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船 wrote:
我觉得各位在说繁体字如何如何优于简体字的时候都忽略了语言是发展变化的。不光文字会变化来适应语言,语言也会变化来适应文字。想一想白话文替代文言文的过程,创造了多少新词汇新概念新语法,简体字跟中文互相变化适应这个过程其实已经基本结束,那些因为简体字而产生的易混淆的表达方法已经大部分被新的表达方式替代。只是台湾人的中文还保留了一些旧时代的特点,就会觉得简体字有如此这般的问题。如果从文化传承上来考虑,学白话文长大的人都没有觉得看文言文会断代,更不要说简繁字体那点小得多的差别了。
就「漢文化圈」而言,「語言」(各省方言和不同世代的中央政府的官話),和「文字」(一路演變至今的「漢字」),基本上一直都可以是「分開討論」的「兩樣東西」。不要老是把外國的拼音語言文字系統拿來混為一談+偷換概念。
键盘飞行大虾 wrote:
先搞清楚简化字由来 在来说美不美
学过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吗 一共324个字 其中简化字102个 你们自称中华文明在台湾 是不是也应该学学
我還真的去找圖來算了一下字數,其中的用字,就其合理性若真的硬要凹成符合「中共所新定義」的「現代簡化字」的,了不起十幾個字,比例說真的超低(其中很多字,以臺灣這邊的說法,其實是「異體字」,都還不到「簡化字」的程度)。中國大陸五毛憤青的 吹牛+膨風 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
對我來說,學習中共簡化字的目的,其實跟學習 日文漢字、韓文漢字、越南喃字、香港粵語白話字的目的都一樣,就只是查資料的時候要能夠辨、要能夠知己知彼識罷了。但是知道那些其它國家規範的漢字,跟要不要使用其它國家規範的漢字又是兩回事了。
中共早年的簡化字表,我印象中是六千多字,時間來到201X世代,中共又更新版本成為通用漢字表,增加到八千多字,可見中共嘴巴上說要簡化,身體還是很誠實地發現「簡化字不夠用」。
blackwind00746 wrote:
胡說八道王羲之那時...(恕刪)
土共以前还有更简化的字只是没有实行 现在使用简化字也是遵循以前有的字 真正土共造的就一个字 其他的简化字都可以在各个时期的碑帖中都能找到 就像前几楼所说的党 黨 那个是简体那个是繁体 字面的意思的不一样 两边都坚持简繁不去学是错的 我主张要用正确文字表达正确意思才对 目前大陆书法界也开始遵循这个原则 书法会涉及到繁体字 不能写错字
文字 语言一直在演变 没有一成不变的 现在都说白话 为什么都不说文言文 文字也一样
民国三十二年 胡琏还用文言文写过2封战地遗书 现在有几个人还会用文言文写作
前几年热播 后宫甄嬛传 百度上有人就发帖问 后宫 後宫 哪种是正确写法

蒋委员长 亲笔提的黄埔校训 爱是简体还繁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