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保費徵收和從營業稅當中徵收,其實都是收錢,只是方式不一樣
隨著健保費徵收等於是你錢還沒入手就被拿走,所以能放在市場上流通的貨幣也就減少了,就算大家口袋變薄消費減少,也不會減少該稅收
從營業稅當中徵收就是引導物價溫和上漲,市場上流動的貨幣理論上等同正常供給量,大家還是會覺得口袋變薄因為物價漲了,至於營業稅是否會因此增加我也不知道,運氣好的話市場消費力量不被上漲的物價影響太多,有機會不但多收了0.5%,因為物價變高其實營業額也變高導致稅收變多。如果運氣不好遇上通貨緊縮,物價與消費金額同時下滑 (像日本),營業稅上漲反而沒有多收到錢

不知道這樣解釋對嘛?

ECO司馬懿 wrote:
這也是整個政策的問題之一,財源小,可是卻留下物價上漲的後遺症。...(恕刪)

stephen yen wrote:
有機會不但多收了0.5%,因為物價變高其實營業額也變高導致稅收變多。

只是左手拿的換成右手拿....
賴正鎰出來說話了:

賴正鎰:企業聽到加稅 嚇都嚇死了

全國商總理事長賴正鎰今天表示,他將在下周六大工商團體新春團拜時向準總統蔡英文表達反對加稅,他說,企業聽到加稅,嚇都嚇死了,景氣差,政府應開源、節流,但開源不是只有加稅一途。

商總今天舉辦媒體新春餐敘,賴正鎰表示,下周三(3月2日)六大工商團體將在福華飯店舉辦新春團拜,除了馬總統外,也邀請準總統蔡英文,他將代表工商界,對即將上任的「蔡政府」提出「一維穩、三自由、五改善」的建言,同時表示反對加稅。

蔡英文之前曾釋出考慮將營業稅從5%提高到5.5%,遺贈稅則從10%調高到20%。

賴正鎰說,主計處公布去年GDP只有0.85%,保一失敗,日前又大幅調降今年GDP預測值為1.47%,第一、二季景氣都不樂觀,政府應該努力提升投資,把餅做大,如果一上任就要加稅,不但會嚇跑外資,也對企業發展也不利。

對於即將上任的蔡英文新政府,賴正鎰表示,工商界最關切的兩件事就是兩岸政策及執政團隊內閣名單。兩岸除維持現狀、穩定和平發展之外,一定要有新政策與新作為。

至於執政團隊,他建議蔡總統應將執政當作經營企業,她就是企業總裁,她找來的CEO或者策略長都要有實戰經驗,懂得經營、管理與談判,不要再找沒有實務經驗學者來實驗,要多向企業取經。

賴正鎰表示,他將向蔡政府提出明確的一維穩、三自由、五改善建言,「一維穩」即以維持台海兩岸和平穩定為第一要務。「三自由」是做到經貿往來自由、金流與人流自由、法令鬆綁自由。「五改善」為改善投資經營環境、改善傳產及鼓勵創新創業、改善政府行政效率、改善人口素質並制定投資移民法以及改善低薪現況,提高國民所得。

對於景氣,賴正鎰表示,雖然目前來看第一、第二季都不樂觀,但也不用太悲觀,由於全球石油價格已逐漸穩定下來,中國大陸房地產政策持續放寬,美國與英國都在復甦,歐洲金融市場持續寬鬆,他預估台灣經濟也會隨之好轉,預估第二季落底後,景氣可望從第三季回溫復甦。
--------------------------
終於有工商界的人跳出來反彈了~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stephen yen wrote:
想要以牙還牙,不過退一步想,冤冤相報何時了? 苦的還是我們的下一代,永遠有上不完的街頭和停擺的經濟。...(恕刪)


憑什麼?

最愛弄雙重標準,只有我可以你不行的那群台灣人~

現在個個掌大權開始要爽爽過了....

