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輕軌 165億元,台中 BRT 20億元,不知那一條坐的人比較多?

伯爵紅茶 wrote:
養出人口其實哪是謊言, 不會蓋就是不會蓋,頂多就是BRT升級成LRT。
台中MRT地下化的成本太高、每一公里造價看看台北捷運就知道有些短短一條要價600億
直接工程費(不含用地取得及間接工程費用)每公里平均造價約32.36億元,



我覺得你回文時並沒認真看別人的內容就枉自批評

我文中提到brt藍線有地層施工的技術問題和地面因地價大漲後的徵收問題

所以在這些問題中要達到平衡brt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我也不認為brt的使用會只是短短幾年..因為就財力來說要再建mrt真的太傷台中市

同樣的錢先開發可以充實市庫的經貿園區來的更有價值

只有好大喜功眼光不夠遠的人才不再乎人流量不斷蓋賠錢的捷運來吃掉市府預算

高捷從開到現在都是賠錢狀況這是不爭的事實..花165億的輕軌載客量跟20億brt沒什麼差別

你說brt是公車,那輕軌充其量也不過是電聯車而已有什麼好說

另外brt就算年年補貼10億又怎麼樣,總比先負債2000億去蓋mrt然後在年年虧損的好

高捷到去年還是月月虧損2億元,5年算下來都賠多少了??



10年工期中只能用BRT 繼續撐。 整條路線交通黑暗期就是10年。

我覺得你要不認真看完別人的內容不然就不要隨便評論

我文中明明提到74和紅線跟綠線和brt的網路建構關係

請問??哪來的交通黑暗期?? 在地人覺得搭brt去榮總比以前還快

中港路塞車brt卻一樣行駛...你到底是哪裡看到黑暗期

另外上面已經有很多人都跟你說台中運量高過高雄很多

你是都沒看到嗎??我看到至少3個人提出數據..台中也不過才升格直轄市不到四年

要比也是拿台北跟高雄比,現在高雄連台中都比輸,再來要輸桃園嗎?


BRT與BUS路線容易變動不穩定。投資吸引力差

你要不要查一下台中近年來的投資狀況跟高雄的投資狀況??

其實從人口流入流出就可以知道城市的就業狀況,以上還不包括戶籍在本地人在外地工作的幽靈人口

如果你可以容忍高雄現在所有的狀況

那麼你為什麼可以不斷批評和嘲笑各方面評比都要贏過高雄的台中??

BRT 大量耗材不低畢竟就是公車,10幾年車廂就會老舊不堪。

brt是公車會老~~那輕軌是電聯車難道不會老沒有折舊嗎??電聯車西班牙製耗損很便宜嗎??





旋風用心棒 wrote:
BRT剛開始我也覺得...(恕刪)
jamiechang33 wrote:
brt是公車會老~~那輕軌是電聯車難道不會老沒有折舊嗎??電聯車西班牙製耗損很便宜嗎??


耐用數據這個你去爬文吧

舉例:
電聯車 台鐵民國70-80年代還繼續用,
公車過10年都會被淘汰.主要是懸吊、引擎、冷氣、輪胎因為長時間工作相對容易壞、
用馬達的電聯車相對耐用。

LRT 與軌道車保養好通常用50年很常見,看看日本、香港、中國的列車、LRT都多久了。

公車你看過幾台可以跑那麼久.
***********

高雄投資、台中投資 目前兩個走向本來就不同了
高雄石化區要轉移到另一個專區、這個投資額度也是很嚇人
高雄正在轉行文創、觀光轉型中。路科、岡山工業區、

台中目前就是中科。

其他該去中國投資都去了、整個台灣其實條件不再吸引太多外資。
勞力密集都走了。

台灣沒多大比美國大多數州還要小.

高雄到台中開車也不超過2小時。我在美國時開車去市中心60mile 就90公里。

我說的路網是指 商業性投資、不是工業投資。你比較那個不同性質.

伯爵紅茶 wrote:
高雄失敗這一點我覺得...(恕刪)


BRT也算是一種軌道/專用道系統, 與台北市公車專用道最大的不同在於透過"進站"管理, 約制入場乘客的動線與車輛的動線 ~

以公車專用道來說, 幾十線的公車在專用道上跑, 要輪流進站, 進站以後又要乘客在二維站體與路線間選擇自己要搭乘的車輛...

雖然對乘客來說, 可以選擇直達目的地的車次搭乘, 相對比較方便, 但是卻拖垮"站體"營運與輸送效率...


BRT/MRT/LRT則與上述方式不同, 對使用者來說, 必須去"配合"這些運輸系統的營運模式! 包含進站時間, 乘坐地點, 起訖地點....

對乘客來說, 車來就搭, 不用選路線, 選班次...

對BRT來說, 只要負責將乘客從起站送到迄站即可...


也因此, 對於站體周邊"商業人潮"的吸引, 並不會輸給MRT或是LRT --> 乘客還是要從各站入口進入站體設施

而對周遭商店業者來說, 人潮的重要性永遠大於自身商店的硬體設施!

以台北MRT地下商店街來說, 硬體設施並不像獨立店面一樣豪華, 但是最重要的是人潮湧入匯集在店鋪的周遭..

BRT不是不能做, 只要把錢砸下去, 周邊土地徵收以後蓋個集中式的商場, 類似台北MRT商店街的效應就會出現...問題是....BRT是要輸送乘客, 還是要幫店家找客戶? 把主要用途與目的確認清楚, 才不會失去焦點...


