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而言 你 [反核] 還 [擁核] ??? 經濟,風險 之間你怎麼看?

AmonAdward wrote:
大家討論到後來很容易...(恕刪)



所以反核4跟反核電還是要分出來,火力發電廠爆了,可能只會影響不到幾個月,核電廠爆了是要多久之後才能再住人?

去他的溫室效應碳排放量,人都快活不去了,還管他的全球溫室效應,那是有錢人該去關心的...

inmonk1234 wrote:


所以反核4跟反核電還是要分出來,火


可是火力發電廠就算沒爆,不算長遠的暖化問題,光空污就每年都死人耶

去他的這個問題就給窮人去擔心好了,誰叫他們死好住在火發場附近,對吧
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作個試驗:
把國內六部機組全部停機檢修,測試能否度過這個夏天尖峰用電需求。
可能結果:
1.限電(把所有其他火水力電廠都投入發電的情況下)。
意義:表示目前還是無法達到零核電的目標,仍需要核電。
2.不限電(把所有其他火水力電廠都投入發電的情況下)。
意義:表示可以達成零核電的目標,但是為了彌補核電缺口的費用須反映在電價上。

AmonAdward wrote:
算給你看好了,
百萬瓦=1000瓩(1:1000)
在2009年這份研究中一颱風車發電機組落在600~1000瓩(平均一機組約800瓩),
180萬美元*30=5400萬台幣
5400萬*0.8=4320萬
2009年前已建置大多數機組為600~660瓩
5400萬*0.66=3564萬
...(恕刪)


這才是討論,說話有評有據不是很好,

那我再算要多少風力機組才能取代核四廠

核四廠1部機135萬KW,2部機270萬KW

270萬KW/800KW=3375支

還不算夏天平均只能發電10-20%,冬天比較高60%,平均來說大概30-40%

3375/0.4=8437.5(以40%來算,不使用夏天高標準10-20%)

台灣海岸線長約1200公里,每公里8437/1200=7

太棒了150公尺1支,大概需要2850億,

還不包括風機土地徵收,風機發電所需高壓電塔的土地徵收,夏天電還不夠用,颱風還會把風機吹壞

當然你可以說,備載容量這麼高少一點也沒問題,

這就跟廉價航空一樣,廉價航空票價便宜,可是沒有備用的飛機,

飛機壞掉,就沒飛機坐而已,備載容量低,電廠故障,沒電用而已


AmonAdward wrote:
核一至核三廠皆是所謂「標準廠」。
亦即同樣的機型、廠房,國外已經有好幾部的運轉經驗,
台灣只是把整個廠都抄過來。
在國外的安全運轉經驗與測試結果,就是安全的最佳保證。
核四是誰做的?
是台電自行設計,設計出舉世罕見的特殊型核電廠。
位於地下室的數位儀控系統控制室,是唯一開放參觀。
放眼望去,宛若科技電影裡面美國太空總署的主控室,
大大小小的螢幕、不同顏色燈號盤面矗立眼前。
這套系統正是「舉世僅見」的設計。

「這是世界首創的,連負責承包的美商奇異(GE)以前也沒做過,韓國人聽了也覺得不可思議,」林宗堯說。

什麼是儀控系統?
它就像是核電廠的腦神經系統,電流量、溫度、水位、電壓差……一切操作都要透過它控制。
萬一出了問題,核能電廠就會面臨失控。 ...(恕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0%B2%E6%AD%A5%E5%9E%8B%E6%B2%B8%E6%B0%B4%E5%BC%8F%E5%8F%8D%E6%87%89%E7%88%90

核四廠的形式絕不是絕無僅有,只是台電運氣不好找了一家奇怪的顧問公司,

台電設計???你把台電想的太厲害了,原來台電追上韓國的技術了,反應爐當然是GE,其他的當然就是顧問公司

儀控系統,也絕不是世界首創,火力電廠用到翻過去,也沒聽說過火力電廠鍋爐爆掉

當然這些都是可以討論的,只是一切的東西用放大鏡看,林志玲都會覺得很醜

coinn wrote:
這才是討論,說話有評...(恕刪)


這種事情不能用運氣不好來帶過...

在火力發電廠能用的東西,就能移到核電廠來用?

