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jerwang wrote:
奇怪....國外都...(恕刪)
台灣的燃料費徵收是建立在完善的車籍制度,
要花人力去通知、徵收、催繳,
隨油徵收其實是最簡單的方式,
特別是國外很多都是隨油徵收,
因為國外地大,國與國相連,車子一開幾個月甚至一年都不回來,
寄繳費通知誰知道呀,隨油徵收最簡單。
那為什麼台灣不採隨油徵收呢?
我們雖是民主國家資本主義社會
包括健保費、燃料費都有些財富重分配的意味
郭台銘一年使用醫療資源不會比我多,他甚至不在台灣看病
他但他付的健保費是我的好幾倍
燃料費也是一樣
車子至少是動產
沒法律規定一定要買車
你買cc數越大的車
至少顯示能力比買不起車的要強
多負擔牌照稅燃料費合不合理
就看你要從什麼角度去看問題
隨油徵收多開多付錢,絕對是公平,
但對民眾而言,公平跟合算,可能還要再考慮一下,
就以1600cc汽車而言,目前燃料費是4800元,
假設一年跑2萬公里 10KM/1L 用了2000公升汽油,
等於每公升繳2.4元,
如果隨油徵收每公升多2.4元,
一年跑超過2萬公里就虧到了,公平是公平,
但對民眾而言合算嗎?4800元相當於是電信業者吃到飽的費率。
再說如果隨油徵收燃料費的計算也不可能這麼簡單,
其實每年燃料費收入都有數據,每年汽柴油銷耗也有數據,
政府要維持一定的燃料費收入,
改隨油徵收的計算,不可能把燃料費收入除油銷量,就是隨油徵收的價格,
為,政府一定要補貼農業用油(耕耘機 插秧機)
漁業用油(漁船、冷凍製冰) 大眾運輸(客運)
甚至工業用油(挖土機 推土機),
這些補貼的政策所需費用,最後一定加在一般民眾身上,
如果把補貼算進去,每公升燃料費要就不是2.4元,
可能要4元以上才能維持原有的稅收,
而上述2000公升的燃料費,就要繳8000元,
比原先4800元還要貴,
如果爭取的公平是花更多錢,這種結果可能並不合算。
這公平是大家想要的嗎?
至於物價會不會漲翻天,
計程車一定會漲,物流業也一定調漲,快遞、送貨都會漲,
以前的運費是以固定的燃料費來計算,
現在燃料費開的越多繳的越多,那運費就不可能按以前的方式來算,
所有運送成本都增加,反映的物價上,怎麼可能不漲?
工廠進原料運費增加,出產的商品調漲,商品送到零售店,運費也要增加,
加到後來,民眾買的每個東西都要漲,才能維持利潤,
結果是不開車的人都要承受物價上漲之害
交通部的官員每天在搞這些,他們絕對不是白痴,笨蛋,
我們知道的,他們不可能不知道,
只是他們要顧及的層面太廣,會有什麼影響也很難預料,
冒然施行,物價飆漲,用車者的負擔大增,
最後很可能是一場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