簽ECFA(或服貿、貨貿)就無法與別國簽FTA,
這個論點在你說的老共想要以經促統的前題下不覺得有點怪嗎?

若老共想要以經促統,

合理的方式自然會希望台灣的經濟能越依賴中國越好。
(因台灣與它國家簽FTA會降低台灣對中依賴,所以妨礙台灣與其它國家簽FTA)

另外因中國與台灣簽ECFA能增加台灣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性,
所以中國自然希望台灣簽署,
並且為了減少台灣簽ECFA是以經促統的顧慮,
暫時不妨礙台灣與其它國家簽FTA(這是誘餌)。

問題來了...
在中國對台想以經促統下,等台灣簽署完增加對中國依賴性的條約後,
你認為中國還會願意讓台灣與別國簽FTA嗎?


合理情形是中國會又開始妨礙台灣與其它國家簽FTA,
同時中國本身繼續對外簽FTA,並加上嚴格的原產地限制以增加台商移至中國生產的誘因。
(舉例,台灣對中國有ECFA但對丙國無FTA、丙國與中國有FTA且限制原產地,
則原本台灣賣到丙國的產品就有可能會想要移到中國生產。)

所以在你說的老共想要以經促統之下,
和中國的服貿反而應該嚴格簽、慢慢簽,
並趁中國暫時不妨礙台灣簽FTA的現在儘量與別國簽FTA才對吧(這期間儘量降低台灣對中依賴)。


--------------------------------------
彭總拿面板來比喻很怪,
面板是中國大力扶持的產業,
中國對本身想大力發展的產業可是不隨意開放的,
貨貿部份若要談面板本來就會很難談,這跟服貿無關。

---------------------------------------
另外,對於一些老是把鎖國掛在嘴邊的....

1.首先:不開放A就是鎖國.....
2.之後:不開放B就是鎖國.....
3.再之後:不簽C就是鎖國.....
4.再再之後:不簽D就是鎖國.....
N.再再再之後(N次):不(XX)就是鎖國.....

我推論了一下後得到結論

1.首先:不開放A就是鎖國..... (開放A還是 = 鎖國 ,不然後面無法成立)
2.之後:不開放B就是鎖國..... (開放B還是 = 鎖國 ,不然後面無法成立)
3.再之後:不簽C就是鎖國..... (簽了C還是 = 鎖國 ,不然後面無法成立)
4.再再之後:不簽D就是鎖國..... (簽了D還是 = 鎖國 ,不然後面無法成立)
N.再再再之後(N次):不(XX)就是鎖國..... (..........................)

結論:原來我們一直在鎖國啊!!!!
(當然,動不動就賣台部份也是一樣....)

altar0812 wrote:
我也理解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
我也知道當中國崛起之後,台灣很難阻止中國併吞台灣
更何況很多台灣人並不想阻止這件事發生,甚至推動他發生
但不代表我必須沉默的看著他發生

我當然有用中國貨,買中國的東西
準確來說我並不反中,我是反中國併吞台灣
如果中國只能與台灣維持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那我很歡迎

(恕刪)


請問我們有那些友邦??世界有幾個強國和我們為正式邦交國??

台灣的邦交國剩下24個了。
名單如下:

[VA]教廷(梵蒂岡) Holy See (Vatican City State) (IC) 邦交國 {歐洲}
[BF]布吉納法索 Burkina Faso (UN) 邦交國 {非洲}
[GM]甘比亞 Gambia (UN) 邦交國 {非洲}
[MW]馬拉威 Malawi (UN) 邦交國 {非洲}
[ST]聖多美普林西比 Sao Tome and Principe (UN) 邦交國 {非洲}
[SZ]史瓦濟蘭 Swaziland (UN) 邦交國 {非洲}
[KI]吉里巴斯 Kiribati (UN) 邦交國 {大洋洲}
[MH]馬紹爾群島 Marshall Islands (UN) 邦交國 {大洋洲}
[NR]諾魯 Nauru (UN) 邦交國 {大洋洲}
[PW]帛琉 Palau (UN) 邦交國 {大洋洲}
[SB]索羅門群島 Solomon Islands (UN) 邦交國 {大洋洲}
[TV]吐瓦魯 Tuvalu (UN) 邦交國 {大洋洲}
[BZ]貝里斯 Belize (UN) 邦交國 {中美洲}
[CR]哥斯大黎加 Costa Rica (UN) 邦交國 {中美洲}
[DO]多明尼加 Dominican Republic (UN) 邦交國 {中美洲}
[GT]瓜地馬拉 Guatemala (UN) 邦交國 {中美洲}
[HN]宏都拉斯 Honduras (UN) 邦交國 {中美洲}
[HT]海地 Haiti (UN) 邦交國 {中美洲}
[KN]聖克里斯多福 Saint Kitts and Nevis (UN) 邦交國 {中美洲}
[NI]尼加拉瓜 Nicaragua (UN) 邦交國 {中美洲}
[PA]巴拿馬 Panama (UN) 邦交國 {中美洲}
[SV]薩爾瓦多 El Salvador (UN) 邦交國 {中美洲}
[VC]聖文森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UN) 邦交國 {中美洲}
[PY]巴拉圭 Paraguay (UN) 邦交國 {南美洲}


