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跟台大比,也沒有比較差啊

亞利安星人 wrote:
JasonQ...(恕刪)


你的問題在於國內提供的實習能量是不是足以因應國內畢業生+海外學歷者的實習需求,對吧?

這個問題很簡單

由各教學醫院或是具備訓練實習醫師資格的醫學中心,提出各自可以負擔的名額數量與參與意願。

每年統計一次

優先滿足國內醫學生實習需求,當年剩餘的額度再開放給海外回國的醫學學歷者,海外學歷者採報名制,輪流取得實習名額

這樣不就解決?

為何一定堅持不論醫院或是醫師的負荷能力,而限制每年海外學歷者的實習名額?
JasonQ wrote:
為何不能提供實習名額給這些海外學歷的準醫師?

就問一句
為啥他們無法自己去找實習名額出來?
能用簡單的方式去完成醫學課程
卻無法讓他們在當地 或者是外國完成實習
然後說他們就是準醫生....

台灣是完成實習 才叫做準醫生(醫師白袍的標準)
台大 實習醫生就是學生袍(就叫做學生)
-----
真的累了 把問題一直離題
我只想找回問題關鍵 :
他們無法在他們的學習中完成成為一個醫生的能力培養
既然沒辦法 請不要用台灣的資源來幫他們完成
因為台灣的制度就不是那樣
tteffuB 特肥吧
所以有人想方設法在立法、修法、修制度
JasonQ wrote:
你的問題在於國內提供的實習能量是不是足以因應國內畢業生+海外學歷者的實習需求,對吧?
這個問題很簡單
由各教學醫院或是具備訓練實習醫師資格的醫學中心,提出各自可以負擔的名額數量與參與意願。
每年統計一次
優先滿足國內醫學生實習需求,當年剩餘的額度再開放給海外回國的醫學學歷者,海外學歷者採報名制,輪流取得實習名額
這樣不就解決?
為何一定堅持不論醫院或是醫師的負荷能力,而限制每年海外學歷者的實習名額?...(恕刪)

你說的解方就是現在的做法啊~

波波牙醫實習人數50就是上限了,但波波不滿意啊!

對於實習數額怎麼計算才公平,衛福部口腔健康司副司長賴向華說明,衛福部每年公告的海歸牙醫畢業生實習名額,一定會先衡量過本土牙醫畢業生實習需求,且確認各教學醫院實際訓練量能。根據過去經驗,一個醫師帶四個實習生最合適,因此扣除本土牙醫畢業生實習需求後,再安排每年50位海歸生實習,形成一比四師生比,是經過通盤考量的結果。

現在政府準備再開後門鬆綁實習場域,

除了教學醫院,也考慮讓海歸生投入偏遠鄉鎮服務、長照領域的長者口腔照護工作,

或是身心障礙特殊需求領域服務來抵實習時數.....
dgame
你不覺得我們怎麼講 他都覺得我們在維護現有利益者;但是 我想到的只是怎麼讓病人覺得這個醫生是值得信賴的
亞利安星人
已經先入為主站在特定立場了~再怎麼講他們也看自己想看的......
既然波西捷克生覺得不比臺灣本地醫學院出來的差,就要大張旗鼓的明示出自己的學歷才是啊!
本人家族三代只有兩位醫生......都是獸醫。
因此,波波醫師是否妨礙台籍醫師的生計,於我無關。

我在乎的,是拿到中華民國醫師執照的醫師,在成為醫師之前有沒有經過實習這個階段?

如果我們自己國家的醫學院制度是要醫學生,先實際站上第一線,學習前輩們怎麼處理狀況;然後再經過國考成為中華民國的醫師。
那為何允許國外留學的醫學生,先拿到醫師執照,在毫無第一線的經驗之下,就拿起聽筒、手術刀?






不是考試通過了,就代表這個人有這個能力從事這項專業。例如:
拿了大客車駕照不代表可以開遊覽車,要領有三年,並參加職前訓練。

聯結車駕照是最高等級的,但自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二月一日起已領有大貨車駕駛執照二年以上之經歷申請考驗取得聯結車駕駛執照者,不得駕駛大客車、代用大客車、大客貨兩用車。
tcwu
台灣的醫生制度應該不是國考.是大學聯考.目前看到是指有位女的國考沒過..南部某個女的吧.是社會新聞主角..醫生國考基本上都是all passed的吧?.美國申請分科住院難在STEP考試.太爛沒醫院要
最強藍光
你有臉講大學聯考~ 看醫是需要數學專業是吧~ 不看在醫校努力成果只看高中努力,難怪出一堆黑心醫生.
iijima_ai wrote:
那為何允許國外留學的醫學生,先拿到醫師執照,在毫無第一線的經驗之下,就拿起聽筒、手術刀?

