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David wrote:
對阿, 讓中國人來台...
明明就是為了讓台灣大企業去中國賺錢, 所以才也開放台灣內部各行各業讓對方賺,
別說的那麼好聽, 其實最大受利者都是財團而已, 其它都是拿來陪公子讀書而已.
(恕刪)
這也是賺外匯(外銷)的一種方式
不然,台灣製造業越來越不行
不這樣賺外匯來補
要怎辦?
學韓國自己造引擎,造核電廠外銷嗎?
台灣做得到嗎?
huangcc72 wrote:
錢不見得會進來,人到是一定進來..
因為協議裏頭的投資不過是保證金,來台後這保證金還可以撤走,最後只留下人..
以後如果是對岸的中國人搶了你工作的飯碗, 不要到時怨天尤人..!
此外,服貿是針對服務金融業,不是製造業,
這跟產品有沒有FTA可以減免關稅沒關係..
根據經濟部已經公布第二次兩岸服貿協議評估報告,創造GDP效益僅0.025%,甚至可能要花十年才會實現,實質效益低到令人難以置信
效益太低 反對聲浪恐難平
一年平均影響0.0025%,根本對總體經濟沒幫助, 而這還沒把可能的傷害算進來.
所以說服貿對台灣總體有多好, 不是在吹牛就是無知...(恕刪)

JCB88 wrote:
開放的大方向沒錯,這...(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