而對現行的公車業者來說, 並非利空政策....相較於現有業者必須佈建綿密的路網才能吸引乘客搭乘, 如果配合BRT的站體系統, 重新規劃行車路線, 搞不好更適合業者在台中發展...

以台北市的公車體系來看, 也不少短程串接捷運路網的車次, 把乘客送到MRT的入口, 就可以回程進行第二次運輸.... 縮短的路線與時間, 對業者來說不見得是壞事 ~


我個人還是建議, BRT與LRT或是MRT系統來說, 只是車廂的運輸方式的差異罷了, 不管是要用電力馬達, 汽油引擎, 磁浮動力....這些都是大量輸送路網的骨幹系統

有多少預算, 做多少的事情, 才能更清楚地確認政策是不是會淪於浪費 ~

JasonQ wrote:
BRT也算是一種軌道/專用道系統,

效能上有差別,專用路權。

公車就是公車、穩定度還是跟最低階LRT差多。
動力系統是另一個問題了。
不過就是動力系統問題,營運速度上兩個有根本上的差異。


舉例
---------
現在台中 BRT 靜宜大學到火車站18KM
自己開車約 40分鐘
搭BRT 要1小時20分鐘 約80分鐘
-------------
用高雄捷運
從小港到橋頭是24KM

自己開車約 30分鐘-35分鐘
搭MRT捷運是43分鐘

一樣都是大眾運輸 時間就是金錢。

MRT跟自己開車一樣快。

費用上當然不能比較,不過因為投資時間長獲益慢。

BRT 短期支出感覺不多,一年也要花30多億的話其實30年後也花費900億。
LRT 一年保養營運支出多少還不知道
不過MRT大概可以算出來。

kkmobil01 wrote:
某中財政前面第一某雄...(恕刪)

不就爭功諉過,
反正沒事喊喊口號就好了...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伯爵紅茶 wrote:
免費8KM政策是因為...(恕刪)


不,
重點不是那免費8KM,
而是那提升出來的使用量,
那才是真正賺錢的來源,
改變了許多人使用交通工具的習慣,
說真的不想跟你扯嘴皮,
實際去了解再說吧,
不要只靠想像的來說會比較好點。

伯爵紅茶 wrote:
耐用數據這個你去爬文...(恕刪)


提供您一個新聞片段: 新聞連結

"每節車廂造價高達6600萬元"


以公車系統來說, 由於需要顧及大眾運輸系統的安全性, 所以有個8年條款, 儘量把車輛年限限制在8年內...
(參考資料)


若以單節電聯車車廂費用6600萬來計算, 大約是普通公車造價的10~15倍(普通公車約450萬資料來源)

所以, 相同的費用, 約可以讓公車汰換10次.....

伯爵紅茶 wrote:
免費8KM政策是因為台中市政府補貼。公車業者當然會笑呵呵 賺錢了.

臺中市一年補助免費公車經費二十幾億元,台中市府鼓勵市民搭乘大眾捷運,從2011年底推出公車8公里免費政策,並投入20億元預算執行,103年總預算更超過30億元,客運公司則是依據搭乘人次領取市府補助金。
對比臺北市每年補貼金額更是高達五十多億元

我記得高雄市補貼金額10億

如果你的數據是正確的,那又如何

伯爵紅茶 wrote:臺北市每年補貼金額更是高達五十多億元
2014/09 公車日運量人次over 140萬

伯爵紅茶 wrote:臺中市一年補助免費公車經費二十幾億元
台中市公車102年12月 月運量over 1000萬,平均日運量over 33萬

伯爵紅茶 wrote:高雄補貼金額10億
公車日運量人次約11~12萬

台北市公車日運量是高雄的12倍
台中市公車日運量是高雄的3倍
哪個地方補助的比較有效率,簡單數學不用人家教吧...


伯爵紅茶 wrote:
效能上有差別,專用路...(恕刪)


我舉個例子吧:

我家到台北車站:

開車約20 ~ 30分鐘(紅綠燈狀況難掌控)
坐公車約10(走路+等車) + 15 ~ 40分鐘(小時候坐247, 早班車司機硬是可以在15分鐘到台北車站)
坐捷運約10~15(走路) + 20分鐘(捷運時間)


老實說, 我大部分都是坐捷運....

因為開車有衍生費用(停車費), 還要擔心能不能找到停車位....


BRT費用較低, 當然也會有效能上的缺點...就如同您所說的, 營運速度不會比MRT快....

不過, 我個人是認為啦....花少錢必須要接受比較低規格的產品, 這是很合理的一件事....

伯爵紅茶 wrote:
耐用數據這個你去爬文.LRT 與軌道車保養好通常用50年很常見,看看日本、香港、中國的列車、LRT都多久了..(恕刪)


我一直很想知道高雄LRT 那個超級電容的維修價格!
車廂只要保養好數10年沒問題
但電容呢!在怎麼保養,以高雄的嚴苛氣候(高溫/潮濕/空氣鹽份很多會腐蝕) ,能撐幾年?
油電混合車的領導廠商TOYOTA,也只能保固3~5年,而且大部分時間是汽油引擎運轉
特斯拉保固8年,這是特斯拉為了搶市占,犧牲利潤

而高雄lrt是獨佔市場,技術全在原廠手裡,以後維修就只能是原廠工程師維修
所有的零組件以可預知是天價,而這些零件中最貴的的就是超級電容

所以有人知道高雄LRT的超級電容的保固年限及價格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