除了這些國家之外沒有人承認台灣的主權..都承認中國主張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我也不同意這個主張..但是事實上就是如此..這是事實..和自身有利害關西時??哪個叫友邦??

除了這24國家以外..誰承認你是國家??

我們的邦交國??就都是小朋友..黑朋友..需要經援的朋友..

早期就是因為如此所以根本和中國無法談任何經貿就算交流也依樣..後來才有1中各表..就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各自表述...才會有後面這些開放..人民旅遊..

你怎會買中國貨??這樣間接資助中國耶..這樣算賣台嗎??還是叫資匪??

反中國併吞台灣...又是一頂大帽子..要怎併吞??可以詳述嗎??猜的或夢到的??

你怎不反美..反日..反韓??怎不怕3星手機會打死htc..韓國會併吞台灣市場..

麥當勞會影響本土速食業的發展耶??不能喝可口可樂..要支持台灣黑松汽水....不准這些來台灣不然就是賣台??
美國電影播幾年了怎沒人反??非本國語言英文現在是學校的課程??英文書是上課的課本..你要不要順便反一下美國文化併吞台灣???

中國目前在台灣早就開放可以開公司開餐廳..我也實在看不出來對台灣有啥影響力耶...

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這樣才能存活吧....



Bravo4freedom wrote:
3.國民黨立委張慶忠
09月30日 09:01-12:05 「自用小客車租賃、旅客運輸、貨物運輸、公路運輸支援服務業公聽會」

根本就沒有什麼 小黃變小紅

只有 自用小客車租賃、旅客運輸、貨物運輸、公路運輸支援
...(恕刪)

日商小客車租賃業、美商小客車租賃業早就進來台灣了。


現在簽兩岸服貿,只是再讓陸商小客車租賃業進來台灣。

1998 年日商歐力士集團鑒於台灣汽車租賃市場的蓬勃發展,在台設立「歐力士小客車租賃(股)公司」,成為第一家在台取得甲種小客車租賃營業執照的外商公司,並陸續於2005年成立 「 台灣歐力士資產管理(股)公司 」 、2006年成立「 歐力士保險代理人(股)公司 」,以滿足客戶各式租賃需求。


全球最大汽車租賃AVIS 來台設點 投資無上限
2012年06月29日

AVIS成立於1946年,為美國上市公司,目前在全球都有設點,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租賃集團,今年集團營收目標73~76億美元(約2190~2280億元台幣),稅前盈餘8.25~8.5億美元(約247.5~255億元台幣),彭仕邦表示,會選在此時介入台灣市場,主要看好台灣觀光前景及兩岸商機。

===============================

臺灣、澎湖、金門及馬祖個別關稅領域
服務業特定承諾表及最惠國待遇豁免表

2001年11月7日

自然人入境及短期停留:
(4)除有關下列各類自然人之入境及短期停留措施外,不予承諾:
(a)商業訪客得入境且初次停留期間不得超過九十天。

商業訪客係指為參加商務會議、商務談判、籌建商業據點或其他類似活動,而在中華臺北停留之自然人,且其在停留期間未接受中華臺北境內支付之酬勞,亦未對大眾從事直接銷售之活動。

(b)跨國企業內部調動人員得入境並居留。初次居留期間為三年,惟可申請展延,每次一年,且展延次數無限制。

=================================================

台灣在2002年1月1日以“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之名成為WTO第144個會員。

http://big5.huaxia.com/tslj/jjsp/2013/07/3426889.html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