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人(台中,彰化,南投)如果要擺脫燃煤空污,遠離肺癌或肺腺癌,選擇就只剩票投韓國瑜的選項了

bicycleroad wrote:
不知道風力發電有多貴不知道風力發電有多貴嗎?沒關係,我算給你(恕刪)


真是睜眼說瞎話

經濟部台電發電資料
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home/Home.aspx
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home/Home.aspx

台電收購陸上風電一度電 買2元-- 2.6元
抽蓄負載 一度電2元風電太多 送入日月潭抽蓄水庫存電
2019年12月31日 凌晨00:20 一度電2元風電產生48萬度乾淨無汙染風電


stunmaker wrote:
(恕刪)



少在那邊帶風向好像燃煤有減少一樣

Lightwave18 wrote:
少在那邊帶風向好像燃(恕刪)


感謝過客4112兄澄清,能源局公布的才是真正全台灣的發電資料,
台電系統只佔其中一部分!

誰在混淆視聽? 誰在魚目混珠? 一目瞭然!



小心說謊的下場!
dailoan wrote:
真是睜眼說瞎話經濟部....
台電收購陸上風電一度電......

老兄,我指的是離岸風力發電喔.....你要不要看清楚再發飆
不過既然你提了,我就再提一點,為何台灣的離岸風力發電簽約價比國外貴這麼多!差太多了吧!

新聞如下:
美國離岸風電賣電價格每度僅約新台幣 2 元,但台灣簽約的躉購費率是 5.8 元

雖然後來許多人(包括政府部門)幫忙解釋東解釋西,但我就是不瞭解,比別人貴這麼多,為何不多一點去討價還價,幫人民省點錢,這麼急著簽個大肥約發展離岸風電是為啥?
還有,無法24小時穩定發電的風力發電,永遠無法取代核能和火力發電,成為基載電力來源。

道理很簡單,台灣最大用電戶現在是台積電,如果晶圓做到一半,沒風了,然後停電然後停工,你說說台積電會不會把下一代晶圓廠撤出台灣。
stunmaker wrote:
感謝過客4112兄澄(恕刪)


老兄,貼拔舌圖只是掩飾你的心虛而已
你是要能源局的資料是吧
來來來,能源局的資料就給你看
閹黨怎麼用煤炭越燒越多啊

拔舌圖送還給你們10K網軍哦
拔舌圖送還給你們10K網軍哦
拔舌圖送還給你們10K網軍哦


Lightwave18 wrote:老兄,貼拔舌圖只是掩飾你的心虛而已
你是要能源局的資料是吧
來來來,能源局的資料就給你看
閹黨怎麼用煤炭越燒越多啊

狠狠打臉!





感謝過客4112兄澄清,能源局公布的才是真正全台灣的發電資料,
台電系統只佔其中一部分!

誰在混淆視聽? 誰在魚目混珠? 一目瞭然!



bicycleroad wrote:台灣最大用電戶現在是台積電,如果晶圓做到一半,沒風了,然後停電然後停工,你說說台積電會不會把下一代晶圓廠撤出台灣。

台積電未來能源規劃 80%天然氣 20%綠能



台積電打算在竹科打造二座三奈米最新製程研發中心,昨(18)日進行環評時
台積電除了承諾研發中心將有20%使用再生能源,也說明台積電未來的能源規劃,
為80%天然氣、20%綠能。

台積電強調,目標是向台灣本地購買綠電,如果是向國外購買綠電憑證,將無助
於台灣的環境。台積電資深處長莊子壽回覆,台積電對供電品質的要求很高。
由於小系統(指IPP)不會比台電大系統更穩定,因此台積電並無計畫自行興建IPP。
他也指出,希望電力自由化盡早落實,讓企業有電力穩定供應的選項,台積電的
未來電力規劃是80%天然氣、20%綠能。
stunmaker wrote:
感謝過客4112兄澄(恕刪)

其實中火在2016後由數據上來看是有降低燃煤量沒錯,不過令人擔心的是這些數據的背後原因可能來自因為空汙已經引起廣泛的民怨與限電危機之後重啟了"原本被停機的核能機組"。

令人擔心的並不是2019,而是2025以後。
由2018的數據來看

裝置容量歷年趨勢圖


由上圖可知,在蔡政府上任後的確力行其綠能承諾,我們的綠能發電裝置量(發電機組的總和發電能力)的確有逐年上升,由2016的10.3%上升到2018的12.9%。

很可惜的是,我們綠能的發購電量(台電所產的電力加上購自民間電廠的電力)由2016的5.1%降到2018的4.9%,如下圖所示:


再由2018的綠能發購電量組成來看:

歸類於綠能所發出的4.9%電力中,水力1.9%, 沼氣發電 1.1%, 風力 0.7%,太陽能 1.1%
對比2016年的5.1%中,水力2.9%,沼氣發電 1.1%, 風力 0.6%,太陽能 0.5%。
其中水力發電降了1%,風力加上太陽能多了0.7%

我們假設2016到2018綠能上昇的裝置容量主要來自風力與太陽能的建置,那2.6%的風力與太陽能裝置容量增加帶來的是0.7%的發購電量。意即約每單位的風力與太陽裝置發電量對實際發電量的貢獻度約27%單位左右。

假設我們到2025全面廢核後,也如期地達到20%的綠能裝置量,那就是要再增加20-12.9 = 7.1%的風力與太陽能裝置量。預計2026的有效率綠能(再生能源)發電量為 5% + 7.1% *0.27 = 6.9%

如果以2018年的發購電量比例來預估2026的發購電量比例,我們可得到下列公式

2026總發電量 100% = 再生能源 % + 火力發電比例% + 抽蓄發電% = 6.9% + 火力發電比例 + 1.4%

由以上公式可得知 火力發電占發購電量比例(2026) = (100-6.9-1.4)% = 91.7%

2018年火力發電比例為 82.2% , 以目前的能源政策,預計到2026將成長到91.7%。這是第一個爆點

再來我們假設一個模型,即用電量每年成長1.86%(政府預估數),2026(8年後)用電量成長約為2018的1.16倍

假設以 2018年的火力發電總電力為基數,2026火力發電的總成長為91.7/82.2*1.16 = 1.29倍。

火力發購電量將約略正比於火力發電總碳排放量,也就是說到以目前的能源政策而言,到2026年我們的火力發電總碳排放量將比2018年成長約29%。這也意味著燃氣或者燃煤的使用量將增加為目前的兩成以上。

如果我們堅持目前的能源政策不改的話,對於加速地球暖化的惡化程度與可能受到的國際性環保制裁先擺一邊不管,台灣人民的肺部與荷包可能要受到一定程度的重擊是可以預期的。
ghleu wrote:預計2026的有效率綠能(再生能源)發電量為 5% + 7.1% *0.27 = 6.9%


你說得太好太正確啦!

根本沒有兩兆風電,


四處恐嚇風電發電很多,電費高達兩兆的
全在說謊!



說謊的下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