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規劃時速25公里的「捷運」

herblee wrote:
窄軌有窄軌的好處台...(恕刪)


唔...雖然有筆戰之嫌 不過我覺得既然你提了資料我應該查查看再來同意你的說法


台鐵32800型通勤客車, 日本 富士車輛製造,是 1961年 引進,距今54年

37輛 (35TP32801~32837號)

現況:2009年後本型車除35TPK32819號放置於高雄機廠內作為文化保存車輛,及部分改造為工程宿營車外,其餘則是全數遭到報廢。

台鐵35SP32400型對號快客車,日本 川崎車輛 1966製造 ,明年就滿50年

30輛 (35SP32401~32430號)

現況:到2014年底時,35SP32400型已無在籍車,全數遭到報廢。

台鐵35SP32550型對號快客車,日本 新潟鐵工所、帝國車輛1968製造, 48年

35輛 (35SP32551~32585號)

現況:到2014年時,除35SP32554、32577號改造為工程宿營車繼續使用外,年中時僅存4輛在籍,並且在年底時僅存35SP32578號尚未報廢。

台鐵35SP32600型對號快客車,日本 近畿車輛、富士重工1969年製造,47年

35輛 (35SP32601~32635號)

現況:截至2014年末,35SP32600型僅存11輛仍正常使用,並散見於各手折門莒光號編組之中。


DP2700型的確還能跑 也的確只是因為沒有無電氣化的線路所以不讓他跑 但是引進的31輛中僅存4輛作為文化列車保存是事實

R20型柴電機車頭則是因為台鐵在柴電機車後續機型的採購上,均是購買美國GM公司所生產的機車。

在多數零組件的備料上規格可共通,其構造單純便於維修與實用性高等等特性,才是可長久使用的關鍵。

但即使如此 引進的52輛中也只有31輛在線上作業 其餘因各種原因而報廢

引用資料出處:這裡



另外我個人覺得LRT接上火車線路這點雖然也不能說是沒意義 但是其實還是蠻多餘的

因為火車軌道的使用率已經被火車線路的各級車輛占滿了

LRT要插進去的話也必須像一般火車一樣候點出發 遇到上位車種的話還必須禮讓對方先行

這樣的話直接在火車站進行轉乘不就行了?

台鐵的誤點問題常被人拿出來非議 LRT轉入等等因素造成的誤點 看火車線這一條並沒有加分的效果

蔥油餅大叔 wrote:
台鐵32800型通勤客車, 日本 富士車輛製造,是 1961年 引進,距今54年
37輛 (35TP32801~32837號)
現況:2009年後本型車除35TPK32819號放置於高雄機廠內作為文化保存車輛,及部分改造為工程宿營車外,其餘則是全數遭到報廢。
台鐵35SP32400型對號快客車,日本 川崎車輛 1966製造 ,明年就滿50年
30輛 (35SP32401~32430號)
現況:到2014年底時,35SP32400型已無在籍車,全數遭到報廢。
台鐵35SP32550型對號快客車,日本 新潟鐵工所、帝國車輛1968製造, 48年
35輛 (35SP32551~32585號)....恕刪


感謝更正,小弟資料太舊了, 原來TP32800形已全數報廢
不過wiki
自1998年5月26日西部幹線普通車停駛後,許多35TP(K)32700型與35TP(K)32800型被改為代用行李車。
35TP(K)32700型與35TP(K)32800型代用行李車到2011年之後全數停用, 1961-2011這應該是有50年

國外輕軌電車超過50年的就更多了

蔥油餅大叔 wrote:
另外我個人覺得LRT接上火車線路這點雖然也不能說是沒意義 但是其實還是蠻多餘的

因為火車軌道的使用率已經被火車線路的各級車輛占滿了

LRT要插進去的話也必須像一般火車一樣候點出發 遇到上位車種的話還必須禮讓對方先行

這樣的話直接在火車站進行轉乘不就行了?

台鐵的誤點問題常被人拿出來非議 LRT轉入等等因素造成的誤點 看火車線這一條並沒有加分的效果
....恕刪


LRT 不是插進去,在Tram-Train系統中,它變成地區火車的班次,當它行駛於火車軌道, 它就是地區火車

如果在台北搭捷運, 最花時間就是上天下地, 要爬上木柵線的高空月台,或下到地下好幾層月台, 但,輕軌就在路邊上車,和搭公車一樣,乘客不必上天下地。

台北捷運的淡水線, 就是台鐵以前的北淡線火車,新店線就是以前的新店支線火車
北捷把台鐵鐵道翻修成捷運, 火車就不見了

但是在 Tram-Train這種 輕軌-火車直通運轉當中, 是兩者並存, 火車/輕軌同時存在
原本火車鐵軌跑區間車, 也跑長途火車 ,並不會排擠

以台中為例, 台鐵火車的區間電聯車(化身為輕軌),不只行駛縱貫線山線或海線鐵軌,火車還開進台中市區
火車如何能開進中港路? =在中港路上鋪上鐵軌=> 走輕軌電車的(中港路)路面輕便軌
火車太重壓壞馬路, 所以要減重, 化身輕軌

