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4241 wrote:首頁中間補的那張中時...(恕刪) 我覺得D與E是同標案,依公務員開的規範,一定會把頭尾寫清楚,也就是從甲地連接到A涵管,包商施工到一半發現了C,或者與C就是同一個得標包商,但為了要符合採購規範才能驗收,所以做了E真的有連接到A,拍照片回去給坐在辦公室的驗收。或者是D工程施工到最後要打通,申請封閉平交道20天,這是個交通瓶頸,親民愛民的長官裁示: 那就追加工程款做個C吧
完工一定有 竣工圖.如果沒有 竣工圖的話,那是騙人的.副市長 就說,當初沒有 按圖施工.反正已過"法律追續期",剩下的就是跟榮化的民事問題.這種模式應該是黑道的模式哪是政府呢?難道高雄市政府是黑道集團?
Nuke worker wrote:我覺得D與E是同標案...(恕刪) 這兩個說法有矛盾,第一個說法,當初建C的案子,擺明是為了D連A的準備(副市長說詞),結果同樣是高雄市政府,才一年後真要建D時,就忘了一年前建的C?第二個說法,建C/D的時代,當時二聖路沒打通(副市長說詞建C時連路名都沒有才找不到公文),根本沒有平交道.
http://n.yam.com/tlt/politics/20140809/20140809477762.html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7000430-2601028/8高雄市水利局副局長廖哲民表示,箱涵名稱為「崗山仔二之二號」,寬三公尺、高二.四公尺、長一百八十六公尺,但這段箱涵未按圖施工,偏離計畫路線,向北偏離正確位置廿公尺,產生一條「空的箱涵」,原因不明,竣工圖、決算書都交給檢方調查。廖哲民說,箱涵為何轉彎,推測可能與台鐵調度廠有關,八十年二聖路的前身為二之二號道路,位於鐵軌下方,「可能是為了避開鐵軌,又另闢一條箱涵」。8/7水利局副局長廖哲民說,由於二聖路箱涵在鐵軌前被封死,水流不過去,可推測幽靈箱涵建造日期應是在民國83年之後,石化管線等於包在幽靈箱涵內長達20年,濕氣加速鏽蝕造成管線壁薄如紙張,最後發生7x4的破洞,研判丙烯循此竄流市區箱涵釀災難。至於二聖路箱涵為何被封死,廖哲民也很納悶,他推測可能是配合都市計畫道路先做,後來沒繼續打通;也有一說底價過低,因而便宜行事。.....此人一下說C箱涵是83年後建,一下說是80年建,@#$%^...不過廖哲民的說法有錯,因為就算北移路線不走二聖路,參考GOOGLE空照圖,還是會經過維修廠內5條鐵軌,必須台鐵同意共同施工,是個大工程,一個小包商能夠隨便搞定?
shiu65 wrote:http://n.y...(恕刪) http://n.yam.com/tlt/politics/20140809/20140809477762.html這個報導裡有一段 ...."北移箱涵 為銜接灌溉渠道?老員工表示,當時水工處了解台鐵高雄機廠下方疑有農田水利會時期留下來的灌溉渠道,且已形成自然排水道,所以才會另外要求廠商往北側廿公尺,先拉出一段箱涵來銜接,以紓解周邊排水。只是,為何八十五年二聖路平交道打通工程時,沒將先前完工的計畫性箱涵「盲段」(作為日後排水箱涵打通之用)接通?"我想可以解釋byren那張圖(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4026092&p=8#51527964)在二聖路上為什麼顯示有兩條箱涵。北邊那條應該是灌溉渠道,下面那條則是吳敦義建的。只是"往北側廿公尺,先拉出一段箱涵來銜接",只要把上下兩條連在一起就行了,也沒必要往西貫穿鐵路連接凱旋路下的箱涵啊!
現在市府官員說出的話,只會說他們可以讓外界知道的資料,一直在放煙幕彈讓大家在他設定範圍內兜圈子去猜去假設互相矛盾,其他關鍵資料就是搞失蹤不記得,反正施工驗收公文都在我這邊外面拿不到,官員重要就是說C是81年完成的(目的很明顯),只有那張下半部照片(上半部見不得人),就要說C是81年完成的,讓人難以信服。C.D施工穿越台鐵那麼多條鐵路,不是小工程台鐵應該是有資料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