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lly_chu wrote:
人家防火都有自動偵測...(恕刪)
供公眾使用的場所發生事故,
通常最熟悉地形和逃生路線的員工比較能夠全身而退,
因為經常在演練,
半年一次…,有照法規走的公司都會做,
國內外也有發生Pub之類場所發生火災,
民眾擠在入口逃不出去死了一堆的案例,
從安全門逃生的員工沒人傷亡,,
因為大部分民眾只記得入口是唯一出口~
st61309 wrote:
消防隊包括救護員,
如果巨蛋內發生意外事故有受傷民眾待救,
按照遠雄設計師說的就是先在外面等幾十萬的人疏散完再進去救嘍~
st61309 wrote:
又假設是發生爆裂物引爆數十人傷勢嚴重的情況呢?
st61309 wrote:
災難發生的機率只要是大餘零就不能保證不會發生,
各種防範因應對策都不會嫌多,
st61309 wrote:
不然急診室也不會常常出現有人斷手斷腳的,
人家常說萬一,其實跟車禍的致死率差不多(萬輛分之一人),
st61309 wrote:
柯P不是常說「身為一個急診室外科醫師…。」(皺眉頭)
他大概是因為之前常接觸那萬分之一或百萬分一送到急診的人,
所以才會對災害事故比較敏感,
台灣每年車禍致死的三千人當中,
應該也是不少人自認為福大命大,
但是對於某財團來說為了賺錢那些機率是可以無視的,
那些倒霉鬼是可以犧牲的。
Balason2001 wrote:
看不懂你的對比跟邏輯...(恕刪)
st61309 wrote:
根據專家估計,如果比照國外用車禍三十日內致死的來計算,數字會倍增,
台灣只算到24小時致死的
st61309 wrote:
交通運輸是民生的一部分,要怎麼禁止?
人民有遷徙的自由…,
聽過溫水煮青蛙嗎?
現代人早已對交通的危險感到麻痺了
不然何必規定要戴安全帽?
或是訂定車輛需裝置安全配備的法規?
st61309 wrote:
不然財團當然能省則省,
沒那些法規強制規定遠雄沒事會裝消防安全設備?
還可以拿來吹噓一下~
st61309 wrote:
知道為什麼游泳池仍須設置滅火器嗎?
防呆裝置的由來?
因為人的弱點…,
st61309 wrote:
懶得說了,反正我也不是專家,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