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iso wrote:台湾的论坛上,很多这(恕刪) 都差不多吧,中國的論壇上,也不少狂熱份子,每個東西都超英趕美的務實看,中國進步不小,但也不少需要時間累積的,那是有距離的中國能走到今天,基礎科學的投資比台灣紮實很多,有科學基礎的底子,這樣才長遠台灣的長處在於善於應變,或許不是最大,但求生能力不錯,但是要拼最強大,那上得了台面的就是那幾家而已
Enter Passcode wrote:我的意思是中美雙方都(恕刪) 、競爭是相對比較的關係,相對位置上,中國比美國有優勢美國未來的10年,第一要務得先考慮國家債務問題,光聯邦赤字今年要破4兆美元,明年預計要破2兆美元,赤字還比稅收高得多,這樣是不可能持續的,到年底選完總統,就得規劃這些債務要怎樣分配給納稅人且FED這一次就會到所謂的底線,也就是不管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都到極限了還債會排擠消費的,而美國經濟又太倚靠消費,那可能步入日本狀況的機率很大
economic wrote:然後中國可以說是除美國外,唯一一個新創行業可以有完整生態鏈的地方了,這連歐洲都做不太起來有夠大的內需市場,要創造大的企業不難,但要變成國際型態的企業,那不容易,而中國可以走出中國市場的企業,目前數量還不多(恕刪) 新創養大後就被接收了,問問被退休的馬雲吧,共慘黨的國進民退很早就開始嚕,一堆人被退休,再不走就被共慘黨接收,再笨的人現在也不會幫共慘黨當打工仔~
Enter Passcode wrote:所以 ..... 或(恕刪) 你說的是美國打貿易戰吧,其實是下策,上策是把自己變強,但美國要走改善內部結構變強的路難度非常高,這跟美國制度有關,好幾任總統都希望美國多點製造業,方向也一定對,但沒一個能真的擴大製造業的100年前,美國的制度在當時的世界非常有優勢,很有效率的發展,但今日這套制度變成了負擔,太多人鑽制度的漏洞謀求私利有起有落是千年來的真理,就算中國未來崛起,也一樣會有老化衰退,然後從頭來過歐洲整合得好,可能是下一個重新崛起之地
economic wrote:你一個大外行,只會幻(恕刪) 我最喜歡揭發事實,國進民退,一堆企業被接管,被割韭菜後失去活力的企業,股票根本不值得投資。倒是共慘黨大官們的妻小,在外國當外國人開著跑車非常快活。
以外(歐)商論我們有大陸廠和台灣廠在亞洲考慮東協十加三台灣設(擴)廠沒意義(我們台灣廠以本地市佔50%中國以外亞太(日韓東南亞5-15%) 還餵不飽)大陸市場大 擴廠批文拿不到同職等 北上廣同事薪水是台灣 員工的1.5-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