原本台鐵的長程火車,仍然行駛縱貫線山線或海線鐵軌

如同台鐵區間車, 長途火車 ,兩者並存

herblee wrote:
3.台中的BRT,其實在國際標準的分類上,根本不是真的BRT,只是公車專用道


你這篇我要打你臉

居然沒看到這段
https://www.itdp.org/wp-content/uploads/2014/07/BRT-Standard-2014.pdf

Minimum Requirements for a
Corridor to be Considered BRT
1. At least 3km length with dedicated lanes
2. Score 4 or more points in dedicated right-of-way element
3. Score 4 or more points in busway alignment element
4. Score 20 or more points across all five BRT Basics elements

下面是你自己算的
----------------------
Dedicated right-of-way: 8 points*
Busway alignment: 8 points*
Off-board fare collection: 8 points
Intersection treatments: 7 points
Platform-level boarding: 7 points

只53 - 22 = 31 分
總分算出來只有 31 分
---------------------------
所以 仍然是BRT不是公車專用道

而且你那些扣分項目都是你自己主觀分析
實在沒什麼參考價值可言
peterboulong wrote:
你這篇我要打你臉

居然沒看到這段
https://www.itdp.org/wp-content/uploads/2014/07/BRT-Standard-2014.pdf

Minimum Requirements for a
Corridor to be Considered BRT
1. At least 3km length with dedicated lanes
2. Score 4 or more points in dedicated right-of-way element
3. Score 4 or more points in busway alignment element
4. Score 20 or more points across all five BRT Basics elements

下面是你自己算的
----------------------
Dedicated right-of-way: 8 points*
Busway alignment: 8 points*
Off-board fare collection: 8 points
Intersection treatments: 7 points
Platform-level boarding: 7 points

只53 - 22 = 31 分
總分算出來只有 31 分
---------------------------
所以 仍然是BRT不是公車專用道

而且你那些扣分項目都是你自己主觀分析
實在沒什麼參考價值可言
...(恕刪)

已經說很多遍了, 要看定義, 定義都不清楚...........
What is BRT?
https://www.itdp.org/library/standards-and-guides/the-bus-rapid-transit-standard/what-is-brt/
上面幾樓也貼有圖 ,還圈出來,
Busway Alignment
Center of roadway or bus-only corridor keeps buses away from the busy curbside where cars are parking, standing, and turning
不是分數的問題,是車道沒有置中
已經說很多遍了, 麻煩再看一下BRT的定義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60&t=4332185&p=7#55188139
在 ITDP 的標準也說,Busway Alignment 車道評分低於4分者, 是不能定義為 BRT

但這一項得分4以下就不能定義為 BRT, 這一項是?分?
A minimum score of 4 must be achieved
低於4分,因此是不能被稱為 BRT 的

最低標準的5分, 是公車路線分開於兩條單行街道上,且車道置中,由相鄰的兩條單行道共同組成一來一往的雙向幹道(台灣沒這種例子)
如同台北市信義路這樣,在單行道上設雙向公車道,是6分,所的在國外一些報告, 把台北市列入有BRT路線(但無BRT路網)的城市, 台中反而不在BRT的名單當中!

5分以上, 車道都要置中



右下角罰你重看

自己po的資料自己都不看完

還沒說到你那主觀的亂扣分法,需要我一條條拿出來討論嗎?

另外紐約最新規劃的皇后區BRT車道也沒置中好嗎?

再來說他給的example也寫到這段

A Few Examples of Busway Configurations
These sections are only meant to show an example and are not meant to be inclusive of all possible configurations

所以不是他給的example就代表一切

最終你還是要請他認定最準
peterboulong wrote:
右下角罰你重看
自己po的資料自己都不看完
還沒說到你那主觀的亂扣分法,需要我一條條拿出來討論嗎?
另外紐約最新規劃的皇后區BRT車道也沒置中好嗎?
再來說他給的example也寫到這段
A Few Examples of Busway Configurations
These sections are only meant to show an example and are not meant to be inclusive of all possible configurations
所以不是他給的example就代表一切
最終你還是要請他認定最準
...(恕刪)


為何給3分? 請看 ITDP 對紐約這種車道的評分, 這種車道和台中市一樣的
BRT Standard Tier: Not BRT
在第47頁
https://www.itdp.org/wp-content/uploads/2014/07/20110526ITDP_USBRT_Report-LR.pdf
紐約自稱為Select Bus Service (SBS),非BRT
此種 Curbside bus lanes in the mainline roadway ,此種車道評分只有3分



此種 Curbside bus lanes in the mainline roadway ,此種車道評分只3分
https://www.itdp.org/library/standards-and-guides/the-bus-rapid-transit-standard/what-is-brt/
只有 Woodhaven Blvd 這一段採取 Main road bus lanes 主線車道(快車道)最外側
在此段的北方銜接自 Roosevelt Av / Broadway Av, 是沒有公車專用道的

在此段南方的 Cross Bay Blvd (north of 165 Av)
又採取 Offset bus lanes 專用道緊靠於人行道

http://www.nyc.gov/html/brt/downloads/pdf/2015-03-woodhaven-sbs.pdf

在17頁, 報告自承, 第三案的車道置中, 對於Q52/Q53公車行車時間,(可節省42%),遠比第二案設於快車道最外側(只節省28%)佳, 第三案較佳? 最後卻是第二案出線中選?

