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拉拉拉 wrote: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恕刪)
你說錯了,不是他失智,是他當台灣人民失智!
他可能以為經過疫苗採購、授權的許多風波,經過東澳的爭議與榮耀,還有進來熱烈討論的振興券,等等、等等的事件後,台灣人民會遺忘之前發生的事,於是再次利用「官大學問大」的權力迷思,厚著臉皮說3+11不是破口,以為台灣人民就會被洗腦,飯云還當作「防疫指揮中心認證」的一種權威,就拿著出來為自己開脫,希望能為自己解封!
他們當作台灣人民是金魚腦,是常態性失智,所以毫無忌憚,幹話滿天!
kue_uk wrote:
我不就順著你18樓的回覆整理出兩個重點來確認一下
所以你才發現原來你自己的回覆很像單細胞生物的回應?
還沒見過有人喜歡自己打自己臉......
不然再精準一點好了,
1. 你肯定萬華初期51人確診有可能是案1424傳染的。
2. 若是案1424傳染,所以表示CDC之前的+0都有可能都是忽悠的,不然案1424應該更早被檢測出來。
3. 為什麼案1424沒有更早被檢測出來是因為沒有執行PCR普篩所造成的。
請不要用流水帳式的迂腐回應,麻煩你簡易回答以上3點對還是不對。

chinshentw wrote:
我的回覆很單純, 依據目前公開在檯面上的證據, 至少4月底的華航群聚事件就跟可能早在今年三月就已經在社區醞釀的病毒(一樣是文章中某位醫生的推估)無關, 這個您同意嗎? 同意我們再討論下去
1424是誰感染的, 不是像欄主那般單細胞生物的想法那麼簡單, 不是病毒基因定序相同就能篤定是哪個傳哪個, 那之前CDC的+0都是呼巄的是您的解讀

chinshentw wrote:
之前陳時中在向國人報告時, 他沒有說過國內不存在零星感染源, 事實上一直都有沒發病卻已經有抗體的案例出現, 這就代表國內不是零病毒的環境, 不然大家出來戴口罩跟保持社交距離是做心酸的? 然而的確在萬華的群聚感染爆發前, 國內的確沒有大規模社區感染的紀錄

chinshentw wrote:
PCR核酸檢測主要為檢測檢體有無病毒基因及多寡, 病毒量少也能測得, 方法會先採集鼻腔黏膜從中萃取出病毒基因, 進入機器檢測得知Ct值, 所謂的Ct值, 簡單而言就是儀器偵測病毒的次數. 標準流程為40次, 數值越小代表越早偵測到病毒, 意味著病毒量越高, 因流程複雜,前置採集作業往往就需約2個小時,後續儀器偵測也需約2小時,前前後後就需約4小時的時間, 要拿PCR來做普篩, 您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說甚麼?
而且PCR確定的只是當下的狀況, 那可不比量體溫這麼好做, 您是打算早中晚各做一次嗎? 不然即便像您老執行PCR普篩, 稍有不徹底就一樣不可能滴水不漏地被檢驗出來啊, 早上驗過沒問題, 下午跟其他人有接觸(自己出門或同住者有其他接觸外界管道都算)就可能染疫, 您到現在還是普篩求心安啊?
還有, 即便您打算打篩檢能量集中在所謂熱區, 我也問過欄主他在病例有限的時候怎麼決定順序, 結果他老兄那種單細胞生物的思維不是就耍賴說要去問陳時中? 我相信您跟他應該是半斤八兩就是.
chinshentw wrote:
我的回覆很單純, 依據目前公開在檯面上的證據, 至少4月底的華航群聚事件就跟可能早在今年三月就已經在社區醞釀的病毒(一樣是文章中某位醫生的推估)無關, 這個您同意嗎? 同意我們再討論下去
chinshentw wrote:
至於您老念念不忘的PCR普篩執行, 您知不知道一次PCR多少錢? 您知不知道柯文哲一開始在北農不進行全面的PCR的原因? 價格貴是一個問題, 要做批次的PCR也沒有想像中容易
kue_uk wrote:
肯定萬華初期51人確診有可能是案1424傳染的

kue_uk wrote:
為什麼案1424沒有更早被檢測出來是因為沒有執行PCR普篩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