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本地銀行的錢建風機,
擔保品是(只存在計畫中,實尚未興建的風機).
保險承接公司就是這些銀行同金控的保險公司,交叉互保.
銀行還要負責無追索權的風險,
外資集團負責什麼?
分錢跟洗錢,這麼高度技術性,多難啊,沒好處誰幹呢?
另外,關於維修保養,各位有點誤會了,這方面當然是會成立新公司承包,而且一定不只一間,好處之一嘛,美其名曰(技術轉移,建立本土風電產業鏈.),上機油牛油這麼點辛苦錢,人家外商真沒看眼裡,更何況,真壞到核心零組件你還能找別人買的到嗎?
好賺的輕鬆賺的,還不是在外商手裡,頂多讓神密公司插個兩趴乾股,那也不算什麼...

總之呢,是又發電,是又發財...你好我好大家好...喔,小老百姓沒你事一邊去.,,

奇怪,,怎麼作了個怪怪的夢,,,,
                cmsaaa wrote:
確實不太懂,看來大大非常懂,問一下
海上或海底輸配線路算誰的?由誰維護?誰買單?
建風機的錢哪來的?廠商自籌匯進來?還是空手跟台灣的銀行借?
1.電纜當然是風電開發商要蓋,風電開發商維護,風電開發商買單,
風機不是接上電纜就完成發電,是要好幾隻風機海上就用電纜集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5yHQ2wGcz0
約2分40秒左右有短短的介紹
當然如果是假離岸(靠岸很近),蓋陸上也可以.
舉實例,目前上緯(現在苗栗外海那兩支的開發商)的海底電纜
是給楊德諾(Jan De Nul N.V)公司做.
海洋竹南就是離岸近,昇壓站蓋在陸地上,再連上台電的變電所.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518001202-260410
2.建風機的錢30%廠商自籌,70%廠商向銀行融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323000254-26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