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華為科技類比中興通訊, 是牛頭對馬嘴


frank4831 wrote:
複製台積電有多容易...(恕刪)

這個可以看看有其他的消息傳出 FII 郭董要開12" 廠
就有人建議他買華邦 甚至 用股票吃掉聯電
畢竟 高階FAB, 差的機台/技術 是可以先用低階的"避開"問題
而且要買低階的機器 技術
對岸某些公司就買得很多了...
台灣的二線(華邦? 聯電?) 應該都很樂於將相關的東西換成現金....

不管是否要建立FAB
製程的研究 都是 由低而高 由小而大(size)
需要的學費一點都跑不掉
時間也是....

如果像是三星 算是有技術的話
或可用挖腳來達成目的
但是 對岸的FAB 能力都有段差距
台廠良率都遠高於他們

只是良率又是另一個問題
東西要賣的便宜才是良率問題
如果只是要建立技術門檻
良率反而是最後考量的

-----
雖然 我覺得我這是門外所見
但是 您在看輕OS/ic design 下是否也能夠提供
該怎麼建立OS/ic design 的能力判斷?
談判回去過後出現的新聞…
arm跟大陸合資成立公司,中資佔51%,
高通也跟大陸合資ic設計。
財團的身體總是誠實的。
跟川普幕僚想的不一樣,這戰要怎麼打?

郭董想蓋晶圓廠也是想卡位賺錢。
未來對美減少順超的方式就是少買晶片?
說錯了,這樣更不可能減了。

dgame wrote:
這個可以看看有其他的消息傳出 FII 郭董要開12" 廠
就有人建議他買華邦 甚至 用股票吃掉聯電
畢竟 高階FAB, 差的機台/技術 是可以先用低階的"避開"問題
而且要買低階的機器 技術
對岸某些公司就買得很多了...
台灣的二線(華邦? 聯電?) 應該都很樂於將相關的東西換成現金....
(恕刪)


我們講中國與台積電, 別提郭董.

華邦成熟製程是35nm, 聯電是28nm, 中芯是28nm, TSMC是12nm很快就是7nm.

聯電(算是中國的好了)或中芯要幾年才會有 7或12nm?
股市獲利不二法門 - 選擇基本面佳個股, 逢低買進
frank4831 wrote:
聯電(算是中國的好了)或中芯要幾年才會有 7或12nm?...(恕刪)

我事實上比較期待樓主提出怎麼建置 OS/ic design 團隊 跟方法
不過 講真的 要做出cpu 重點不是7 or 12 nm 的高階製程
除了apple/QCA/NV 之類的一線廠/或是cpu 有省電 高速需求
沒有人用這麼高階的製程

cpu 用28 nm 就已經可以做得很不錯(MTK/RTK/MStar/Ralink...用的多數是這個level)

至於老共要多久能夠取得高階製程的"進度"
如果是中芯,12nm 在良率2-5 % 左右
應該直接買機台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這樣有客戶嗎? 又或者只有老共吃下來?)

dgame wrote:
我事實上比較期待樓主提出怎麼建置 OS/ic design 團隊 跟方法(恕刪)


我沒這方面的素養, 所以不敢班門弄斧, 免得貽笑大方.

dgame wrote:
至於老共要多久能夠取得高階製程的"進度"
如果是中芯,12nm 在良率2-5 % 左右
應該直接買機台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這樣有客戶嗎? 又或者只有老共吃下來?)


所以台積電根本就是唬人的, 買買機台就完工了還敢大聲!!


dgame wrote:
cpu 用28 nm 就已經可以做得很不錯(MTK/RTK/MStar/Ralink...用的多數是這個level)(恕刪)


用 "MCU" 會不會比較恰當?

股市獲利不二法門 - 選擇基本面佳個股, 逢低買進

frank4831 wrote:
所以台積電根本就是唬人的, 買買機台就完工了還敢大聲!!
用 "MCU" 會不會比較恰當?,...(恕刪)


雖然我覺得你很沒有相關領域的知識
但是 還是回應一下好了

台積 基本上沒有60+% 良率的,他沒辦法出單
也就是業務連shattle 都未必會幫你去排
你只能搭公用shattle 做試產
試產是不care 良率的
但是單顆費用頗高
而且台積工程師不保證可以用

換言之,試產有機台 有人員就可以拚一下
這也就是我說的 如果中芯只想要cpu
可以讓海思去試產,一般來說,要是design 不是太差
不可能良率為 0

另外mcu 跟cpu 現在多數的分水嶺是
mcu 是單線os,也就是一個main loop 在跑
不一定需要具備有dynamic allocate memory 的能力(只要能給固定size memory 即可)
往往我們會稱這個為RTOS

而cpu 則是希望能多線(當然single thread 的linux 也是可以看到)
multi-thread 往往被認為是基本需求
memory 除了 kernel 某些必要的以外 都是能夠隨時 並且任意大小分配

上述幾家公司(MTK 有出iot 使用的mcu,使用的是以前feature phone 類似的solution
, RTK 沒有mcu, mstar 沒有,ralink 也沒有mcu 出貨)

-----
並不是cpu 做小了就叫做mcu....

dgame wrote:
換言之,試產有機台 有人員就可以拚一下
這也就是我說的 如果中芯只想要cpu
可以讓海思去試產,一般來說,要是design 不是太差
不可能良率為 0(恕刪)


所以, 結論是老共只要砸錢就不怕老美不賣晶片, 反正功能差一些, 效能低一些, 單價貴一些都無所謂, 中國消費者還是會買單. 那這樣, 台灣的半導體廠何時該收山?
股市獲利不二法門 - 選擇基本面佳個股, 逢低買進

frank4831 wrote:
所以, 結論是老共...(恕刪)


不要秀下限了好嗎?

既然對半導體產業根本毫無理解能力,還好意思講那麼大聲?

你直接說你買多少中興想要討拍大家還比較肯理你吧

1000K wrote:
不要秀下限了好嗎?...(恕刪)


我錯了嗎, 你的本事在哪? Show me pls.
股市獲利不二法門 - 選擇基本面佳個股, 逢低買進

frank4831 wrote:
我錯了嗎, 你的本事在哪? Show me pls.


我覺得,你先去了解半導體從設計到整個完成的所有步驟再來討論應該比較容易

另外,各階段「不良」堆疊到最後所能產生的後果也都研究一下

這樣你應該會稍微了解台積電及其他相關台廠強在哪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