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只要今年不會簽所謂的服貿或者貨貿, 那台灣的機會就過去了, 後面有機會可以通過的內容應該會是條件更差的CAFTA或者其他類似東協+N的協議下來談, 這還是有機會可以被放進CAFTA的條件下, 因為這是一個大框架的FTA, 裡面的條件會更硬, 強調對等互惠原則會更明顯, 與明顯讓利的ECAF來比較, 條件根本是天差地遠的為什麼我會這麼說?一個是習近平日前訪問平潭的座談會上, 對於讓利台灣已經不提, 。並且與現場中國官員耳提面命說要加強海西經濟貿易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另一個狀況是, 香港在97之後, 撇開文化和生活的衝擊來說, 單單就依照經濟的角度來看, 中國是大規模的讓利給香港, 看看CEPA的內容就知道, 但是將近10年的讓利, 反而讓香港人心對於中國越走越遠, 甚至比97之前還差, 中國的領導班子不是笨蛋, 也會開始檢討讓利政策是否是個好法子未來中國對香港和台灣的政策會有改變, 以前讓利的方式將不太會存在, 取代的將是加大彼此競爭, 並且利用中國的市場製造磁吸效應, 就像幾個禮拜前習近平在平潭說的「大陸可以容納很多台商,繼續搞好服務,為台商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也就是大陸的大型磁鐵又要開動, 這一波的動能將會出現在福漳泉這些海西地區, 而且產業類型不在侷限以前的製造業, 廣度更包含了農業,畜牧, 養殖, 食品, 服務業甚至到小攤小商至於期待有讓利的商貿條件, 對不起, 那個機會曾經有, 但是未來可能不存在了zuoaihua wrote:上網一查就有,不要懶...(恕刪)
臺灣當前面對ECFA的態度很像明治維新前的日本,要“開國”還是“攘夷”?是痛痛快快的直面大陸的經濟成長,搭上大陸經濟高速成長的順風車,還是拒絕大陸的經濟誘惑。造成臺灣經濟低迷,以及各種亂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過去的這種曖昧和迷茫的態度。只要這種曖昧存在,臺灣就會在這種內鬥和混亂中。選舉變成“開國”還是“攘夷”內鬥的工具,無論是這次選舉還是2016看起來都不會消除這種曖昧,而是把問題往後拖延罷了。
我覺得有些人真的很奇妙,好像和對岸做生意,或是到對岸做生意,就一定要扯到啥很嚴重的意識型態一樣...這幾年,來觀光的,不管是團客還是自由行,有做旅宿這塊市場生意的朋友,應該都有賺,不敢說大賺,但是一定是很開心的,包含小弟在下我,只是大家都很低調,因為...真正賺錢的生意不會想讓太多人知道...繼續吵啥貨冒服冒吧~ GOD BLESS TW lo
bond_007 wrote:幾年前對岸求台灣人去投資、求台灣的技術現在(短短的幾年後)對岸施捨紅利給台灣聽話的狗台灣人, 您還有人格嗎!!怒怒怒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錢, 有很多種賺法, 不是只有求對岸施捨紅利一途 沒錯ecfa不退,台灣不會好陸客直航不禁,台灣不會好天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