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Stevenson wrote:
我以為教改原先的目的...(恕刪)


再看升級跟擴系

能跟中央要補助能跟企業要捐贈

土地能徵收

那再算一算

要不要廣設跟升級?
說真的,好的大學,真的是金雞母!

我一個校友,30年前在李登輝那個學校唸書
他家有錢,買了一個小公寓,還不到3萬美金吧

後來舊公寓改建,分到8個新的公寓單位
每個月租金超過50萬NTD

換到東岸那些名校周圍的房地產,那就更可怕了

教改不忘拼經濟,這不算題外話吧
落魄江湖載酒行,筆箸鍵盤掌中輕。 卅年一覺美州夢,浪得網海薄倖名。
最近幫人家打了一份所謂國中社會科的"教學計畫書"。

這是什麼咚咚?...教改已經不是光改入學方式而以囉。

這個制式標準計畫表單要任課老師認真的填寫:

1. 每一週每一堂課(一小時內),準備教學的章節是什麼?

2. 準備採用的教材版本?(因為一綱多本)

3. 您的教學方式要採用何種方式:譬如分組討論,議題研討,資料蒐集或是複習演練或測驗....

4. ...還有什麼?多到我都很難記得起來。

那到底是折磨老師呢?還是折磨學生?

那要不要乾脆就直接採用遠距離統一視聽設備播放教學就好?

那這樣子算是多元教學的多元發展呢?還是追蹤控管教學品質?

...

如果現在還有人跟我講說:幹老師很好賺的...那我真的要好好鼓勵一下了。

我只覺得一個教改,已經不是單純為了一句口號了。

真的整組害了了了!

----

其實孔老夫子講得很簡單:

先有教無類:先想辦法讓大家都有機會受教育,讓教育普及。

再來因材施教。人本來就有資質差異之分,適時給予分類專才教育,讓每個人都可以

適性發展。

但現在看起來都整個"走針去"了。


chamberplus wrote:
其實孔老夫子講得很簡單:
先有教無類:先想辦法讓大家都有機會受教育,讓教育普及。
再來因材施教。人本來就有資質差異之分,適時給予分類專才教育,讓每個人都可以
適性發展。
但現在看起來都整個"走針去"了。

前幾天看到的圖:


我想,大概是近代中國被列強打成王八以後開始嫌古人都製杖的下場

家長都說別輸在起跑點,結果從學前就開始準備以後大學畢業要起跑

zohar wrote:
前幾天看到的圖:我想...(恕刪)


怪了,我也看到最近不少文章指出,歐美正忙著學習被台灣唾棄的傳統教育法,那又是怎樣?

GDC1 wrote:
怪了,我也看到最近不...(恕刪)

是否可以分享一下消息來源?

就我所知,當年上節目的虎媽最後也是高喊美式教育放縱萬算

zohar wrote:
是否可以分享一下消息...(恕刪)


美國高中採取免試升學制度,但幫派問題與校園霸凌問題層出不窮

美國少年布恩呢?
zohar wrote:
前幾天看到的圖:我想...(恕刪)


zohar兄這張圖, 有許多值得我們討論的地方

光從生活自理來說

從小父母跟我們說, "小孩子什麼都不要管, 念書就好"

這其實是不對的, 生活中的言行舉止, 無一不是教育

孩子雖小, 布置碗筷, 收收衣服, 掃掃地, 這些做不到?

我任教的親友, 就告訴我過, 有人小學了, 還不會剝香蕉

家庭教育也是教育中的重要一環


另外, 我得說, 就像亞洲人很難擠進NBA, 但亞洲人因文化因素(?)而在國外的數理能力勝於外國人一截

不是國外的都一定是好的,
相同的
不是傳統的都一定不好,

望各位不以偏概全
kantinger wrote:
美國高中採取免試升學制度,但幫派問題與校園霸凌問題層出不窮

美國少年布恩呢?


明明很羨慕德國, 卻只會學美國...

美國教育不是最成功的, 他們地大物博, 腦袋空空都可以生存, 國情與台灣完全不同! 要學就要學德國, 從10年級開始分流, 七成以上從事技職, 用師徒制, 只有三成適合讀學術, 這才是好的教育!

不是叫每個屁小孩都拿張沒用的大學文憑,什麼工作技能都不會,社會就叫進化了!!
RLStevenson wrote:
我任教的親友, 就告訴我過, 有人小學了, 還不會剝香蕉...


環視周遭親友小孩拿筷子吃飯夾菜,
沒有一個能夠保持兩隻筷子平行。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