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6成支持回到聯考 教改21年打掉重練?


kf211434 wrote:
那對你來說,教育的目標是甚麼?


就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相信諾貝爾獎得主應該一定已經具備該能力, 李遠哲有留過學, 如果硬要說他的獨立思考能力是在美國養成的, 聯考填鴨式教育一點也沒幫到忙我也沒證據否認, 但是也沒證據證明, 懶人包文化也不是教改以前流行起來的, 可見獨立思考能力也沒增加啊?

莎朗石頭 wrote:
就獨立思考的能力,...(恕刪)


前言你說現在年輕人有主見,卻又質疑現在年輕人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增加

那這是代表說你認為現在年輕人勇於表達,但不一定是自己思考的答案

還是只是單純不喜歡他們的答案呢?
kf211434 wrote:
前言你說現在年輕人有主見,卻又質疑現在年輕人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增加


我上面是寫有些, 我其實應該寫少數, 在聯考填鴨時代可以說是0(但是這個0是否是因為當時時空背景因素我不想討論, 因為跟政治有關), 不過我很懷疑有多少人參加這些活動不是因為看了懶人包呢或是因為大家都去所以我也要去呢? 因為會觸及板規我不再針對現在的學生再討論下去, 就回歸學術好了, 或許現在來預測未來台灣還會不會有諾貝爾獎得主還言之過早, 倒是可以以此做為一個究竟教改有沒有比較好的檢驗(單一數據太過武斷, 不過也想不到比較好的可以客觀量化的數據)

jamiechang33 wrote:
最後我要再次說我著重的不是學校

是人格的養成

人格的養成和填鴨式教育有什麼關係?

孔子那種方式應該是對人格養成最好的教育模式了

但你是家長,你能接受學生十幾年都培養人格而不是數學、科學、外文?
台北市在12年國教實施後,從郝到現在柯,都在跟教育部吵"先特後免".
要說台北市明星高中的"特色",應該是最會讀書與考試,
所謂"先特",其實是先用特考,篩選分數更高的學生,以維持原有高端菁英地位,
不爭辯台北市或教育部的對錯或是優缺點,應該也是各有支持論點,

只是目前台灣未來菁英最多最集中地方,
相關行政首長學校家長甚至是學生,似乎還是期待用分數一決高下,
而這些最會讀書與考試的未來菁英,在各行各業出人頭地後,
會以讀書考試模式,還是獨立自主思考模式,教育下一代 ?
或許還是讀書考試吧 ?!
如果菁英這麼教導小孩,其他人應該也會跟著做,

所以無論台灣教育再怎麼改,讀書考試贏別人,永遠是王道,
舊聯考廢除了,新聯考其實也還是舊聯考 !!
kuoyuan1 wrote:
我只想問教育單位我台大醫學院畢業數十年...(恕刪)


151515151515151515
怒濤爆裂

你問到
合宜住宅100間 合於申購標準2000人
請發表您認為比抽籤方法更公平的高見

請問我們曾經用考試來分配住宅嗎?
還是依教育程度來分配?

把人事篩選跟合宜住宅混在一起

你乾脆說彩券開獎號碼也是用抽的
很公平

因此以後大學高普考也別考了
直接抽號碼
因為已經沒有更公平的辦法了?

要扯也扯正常點的行不行
peng321 wrote:把人事篩選跟合宜住宅混在一起
你乾脆說彩券開獎號碼也是用抽的

你是斷章取義
怒濤爆裂 wrote:
如果是公家的
合於條件要求內 抽籤是最公平的..(恕刪)

例:
公家招清潔隊員需2名
報考資格:具備國小學歷,駕駛需具備大貨車、大客車或聯結車等職業駕照
來了50個

依考試分數錄取 公平嗎??
搬沙包跑步有人可以跑得很快 有人則沒那麼快

要錄取那個跑最快的嗎??
有必要嗎?
考試分數高的 上班比較認真?
考試分數高的 倒垃圾較有效率?

用分數來決定清潔隊員錄取 不是很可笑??
(站垃圾車後倒垃圾 需要多強的學識?多強的體力?)

最公平的難道不是合於條件要求內 抽籤是最公平
(考試及格 搬沙包時間在標準內 具所需駕照)
-----------------------------------------------------
學校錄取不也是一樣?(只要學力夠就能報名 只不過台灣對這點把關不嚴 阿薩布魯都能國中畢業...題外話了)

讀醫學院的 不是入學以後才開始學醫的?(市場殺豬讀板中的兒子 說不定比建中的還適合當外科醫生?)
讀法文系的 不是入學以後才開始學法文的?(好笑的來了 聯考沒考法文吧?誰知道誰適合學法文?)
讀大氣科學的 不是入學以後才開始學氣象的?

巨匠電腦會因為你程度差不收你嗎?不會 交錢即可
永漢日語會因為你程度差不收你嗎?不會 交錢即可
陳美芳設計會因為你程度差不收你嗎?不會 交錢即可
說實話 上述的機構 才是真真正正實現高等教育的本質
而其學生 也都是真真正正想要學東西

結果 則由技能檢定來驗收
考不過 就繼續交錢學吧(看你心不心疼)

我知道 有人又會說了 你不是說不要考試??
那就誤解大了
我贊成的考試 是驗收用(透過考試 來瞭解程度是否到達標準 是不分排名的)

而不是篩選求學資格用
(不論程度 依排名 例:取50名 你考第51名 即使你程度比去年的第10名好 就算是你衰 誰教你龍年生的)

吃小菜.喝小酒.打小牌.摸小手.騎小車....看看小電................................................視!