這個計劃尚未成型!
herblee wrote:
為何給3分? 請看 ...(恕刪)


蠻可愛的

一個還沒成型的計劃

那請問報告裡的紐約BRT指的是這個路線的嗎?

我看裡面評的是2009蓋好的紐約BRT喔

所以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你的評分到底還是你自己的定義嘛

另外紐約為什麼不採第三案,他下面不就有分析了嗎,效率不是完全的考量點

peterboulong wrote:
蠻可愛的一個還沒成...(恕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60&t=4358301&p=1#55538953
引用 ansonhsu 大的圖
依照請參考ITDP的評分第一欄
以ITDP的標準,ITDP評定New York 此種車道配置為0分, 不是5分, 是不能定義為BRT (not BRT)


2011年為總分決定制,2014年改為符合元素即為BRT
2011年,低於49分-> 不是BRT
2014年,符合元素即為BRT,55分以上為銅牌, 金,銀,銅都沒有紐約
這是 Q52/Q53 LTD bus (Limited-stop service) 的沿伸路線

MTA 的 Select Bus Service (SBS) 是 紐約版 BRT 的名稱 ,SBS包含許多BRT的精神及構成元素,但和正式 BRT 的教案不是完全相符,所以自稱為SBS,而不是 BRT

SBS目前有 7線, 包括
B44: Williamsburg – Sheepshead Bay
Bx12: Inwood – Bay Plaza
Bx41: The Hub – Williamsbridge
M15: East Harlem – South Ferry
M34/M34A: West Side, then –
M34: East Side
M34A: Waterside Plaza
M60: Upper West Side – LaGuardia Airport
S79 Staten Island Mall – Bay Ridge
Woodhaven/Cross Bay Blvd 的Q52/Q53, 是未來計劃的第8線SBS

此種 Curbside bus lanes in the mainline roadway ,此種車道評分只3分
https://www.itdp.org/library/standards-and-guides/the-bus-rapid-transit-standard/what-is-brt/


只有 Woodhaven Blvd 這一段採取 Main road bus lanes 主線車道(快車道)最外側
在此段的北方銜接自 Roosevelt Av / Broadway Av, 是沒有公車專用道的
http://www.nyc.gov/html/brt/downloads/pdf/2015-03-woodhaven-sbs.pdf
在此段南方的 Cross Bay Blvd (north of 165 Av)
又採取 Offset bus lanes 專用道緊靠於人行道
專用道緊靠於人行道,或是 沒有公車專用道,在ITDP評定New York 此種車道配置為0分

Woodhaven/Cross Bay Blvd 的Q52/Q53, 第8線SBS
此種 Curbside bus lanes in the mainline roadway ,此種車道評分只3分
這種車道仍然不符BRT的元素

無論是3分或0分
無論是以2011年或 2014年的標準, 台中都不能稱為 BRT
Busway Alignment 車道評分低於4分者, 是不能定義為 BRT
herblee wrote:
巴士->BRT->LRT->LRT/火車共用軌道->台中地區鐵道圈成型 ,市區輕軌電車走鐵軌成為台鐵的地區火車班次
車道置中是第一步


反正都是紙上談兵
我是比較好奇,如何解決 LRT 與 台鐵動力供應的問題

台中市而言,市街內基本上各路口都已經完成電纜地下化
那麼LRT的電力供給,比照台鐵輸電纜/集電弓就是個問題
因為會大幅限制市街車輛的高度限制

若比照高雄採進站充電,那麼在台鐵就勢必要另闢新軌道站台
要不就是要建立很炫的伸縮充電架

雖說這只是工程技術面的小問題
但卻是影響整個系統的動力供給,及設備建構成本

不知要如何處理呢?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Ramsa wrote:
反正都是紙上談兵我...(恕刪)


Tram-Train 始於德國 Karlsruhe model ,已經有太多城市加入, 有30年以上了吧

不是只有電力問題, 這樣的Tram有變壓器, 可以接收火車的高電壓,也可以接收輕軌的 600V
就像充電器到了國外, 不必轉換220v 和 110v

還有防碰撞系統
德國 Karlsruhe 及Saarbrücken 系統使用 ‘PZB’ 或 ‘Indusi’ 自動火車碰撞保護

還有通訊,也是Tram和train 可以互通

還有合組經營公司, 地方政府和德國國鐵 合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