關鍵是這些上面有人說的準醫生
某些學校畢業後(完成學業後)
是不被認為可以從業(進入實習的)

-----
簡單說:
他們無法進入當地的實習
他們也無法申請到其他地區的實習
才會想回台灣從業 並且要求增加實習名額

然後有人就會一直說 這是既得利益者的反彈...
而不去想想為啥他們不能在完成學業的地方
也完成實習
tcwu
說得太好..波波那麼行留歐洲也行/來美國申請行..為何走後門回台灣?[笑到噴淚]
亞利安星人 wrote:
JasonQ...(恕刪)


首先,第一個問題


這是當年的統計數字

但是當年反對者卻要求限制國內實習名額遠低於這個數字

所以,你應該要認知到兩件事
1. 「自始至終,反對外來學歷者都主張限制國內實習名額」

2. 目前賴清德政府提出的限制名額,是基於反對者的訴求,並不是實際統計的結果。這是政治結論,不是醫界負荷額度科學數字,所以不要倒因為果。


其次,看看所謂本土小牙醫聯盟的兩段發言內容。有沒有發現矛盾的地方?
「部分波波醫生所就讀的是特別設立的「國際專班」,與當地正規入學醫學系不同,並非正規一般生,未必持有就學當地的醫生執照,或是要在當地執業還要再經過重重關卡。即使在國外有實習,但不能媲美台灣訓練的嚴格標準。

然而,當政府把「修法後已在九大地區或國家之合法註冊醫師,並已實際執行醫療業務5年以上者,可不用考學歷甄試」列入相關辦法以後,同一個團體又質疑政府沒能力查核相關資料....

你先主張在國外執業的困難度(需要實習以及其他重重關卡),然後又主張國外實習不能媲美國內訓練強度?

然後再大聲質疑,一個在海外完成實習並通過重重關卡而獲得海外執業五年經歷的歸國醫師,所留下歷程沒辦法被我們政府部門查核?

雖然我知道民進黨很爛,執政能力很差...

但是這種通過重重關卡並已經有海外執業五年以上的經歷沒辦法查核?



再來,看看這段文字

這代表,目前賴清德政府打算用政治手段去影響相關規定,不是本土醫學生優先、海外學歷者候補,而是直接排除海外學歷者的參與機會




其實,波波醫生的爭議一直以來都不是在醫術、專業能力、醫療品質....

而是在本土小牙醫聯盟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透過錯誤、矛盾的資訊去誤導輿論,企圖讓對方喪失公平競爭的機會罷了

講學制、講台灣人專班...幾乎都是鬼扯
tcwu
那就學美國一樣公佈MD念那裏.住院在那受訓..專科又在那受訓..讓病人看清楚自己選
dgame wrote:
而不去想想為啥他們不能在完成學業的地方也完成實習


你一直搞錯重點

國外的學制是先發畢業證書,代表你從醫學院畢業

但是不代表你具備醫師資格,因為還沒有經過實習與「重重關卡」而取得執業資格

所以,這樣學制的重點在於「醫學院證書」與「醫師資格」不是綁在一起的唯一選項

而當事人拿到醫學院畢業證書後選擇回台執業,當然需要依據台灣對醫師資格的考核規定

所以必須補足實習並通過國考

既然教育部承認這些國家的醫學院學歷,同樣的代表他們具備醫學專業能力,但是因為沒有取得醫師執業許可,當然還不是醫師

那麼他們在他們打算執業的地方(台灣),依據台灣的規定而申請實習,為何不可以?

為何不能被「公平的對待」,而是要考慮本土醫師的反彈而剝奪他們的權利?

既然如此

為何教育部不乾脆撤銷這些國家醫學院的學歷認證?


問題在這裡,懂嗎?
tcwu
美國承認的話..台灣也可以承認..波波那麼行來美國申請住院名額看看啊..我看連學歷認證那關都過不了吧?..不然來考STEP認明一下能力[笑到噴淚]
JasonQ wrote:
亞利安星人 ...(恕刪)

首先,你拿的是十四年前的資料,

其中牙醫名額也已經從30提升到現在50人了,

幾句話根本不足以證明醫院還有多餘的實習量能,

我前面也說過醫院接實習是會考量醫師能力,

沒收滿不正好證明了當年申請的外籍醫師能力不足?

再者,波波明明也屬九大區,

卻不像其他美國、日本等地的醫學生在受訓地實習執業,

反過來回國才吵要實習名額,

這問題出在哪邊?怪國內不提供足額實習量能?

怎不想想其他人可以在當地執業,

為何“有能力”的波西捷克生卻做不到?

波波走偏門在先,被人質疑實習認證本來就是正常,

那為何波波不以行動打破懷疑先執業五年再回來,

反而十多年過去還前仆後繼塞了四百多人等實習?

講白了人都是自私的,

台生怕波波搶實習資源,

波波何嘗不是走偏門閃躲在國外實習執業的規範?

那為又要再浪費一線醫師人力只為照顧這些連在受訓地執業都做不到的“醫師”?

這種醫師對台灣醫療水準的提升真的有所助益嗎?
亞利安星人 wrote:
卻不像其他美國、日本等地的醫學生在受訓地實習執業,

反過來回國才吵要實習名額,...(恕刪)


我見識比較淺薄,以小人之心度人。我認為既然有錢能使鬼推磨,波蘭的大學都可以收取高昂學費為台灣的學生開個專班,培養一大批不能在波蘭行醫的醫學生,那只要價錢合理,讓他們登記在波蘭某醫院的醫生名單內五年也沒什麼,誰知道他這五年看了幾個病人,評價如何

其實我對波波西西沒太多意見,說不定讓他行醫十年二十年後突然開竅變成名醫,但既然醫生習慣把學經歷都列出來,那他們也列出來才是,畢竟要醫病之間的信賴關係很重要很難培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