怒濤爆裂 wrote:
巨匠電腦會因為你程度差不收你嗎?不會 交錢即可
永漢日語會因為你程度差不收你嗎?不會 交錢即可
陳美芳設計會因為你程度差不收你嗎?不會 交錢即可


私立高中 私立大學會因為你程度差不收你嗎?不會 交錢即可

各家公司公家機關會因為因為你程度差不收你嗎? 會 因為你要領薪水

你都說了要賺你的錢為何不收?哪天台清交成也來這招 你還會覺得他們是好大學?

怒濤爆裂 wrote:
讀醫學院的 不是入學以後才開始學醫的?(市場殺豬讀板中的兒子 說不定比建中的還適合當外科醫生?)
讀法文系的 不是入學以後才開始學法文的?(好笑的來了 聯考沒考法文吧?誰知道誰適合學法文?)
讀大氣科學的 不是入學以後才開始學氣象的?


這就頗有意思了
如果今天教育資源是無限的
而學習的機會成本為零
那我同意你的說法

可惜資源並不是無限的
多數人也不可能各種東西都念念看
來測試自己究竟適合什麼
更別說很多人活到三四十才搞清楚自己想要學什麼
如果他願意重新來過 我祝福他
可是站在社會立場
有多少資源就這麼被浪費?

舉個例子
認識的一個家庭
小孩對音樂有興趣 在學校參加樂團
纏著他爸買一支長笛 當時市價約七萬
他爸一再以志趣不能確定為由
不買給他
親子衝突了約半年 終於買了
結果升了國中小孩嫌樂隊太累
放棄音樂
按你的說法 總要讓人學了才知道
但他爸可是為了那七萬元氣到跳腳

這還只是個人問題
請問 以台大來說 資源可以供多少學生使用?
你要用抽籤讓人試試適不適合?
讓那些滿心想深造努力念書卻抽不到的
心中做何感想?
保證隔天被家長和媒體打到滿頭包


怒濤爆裂 wrote:
我贊成的考試 是驗收用(透過考試 來瞭解程度是否到達標準 是不分排名的)
而不是篩選求學資格用


你的理想我尊重 我也覺得不差
可是這跟整個討論串 關於聯考這個篩選求學資格用的東西
實在無關
如要討論這個問題 請你在開一串
我很樂意跟你及大家談談這部分的東西
peng321 wrote:
私立高中 私立大學會因為你程度差不收你嗎?不會 交錢即可
各家公司公家機關會因為因為你程度差不收你嗎? 會 因為你要領薪水

你忘了我的前提 "公家的"
私人的我才不管 他要考幾次?考游泳?考射箭?

peng321 wrote:
如果今天教育資源是無限的
而學習的機會成本為零
那我同意你的說法
可惜資源並不是無限的

這資源如果是公家的 就不可以
假設醫學院一年錄取1200人 那第1201名是笨蛋嗎?肯定不是
第1202名是笨蛋嗎?肯定也不是
就單憑1.2分 要他重考(1年的光陰)
這公平嗎?不公平
你會說規則就是這樣 沒辦法
我會說這規則不對 應該說不是笨蛋的人 都有資格念醫學院

那僧多粥少如何?總不能通通錄取吧?
沒錯
前面我說到不是笨蛋的人 都有資格念醫學院
可是不是人人都有學醫的必要 況且高等教育是要花錢的
所以 得出不是笨蛋又有錢的人 都有資格念醫學院
那還是僧多粥少如何?
回到老話 公家的 就用抽的最公平(其實面試也可以 至少老師可以挑順眼的教 可是 這樣就不公平了)
私人的 不管他 考游泳?考射箭? 看家長錢多?
peng321 wrote:
請問 以台大來說 資源可以供多少學生使用?
你要用抽籤讓人試試適不適合?
讓那些滿心想深造努力念書卻抽不到的
心中做何感想?

那考榜首根本沒用麼?沒錯 考榜首本來就不應該有特殊待遇
憑什麼你考榜首 國家就要出錢讓你念大學??(說不定去私校 為了當活招牌 他就幫你出了)
(台灣的觀念就是得狀元 所以像當官一樣 國家要出錢栽培他)
國家錢太多嗎?
何必個個補貼 要補貼 也得用獎學金的模式
而非 每個學校每年撥錢
peng321 wrote:
小孩對音樂有興趣 在學校參加樂團
纏著他爸買一支長笛 當時市價約七萬
他爸一再以志趣不能確定為由
不買給他
親子衝突了約半年 終於買了
結果升了國中小孩嫌樂隊太累
放棄音樂

吹簫吹笛這東西 可以借的
再者 有沒有天份?
魯冰花看過吧?錐子在布袋中 照樣透出來
只是家長認不清現實而已
吃小菜.喝小酒.打小牌.摸小手.騎小車....看看小電................................................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