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對尖峰用電的挹注,功勞很大


lkk77 wrote:
的確要有魄力解決儲電抽蓄水庫的增建


最大的問題是建置時程緩不濟急
目前新的抽蓄電場最快的完工時程是2030年

目前世界上電網等級的儲電系統95%以上是抽蓄電廠
但是由於間歇能源持續性的大量建置,
抽蓄電廠的特性已不能完全符合新電力結構的需求

這是為何大家對於新儲能科技的期望會那麼殷切的主要原因

skistosais wrote:
在尖峰時段可以挹注...(恕刪)


太棒了,今年夏天就吹好吹滿,不要擔心跳電的問題。

如果有哪個人說今年有跳電危機,要大家節約用電的,那一定是假新聞。

反核大遊行一定要在夏天辦,讓大家知道沒有核電,反核人士吹冷氣吹好吹滿也不會跳電。
既然談到鴨子曲線, 接下來就來談談備轉率的問題

備轉率是影響供電正常危險程度的直觀表現
目前台電也根據備轉率的大小來決定是否發布各種告警燈號

台電目前的備轉率數字很簡單, 就是(尖峰用電的最大供電能力/瞬間尖峰用電)-1
因此他是以尖峰用電時的數字作為基礎
這個公式在過去沒有什麼爭議,因為發電系統壓力最大的時後就是在尖峰用電時刻

但是隨著太陽能的建置數量越來越大, 鴨子曲線越來越明顯時
發電系統壓力最大的時後開始由傳統的尖峰用電時刻移轉到鴨頭的時刻
這時候備轉率再採用尖峰時刻的數據的話,就會產生嚴重的失真現象

屆時很可能尖峰備轉率10%, 可是鴨頭的備轉率卻只有1%的情況發生

就以昨天的情況來說, 尖峰的備轉率是6.02%, 勉強不用發橘色警訊
可是6:40分的時候, 備轉率很可能已低於6%

這種失真的情況未來會越趨嚴重,
台電應該得要思考如何真實呈現符合實際需求的備轉率數字
否則開放資訊的目的將無法達成
甚至成為現在很夯的假新聞來源
lkk77 wrote:
我只是解釋給部份人知道,不是每個人都一直在了解電力調度
所以目前的太陽能繼續建置是沒問題不會浪費,當然台電也是有規劃上限值

抽蓄儲電系統如果規劃的好,太陽能是可以減少基載火力發電的壓力,也真正能降低空污的好能源)



原來你是綠黨大老退休教授,難怪意識形態 >> 事實,矇了你自己的眼和心


前面就有人說過了


budinx wrote:
政府都宣布2025發電量

燃煤+燃氣80%
再生能源20%

現行則是 (以2018數據為例)

燃煤+燃氣等 80%
核能 11% 再生能源 5% 雜項 4% (汽電共生等)

燃煤燃氣維持80%,剩下的變成再生能源,核能不見,那不是取代核能是什麼?



那個部分政府打算用太陽能降低基載火力發電 ??? (而且也根本就做不到!)

想用以偏概全的數據和資料來凹,這裡不是PTT

大家不是你的傻學生
過客4112 wrote:
由上面就可以知道, 太陽能對於缺電的幫助量(天花板量)
取決於鴨子頭(次尖峰)與尖峰用電的差距,
以今天來說就是 3313.4-3155.3 = 158.1萬千瓦


這個說法太簡略,現在是4月,處在三峰齊的電力曲線,



最後一峰無法依賴太陽能,若是冬天...



只有一個尖峰而且在晚上,太陽光電完全無效. 但是夏天呢?



假設未來一二峰間差距有4GW,代表太陽光電蓋到7GW左右都有幫助.
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太陽光電不用急著蓋20GW.

各位提出的問題,請參考太陽光電懶人包MK3,裡面都有答案.
stunmaker wrote:
假設未來一二峰間差距有4GW,代表太陽光電蓋到7GW左右都有幫助.


沒4GW那麼多
根據這兩年的觀察
台灣夏天兩峰的差距就是在1.5GW~2GW之間, 而目前的太陽能發電量已經差不多是這個水準了

春天有時後反而還會高些,原因應該是太陽下山後的空調需求低

lkk77 wrote:
尖峰用電不是真的只...(恕刪)


中午兩小時低谷用電已經佔去不少太陽能黃金發電時間了,太陽能一共能滿血發電的才幾個小時。如果是冬天,基本上只有中午幾個小時能發電,佔比更高。現在晚上耗電不大是因為還沒到夏天開冷氣的時間。
過客4112 wrote:
台灣夏天兩峰的差距就是在1.5GW~2GW之間


我知道(圖上也看得見),所以說是寬大的未來預測,用同時發電6成多反推算7GW,
再多就只是減碳排跟空汙.

也可以換個思路,蓋到10GW,把剩下10GW要花的錢拿去蓋2GW的儲能?

前方高能預警 wrote:
如果是冬天,基本上只有中午幾個小時能發電


有誤,
其實冬天發電時間只短一兩個小時,但是會變得平緩,
發電量是夏天六七成左右.

stunmaker wrote:
有誤,其實冬天發電..六七成左右.(恕刪)


我這已經裝上太陽能板好多年,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只有一兩成左右。不知道你說的六七成是什麼高科技。

其實如果備載電力足夠的話,太陽能無論是否能緩解尖峰都不重要,反正發一度電就能省一點煤。但是如果備載不夠的情況下,就應該優先考慮穩定的發電。因為太陽能無法增加所有尖峰時段發電,且不穩定,最後還是要依靠建火電、核電電廠解決。那麼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什麼要把錢花在太陽能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