付出的代價就是苦了這一代跟下一代~~

既然要弄到這地步,那就玉石俱焚一起把所有人都拉下來....

反正台灣就是沒有毀滅不會重生.....要有大建設必先有大毀滅~
stephen yen wrote:
隨著健保費徵收和從...(恕刪)


應該這樣說。把長照費加在勞健保裡,對於薪資階層來說是固定支出(固定常數)。因

此相對於用營業稅來課徵,財源上會穩定許多。且也可以避免造成物價及經濟波動,

是保守溫和作法。

今天如果是以營業稅來課徵,物價上漲(前面提到有乘數效應)。

這時候消費者要分兩種了,一種是我生活開銷變大,我把這些東西上漲成本轉嫁到我

做生意的商品價格,賣給終端消費者...(產生乘數效應)

另一種是終端消費者,只能概括承受。這時候所有的轉嫁轉至終端消費者,消費者

能應對的方式只能以降低消費來應對(因為終端消費者面對的是所有都漲的局面,只能

減低自身消費來達到平衡自己的生活開銷。),造成課徵的財源變小。

因此,此政策的最終結果才會有財源不穩定甚至財源小,貧富差距拉大(因為我是業者我自己要打銷生

活開支,大量漲價,終端消費者只能概括承受),財富分配不公。


cman4434 wrote:
需求彈性, 企業競...(恕刪)


怎麼油電雙漲時這些因素商家都沒有考慮,好讓我們有很多沒有漲的可以挑?

事實上就是一旦出現這種通殺的調漲
商家會一起卯起來一起對消費者漲價
ECO司馬懿 wrote:
應該這樣說。把長照...(恕刪)


這個方法的結果就是日本的現狀
受薪階級只能更加縮衣節食
調得愈高,通縮更嚴重

而在台灣
這更是毫不留情地掠奪無法逃稅的受薪階級的財富給有前人還有不繳稅的人
因為資本土地利得課不到稅、攤販不繳稅、企業財團扣抵一大堆
只有小市民該死一毛都逃不掉
現在連吃碗滷肉飯都要被迫供養那些奸商富室政客

ECO司馬懿 wrote:
應該這樣說。把長照...(恕刪)
再換句話說,隨健保費或所得稅徵收,都可因財源穩健或是其他因素調降,而營業稅是一層一層報價下來,環環相扣,一但加稅就是無法回頭,即使財源穩健了要調降也有困難,猶如當初的油電雙漲,現在電費和油錢都下滑了,物價呢?

基本上兩個方案我都不支持,硬要我選也是選行政院版本。

政府要做的是把稅務公平化,而不是找已經在繳稅的人加稅。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用個單純點的模式來算好了.

假設某產品是由A跟B兩原料所組成.

假設A 40元, B40元, 店家製作成 C之後, 店家賺20元. 售價 100元.
但加了營業稅, 所以消費者要花105元購買.

由此可知反推A/B的店家售價是 38.1 元.

今天營業稅改成5.5%,
則A/B 改賣38.1 * 1.055 = 40.195 元

假設C仍然想賺20元不變, 則C的售價為 (40.195 + 40.195 + 20) * 1.055 = 105.91元.

所以消費者買的價格等於調漲了 0.9元, 不是0.5元. 對消費者來講, 等於營業稅變成 0.9% 也就是 5.9%. 而不是 5.5%.

所以可知, 只要原料的買賣"層級"越多, 消費者最終的營業稅會增加的越多.

樓主考慮的是對的, 營業稅5% 調漲成 5.5%, 在店家自己沒有多獲利的情況下, 消費者的物價調漲也不止 0.5% 而是更高.
hello

絕代蝴蝶 wrote:
再換句話說,隨健保...(恕刪)


猶如當初的油電雙漲,現在電費和油錢都下滑了,物價呢?

民營廠商會有不想多賺的嗎?

便宜的原物料只會在海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