科瑞岱爾 wrote:
你這資料不知是怎麼來...(恕刪)

你以為風力跟太陽能發電是不用土地嗎(先別討論製造出這些東西所浪費的資源),光能源轉換效率跟土地開發率能跟核能比?開發一大片號稱綠色能源卻破壞大自然生態,嗆你一句蓋在你家旁邊好不好?我就不信綠色能源對你來說不叫嫌惡設施

我認為在有效率低污染的替代方案出現前我支持核能。

那些反核的鍵盤科學家快發明出永動機好嗎!除非你是原始人,不然你食衣住行育樂都是仰賴電生產出來的產物
AmonAdward wrote:
大家討論到後來很容易走在極端上,
其實政府的政策與透明度很重要,
在法國有58座核電廠,
法國自二戰以來便全力推動核電發展
當然法國政府決定採用的過程中,
後來也引發了反對的聲音,
不過法國政府採用的方式是全民監督核能,
任何人通過申請都能進核電廠參觀,
並且民間與政府也成立核能安全監督相關組織,
法前核安署長:核安機構應獨立、透明、受監督

法國核安署是獨立的政府單位,直接向國會報告,
除了檢查核電廠,也會對大眾公開資訊。
核安署每年預算達1.42億歐元,
其中有7650萬歐元是用來評估核電安全,
比率為53.8%,超過一半。
核安署對58座核電廠每年會定期或突擊檢查800次,
每十年還會再次檢查,以確保安全,如果發現問題,
就會在網站揭露資訊,並要求改善,否則就不能繼續運轉。

反觀台灣呢?
核四安全監督小組,
提出核安疑慮時會被剔除名單,
而且只取其部分成立核安檢測小組與專家監督小­組,
到後來原能會主委不敢為核四安全背書,
在立法院那些支持核四的立委也不背書(丁守中:押著全黨替核四背書,這是不智的),
擔任核四安全監督委員七年的核電專家林宗堯,
也提出許多安全疑慮,到後來也被迫辭職,

核一至核三廠皆是所謂「標準廠」。
亦即同樣的機型、廠房,國外已經有好幾部的運轉經驗,
台灣只是把整個廠都抄過來。
在國外的安全運轉經驗與測試結果,就是安全的最佳保證。
核四是誰做的?
是台電自行設計,設計出舉世罕見的特殊型核電廠。
位於地下室的數位儀控系統控制室,是唯一開放參觀。
放眼望去,宛若科技電影裡面美國太空總署的主控室,
大大小小的螢幕、不同顏色燈號盤面矗立眼前。
這套系統正是「舉世僅見」的設計。

「這是世界首創的,連負責承包的美商奇異(GE)以前也沒做過,韓國人聽了也覺得不可思議,」林宗堯說。

什麼是儀控系統?
它就像是核電廠的腦神經系統,電流量、溫度、水位、電壓差……一切操作都要透過它控制。
萬一出了問題,核能電廠就會面臨失控。

前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林宗堯說明:「台電有的是運轉的經驗,但不等於有蓋電廠的能力!」
你有看過一個核電廠連外國核安小組也不敢領教的嗎?
這樣運轉真的不會有問題嗎?

別鬧了政府,
很多事情要公開透明,
多讓民間團體參與監督與討論,
不是黑箱作業你爽就好,
就像服貿一樣,
全天下只有馬卡茸你說簽了會很爽,
香港那份CEPA簽了6年後開始很不爽了,
難道我們還要簽這樣的貨貿協議,
不要只想統一大業馬卡茸。
...(恕刪)


公開透明是好事
但讓民間團體參與監督討論我覺得是沒事找事
台灣唯一擁有最多電力相關人才的台電你都不信任了
那些民間團體的阿貓阿狗你反倒認為值得信任?
簡單說啦,這不是好幾年就吵過了?...電價只要便宜,管你用什麼類型的電?

禁食,干我屁事啊。你全家死光,就要找台灣一起陪你嗎?

DM一堆高道德的吹冷氣的人仕,上班不用吹冷氣是嗎? 不吹冷氣,你電腦總要用電吧?
這位仁兄講的也是比較極端的用風力完全取代核四,
發電的方式很多,
如:水力、火力、核能、太陽能、風力、地熱、海洋能、天然氣、垃圾廚餘再生能源等,
另外有些新的發電方式,能夠減少能量轉換時能源的消耗,
如:磁流動力發電(MHD)、飛輪發電、燃料電池發電等。

現在比較讓人詬病的是,
台電只會跟你說沒核四會限電、會缺電、夏天大家會熱死、科技園區限電會倒光,
這套講了15年,只在85年發生過1次、88年3次、91年1次,
為什麼??
因為近10年來,
很多廠商投入能源開發產業,
發電賣給台電,
台電近7年來備用容量都遠遠超過20%,
那不就證明各式各樣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嗎?
台電該民營化了,
不要再用老梗唬爛人民了,
每個人平均年薪105萬以上的國營公司,
產能有多少大家都了解,
板上也很多台電的人在宣傳核四多好、沒核四國家沒未來...等,
不要在愚民了。

coinn wrote:
這才是討論,說話有評...(恕刪)
憑心而論,我同意單一風力,水力,太陽能暫時無法存代核電...


但若是多種電力合起來,應該還是可以補足核電的缺口...

不過,現階段我還是支持核電,但我不支持核4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