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領條件: 在 98年一月一日前(未修改之前)
3.在同一單位勞保年資合計滿 25 年退職者. (不須 50歲條件)
4.勞保年資合計滿 25年,年滿 50 歲退職者.
勞退舊制是 70制,退休條件比公部門低.
由此資料來看,與公部門的退休條件穩合.
修改之後請領條件:98年一月一日後
年滿 60 歲,保險年資合計滿 15年者請領老年年金;未滿 15 年者,請領老年一次金。
*到 107 年,提高為 61 歲,其後每 2 年提高 1 歲,以提高到 65 歲(即 115 年)為限
現在公部門目前已實施 85制,但有 10年過渡期.
過去式:
現在很多文章說公部門 50歲就退休,公部門 50歲就退休,這是過去式, 75制的制度.
過去式勞工的:
3.在同一單位勞保年資合計滿 25 年退職者. (過去這個條件優於公部門)
4.勞保年資合計滿 25年,年滿 50 歲退職者.
退休條件還是一樣 50歲可以退休.
未來式,如果真的很危急,沒有未來,
可以改革為 200制,符合退休條件的國民,不分職業,每人每月可領月退休金 50萬新台幣! 畫餅充飢,有夢最好!
我沒認真看,它是兩筆不同可領的錢! 我只注意到左邊,右邊被我忽略了!
clwu5724 wrote:
過去式:
現在很多文章說公部門 50歲就退休,公部門 50歲就退休,這是過去式, 75制的制度.
過去式勞工的:
3.在同一單位勞保年資合計滿 25 年退職者. (過去這個條件優於公部門)
4.勞保年資合計滿 25年,年滿 50 歲退職者.
退休條件還是一樣 50歲可以退休.
...(恕刪)
大哥,您說的這是過去式嗎?可是我剛剛上勞保局查看條文,內容是說98年1月1日之前加入勞保的可以選擇月退或一次退,條文如下,我怎麼看都是98年1月1日之前加入勞保的可以選擇月退或一次,看來真的要打電話去勞保局確認才行.
****************************************
勞保老年給付一次領稱舊制,按月領年金稱新制
98年1月勞保年金施行,在老年給付方面除了原來的一次給付外,另外提供了按月領年金的方式,而為了保障原有勞工的權益,條例特別規定只要98年1月1日勞保年金施行前就曾參加過勞保的人,就具有選擇一次請領或按月領年金的權利。
*****************************************
有人50歲就符合一次領的條件,而且也確定要退休不繼續工作,是要馬上一次領還是等15年後領那個不確定可不可以領到的月退?
當然,98年1月1日以後才加保的沒有一次領這種選項,勞保局的條文真的看到霧剎剎....
另一筆是政府給的,要合乎退休資格才能開始領。-->勞工保險條例(有關退休的月退金就在 第六節 老年給付)
先不要管舊制,94/7/1起勞工退休條例已改為新制,新制是老闆依據你的薪水,提撥6%到政府的個人專戶,等60歲起,勞工就可以申請提領,新制因為是將錢如入勞工專戶內,所以這筆錢一定領的到,因為這是私人的錢,存在政府機關,除非政府倒了。
所以,勞工要熟讀那兩個法規,勞工退休金條例有關舊制勞退金與新制勞退金的算法,而想看未來政府要付多少錢給勞工當月退金,就去看勞工保險條例,因為這是保險制度,生育補助、失能補助、失業補助、老年給付...都在裡面。而這筆錢就有可能因為費率更改條件更改,未來有可能少領。
我舉一個例子,反正亂舉的,大家看看就好。
假設一位勞工從25歲工作到65歲退休,平均月投保薪資為40000(25歲薪水2萬,65歲薪水10萬,取平均4萬),所以到65歲,假設法規沒改,那他65歲起開始請領兩筆退休金:
第一筆是勞工保險條例部分,因為通常65歲投保薪資都能保到45800元60個月,所以投保薪資用45800來看:
45800*1.55%*40年=28396元,這部分就是勞工從25歲工作到65歲,每個月繳交2成的保險費(雇主7成,政府1成)所得到的保險給付,領到過世。
第二筆是勞工退休金條例,假設平均薪資是4萬,公司提撥 6% 就是2400元,假設政府運作績效良好,每年均有2%的投資收益,所以到65歲時的個人專戶有(使用銀行的零存整付試算,每月繳交2400元,年利率2%,共繳交40年就是480個月):1765583元
假設餘命是85歲,所以政府平均每月支付金額為:1765583/12個月/20年=7357元
所以以這簡單例子來看,這位勞工65歲到85歲,每個月可領至少35753元。85歲以後,就領28396元。
不過這只是為了計算方便所做的範例,目前勞動署統計勞工平均退休年齡大約是55歲,所以想做到65歲才退休的勞工應該不多,所以勞工領月退大概領3萬就到頂了,那些月領超過四萬的,可能勞保年資都超過50年以上。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