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規劃時速25公里的「捷運」

簡單兩句話:

林佳龍不是腦袋移植了大腸,

就是他想惡整台中市。
搖擺天秤 wrote:
你錯了快車道禁止右轉...(恕刪)

顯然真正有在用中港路的版大多都承認原來BRT的車道設計在靠慢車道的兩側是很有問題的!
不管是要當BRT還是LRT或者公車專用道,車道如不設在道路中央的兩側!一樣會交通大亂!且危險!
希望龍市長要做LRT還是恢復BRT都好!麻煩把專用道改道中央兩側吧!

tnt444 wrote:
希望龍市長要做LRT還是恢復BRT都好!麻煩把專用道改道中央兩側吧!


碰上徵收費這個燙手山竽,+long除了嘴砲中央以外還做了什麼?

搖擺天秤 wrote:
有時候如果技術不太行的駕駛打算切到慢車道時,剛好慢車道有一堆車子開過來
就會造成要切到慢車道的車子卡在 BRT 車道上
這在台灣大道上是滿常發生的事


七月開始部份路口禁止切出卻搞得更糟,不是一堆車擠同個路口出去,三不五時卡到專用道上面,就是不想到時候切不出去的人整路都開慢車道。yo化後機車騎士有夠衰小,不僅跑慢車道的巴士變多了,還多了一堆懶人小汽車幫忙擠,得在夾縫中求生存。
一條BRT蓋好台中市人贊成反對的兩邊都在罵,罵不夠外縣市也來湊熱鬧
乾脆拆掉回復原狀好了,過去30年中港路沒什麼鬼RT還不是這樣過
就連那音樂廳也拆掉回復成之前的草地跟土地公廟好了
假日沒事我還可以繼續去那打壘球(一坪號稱200萬的壘球場)
不是要反對台中公共建設
可是請問效益比何在?

一個總統要A七億還不是很簡單要搬來辦去閃來閃去
而如此多經費就輕易為了一個突然憑空蹦出來的念頭
這計畫了什麼評估了什麼又討論過什麼呢?
不就是短視近利者選出好大喜功的人形立牌
準備要學高雄用各種藉口從全國納稅者手中搶錢
這就是部分愛台灣的人生財之道
等若干年後發現效率不彰或不合時宜
是準備再玩一次?

錯誤的政策是比貪汙可怕
但貪汙的錯誤政策比以上那些加起來還恐怖
年輕人怪上一輩亂花債留子孫
但至少還有辦法創造奇蹟生出錢來
輕軌...誰引進的?
你覺得會跟市長跟黨都沒關係嗎?
這些忿忿不平號稱覺醒的小朋友認為呢?


晴耕雨讀123 wrote:
距離太遠是不太適合搭輕軌..但上下班重點不一定是要"快",而是時間要穩定好掌握。


你確定快不是重點?
誰會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在通勤的路上...請舉手


herblee wrote:
一輛巴士能使用多久...(恕刪)


LRT好還是BRT好 我是沒啥意見

不過所有的動力器械是不可能使用超過3年都不進行零件更換的 更別提30年還是50年

連車廂本體我都沒看過台鐵有持續使用五十年以上的車廂了

引擎的維護成本比起機車頭的動力系統比較的話低上許多

畢竟有相當多部件是與其他車輛相通的量產品 不是機車頭這種特規品

列車(火車-捷運等)的優勢是載運量 不是成本


拿甚麼多樣化 泛用性 節省之類的是沒辦法吸引人的 關鍵還是在於 有沒有必要建置這套系統
廠商爭相 提前講 有油又有水 四年保證 油水不缺
BRT說廢就可以廢,畢竟只是車子

LRT蓋了那就沒辦法這麼輕鬆說廢就廢,一旦開始吃了,只有一直吃吃到飽的份

我想我是財團跟市府都會支持這種穩穩吃十幾年就算哪天我市長不幹了都可以繼續照顧財團的政策
lovejerry999 wrote:
你所說的不無道理,
2.與火車共軌....在其他國家我不清楚,但在台灣,首先要考
量的是"軌道寬度",台鐵的系統是窄軌,除非台中要採用
"特別版"的輕軌系統,否則"與火車共軌"只能流於不可能實
現的口號而已。...(恕刪)

窄軌有窄軌的好處
台灣的鐵道是日本人蓋的,規格和日本的窄軌一樣,並不特別
日本的輕軌有標準軌, 也有窄軌,並不會是特別規格,價格是一樣的
請參考日本"富山輕軌"9000型電車,TLR0600形電車,這是窄軌 1067mm , 它的同型車熊本市交通局0800形電車是標準軌1435mm, 價格一樣

瑞士多山,開往馬特洪峰,策馬特的小火車, 它還有軌距更窄,是只有1000mm 的窄軌 , 這種窄軌火車還能載"大客車"

蔥油餅大叔 wrote:
LRT好還是BRT好 我是沒啥意見

不過所有的動力器械是不可能使用超過3年都不進行零件更換的 更別提30年還是50年

連車廂本體我都沒看過台鐵有持續使用五十年以上的車廂了

引擎的維護成本比起機車頭的動力系統比較的話低上許多

畢竟有相當多部件是與其他車輛相通的量產品 不是機車頭這種特規品

列車(火車-捷運等)的優勢是載運量 不是成本

拿甚麼多樣化 泛用性 節省之類的是沒辦法吸引人的 關鍵還是在於 有沒有必要建置這套系統
...(恕刪)

BRT已經脫離交通專業問題,變成一種"信念"之爭 ,本來不想提,不過您引小弟的言,只好再多說一些

1.您所說的"連車廂本體我都沒看過台鐵有持續使用五十年以上的車廂了" ,和現況恐有不符
台鐵車廂本體超過50年的非常多,例如
台鐵32800型通勤客車, 日本 富士車輛製造,是 1961年 引進,距今54年
台鐵35SP32400型對號快客車,日本 川崎車輛 1966製造 ,明年就滿50年
台鐵35SP32550型對號快客車,日本 新潟鐵工所、帝國車輛1968製造, 48年
台鐵35SP32600型對號快客車,日本 近畿車輛、富士重工1969年製造,47年

再說光華號
DR2700型柴油車,是臺鐵向日本東急車輛採購之31輛不鏽鋼車體柴油車。於1966年開始,以"光華號"行駛於西部幹線
明年也滿50年
它還能跑, 只不過台鐵電氣化之後,沒有無電氣化的路線讓它跑,所以今年104之後,沒有固定班次, 只能在有活動之需要 臨時加開,例如
民國104年3月22日:擔任臺大鐵道暨火車研習社25周年紀念專列。
民國104年5月2日:一位台鐵員工包下光華號擔任結婚禮車,不但創除役的古董火車當禮車首例,更讓光華號隔20年首度再開進內灣線。
民國104年6月7日:因應鐵路節活動之需要,臺鐵局加開臨時《山海線郵輪式柴油客車專列-DR2700專列》

台鐵R20型柴電機車頭,是由美國 通用動力 (GM-EMD)製造, 在1960年 (R21~24),1961年 (R25~50)引進, 54年了!

至於蒸汽火車頭
臺鐵CT270型蒸汽機車與日本國鐵C57形蒸氣機關車同型,川崎重工生產,為臺鐵速度最快的蒸汽機車,時速可達100公里!
其中 CT273 蒸汽機車(C573),是在臺灣日治時期,昭和18年(民國32年,1943年)引進的, 已經72年了!
民國103年(2014年)6月9日鐵路節,整修完成並由彰化車站至二水車站以郵輪式列車形式做首航。 日後會以郵輪式列車名義行駛台東線。

以富山輕軌為例,它的 富山地方鉄道7000形電車(1957-1965),使用已超過50年
函館市交通局710形電車,1959年登場,使用超過50年
東京都交通局7000形電車1954年(昭和29年)登場, 使用超過50年

2.BRT和LRT的報告非常之多, 前面也有幾篇, 請讀一下內容
BRT是初期花費雖少, 但是日後的維修,汰換,柴油污染控制的成本就會追上LRT ,LRT是初期成本高,但日後會省下來
火車的運量大, 長期成本比較起來,也比相同運量的汽車便宜


3.台中的BRT,其實在國際標準的分類上,根本不是真的BRT,只是公車專用道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60&t=4332185&p=10#55230842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60&t=4332185&p=9#55207318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60&t=4332185&p=7#55188139


4.參考大法官釋字400解釋,既成道路成立公用地役關係,不知道何以一直說,必須要"徵收"BRT車道才能置中????
內側車道供小汽車行駛, 改為供BRT行駛, 根本不影響 "既成道路"及"公用地役關係"
很難接受這種理由 ,就不能將BRT車道置中?
這是法國南特的Tramway ,不必去動中央分隔島,保留原樣, 一樣可以車道置中



如果真的這麼守法,BRT車站賣車票, 有營利,而茄冬腳站、福安站、還有靜宜大學站,三個站還是佔用了七筆私人土地,總計119.31平方公尺,明明是私有地,真的守法,何以不徵收後才蓋車站?還大剌剌蓋下去?

5.BRT 和 LRT地面電車, 其實只是載具的車種不同, 路面的規劃,車道的規劃,站台的設置, 都是一樣的 , 如果BRT能救回來, 在BRT的基礎上,將來只要更換載具, 就能直接升級為LRT
路面設施的基礎是最難的,前面的BRT根本沒做好!
若要做LRT , 就要先救 BRT


6.「電車/火車軌道共享」(Tram-Train/Track-Sharing)模式
過去觀念中的 LRT 和火車, 是完全兩套系統

現在新的LRT, 則是輕軌/火車 直通運轉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60&t=4282354&p=22#55078964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60&t=4320012&p=3#55040833

7.您說的很好,有沒有必要做這套系統
小弟認為要做,但是一步一步來
巴士->BRT->LRT->LRT/火車共用軌道->台中地區鐵道圈成型 ,市區輕軌電車走鐵軌成為台鐵的地區火車班次
車道置中是第一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