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無信不雅未達 喪盡顏面(136樓起附贈財訊吹捧坑殺嗜血康友的完整報導)

aoaowolf wrote:
楼主英文水平很好且为(恕刪)


「楼主英文水平很好且为正义发声,比抱着赚取流量目的阿滴之流高明百倍。」

謝謝你,英文過得去,實在是看不下去這樣的行為
andy0617 wrote:
仗義執言,五分敬奉.(恕刪)


謝謝你,我也五分奉上
nomo333 wrote:
台灣的財經雜誌水準蠻(恕刪)


所言甚是,不平則鳴,就算是小百姓的微薄熱血也要痛斥卑劣惡行
nomo333 wrote:
台灣的財經雜誌水準蠻低的
我已經十多年沒看了
不要浪費錢買沒意義的東西


本來就低 , 台灣的紙媒 網路媒體 , 多數是服務該行業的的盈利公司
商業周刊 財訊 就是幫公司派抬股價的做手 利潤當然不是靠大家買書或斗內

而是當股市做手的前金跟後謝 ,

財訊老闆在出版界是有名的企業裝熟哥 , 人家都不認識他了
他總是能攀親帶故跟第三人說,他跟誰關係有多熟

台灣大部分企業其實是未上市櫃或是專注本業不太碰玩股價操作 ,

但財訊做生意手法常常是 先拱你們家公司一波,然後敲門 問意願 討配合,
這就像工廠門口常常貼 謝絕推銷

但就是要強姦你入門推銷 或故意做人情讓你有欠他人情的意思一樣
marinese wrote:
本來就低 , 台灣的(恕刪)


「財訊老闆在出版界是有名的企業裝熟哥 , 人家都不認識他了
他總是能攀親帶故跟第三人說,他跟誰關係有多熟」

這點我很有同感,這人常在臉書或雜誌提到這些關係,最近說的是陽明鄭貞茂,還有台驊顏XX(?),其實商場講的是認真經營,只有投機倖進者才要關係,炒股票好用噢,

你道盡台灣商業社會極不堪的內幕
marinese
會彰顯關係 通常都是因為 沒太大關係....老謝身邊真正有好關係的都是些短沖大戶[大笑]
marinese wrote:
本來就低 , 台灣的(恕刪)


「但財訊做生意手法常常是 先拱你們家公司一波,然後敲門 問意願 討配合,
這就像工廠門口常常貼 謝絕推銷」

這是財訊 2016-07-20 吹捧坑殺台灣投資人康友的報導(找到的第一篇,還有幾篇),對照財訊標榜的道貌岸然,令人作嘔。

醫材股股后「康友」 市值衝上三百億元,狠賺中國輸液成長財 2016-07-20 作者: 段詩潔

在台股最冷清的時刻,一家投資人仍感陌生的公司,股價竟一舉來到近500元新高,市值衝上300億元,成為醫材股股后。康友憑什麼?
「大家不是躺著吊瓶,而是坐著吊、站著吊,眼前滿坑滿谷吊瓶的人。」回憶第一次進到中國當地醫院的輸液大廳,康友董事長黃文烈真被眼前的景象給驚呆了!他心裡想:「這種行業,三更半夜也要把它買下來!」
「跨入大輸液,也是因緣際會。」二○○三年,當時中國啟動「國退民進」政策,黃文烈也順勢跟進,收購了二十幾家國有企業。其中,有一家是在安徽六安的化工企業,經過整頓之後營運有了起色,於是在六安市政府積極爭取下,黃文烈收購了當時經營狀況相當不好的點滴工廠華源製藥。
看準進入障礙
二十億買中國藥廠的眼光
黃文烈看中了它的進入障礙,因為在中國申請生產許可證、藥品批文很不容易,「若是能拿到進入門檻高的企業,就不需要擔心競爭力。」如今也證明了黃文烈的眼光沒錯,華源有55種大輸液產品、9種原料藥的生產批文,「早期大家都不是很重視這些,現在看起來很值錢哪!」 
初生之犢不畏虎,○七年他斥資約台幣20億元買下華源製藥,當初以為大輸液可以躺著賺,真正進去了才發現沒那麼簡單。「國營企業都是吃大鍋飯的心態,管理不彰,該如何讓公司賺錢?」
華源本來是一個一百畝的舊廠,買的時候附帶三百畝的地,條件是得要蓋一座符合新版GMP要求的新廠,這難度就高了。回憶起搬廠前後歷經三年,黃文烈說,真是太辛苦了,那時有些設備搬過去新廠,還在等GMP藥證不能生產。但又不能斷貨,這讓公司必須投入更多資金,大家分頭負責搬廠工作、藥證申請、維護客戶,所有人夜以繼日加班,為了就是把產能囤夠。
黃文烈說,這些年的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當一一年拿到藥證後,就像是倒吃甘蔗,隨著市場強勁動能,華源加大力度向整個市場鋪貨,營業額一路走高,以每年一億元人民幣的速度大幅成長。康友營業額從一一年的22.82億元,一五年已成長至44.1元台幣,去年繳出EPS(每股稅後純益)16.54元的佳績。
目前已躋身中國輸液(點滴)第六大品牌的康友,在台灣還是一家投資人有些陌生的公司,卻在台股最冷清的時刻,股價一舉來到近500元,創下歷史新高,市值衝上300億元大關,成為醫材股的股后。
看好中國農村潛力
深入二、三線城市的眼光
黃文烈對中國醫療市場相當樂觀。從政策面來說,十二五到十三五規畫,都有明確政策繼續加大扶持醫療產業投入;從市場動能來說,中國經濟仍在成長,人民所得也持續成長。尤其城鄉一體化之後,交通建設加速農村發展,「中國有7、8億農民,不要看沿海城市人口好熱鬧,65%還是農村人口。」
農村人口藥品消費能力雖然不高,但由於人口基數大,農村人均保健支出成長速度很快,近十年農村人均保健支出年均複合成長率高達18.22%,高於城鎮人均保健支出成長率的8.57%。
黃文烈分析,發達國家每人平均一年使用二至三瓶大輸液,中國則是七至八瓶。大陸充斥著「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醫院裡擠滿了人要看病,醫生看你沒什麼大病,就叫你先去吊瓶。」
看好中國農村潛力
當然,用藥習慣會隨著知識水準、經濟條件而改變,黃文烈也早就做好準備。除了原有的二線及三線城市,康友將繼續深入四、五線城市扎根,同時往中高端大輸液如治療用輸液布局。
看準機會投資
從廢五金起家累積財富的眼光
中國正在進行醫療體制改革,部分一線城市要求逐步停止門診輸液,反而使醫療資源向基層傾斜,康友將其視為政策紅利。「在鄉下好不容易有新農合政策,農民開始享有醫保,還有好多農民還沒享受過輸液呢!我們已經為下一步做好準備,但是能賺的要趕緊賺。」
目前康友正著手擴建大輸液的新產能,也正在研究印尼市場,由於印尼大輸液市場價格為中國的四倍,不排除未來至印尼設廠的可能性。其次,市場最矚目的,康友將聯手中國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與哈獸研旗下維科生物合資在印尼設疫苗廠,瞄準東協龐大的養雞市場商機。
在苗栗後龍鄉下長大,或許是從小看著父親做生意,讓黃文烈有著洞燭機先的眼光。他回憶,有一年他跟著朋友去越南看市場,坐在咖啡店裡聊天時停電好幾次,他好奇向老闆娘詢問,老闆娘回說這邊早上停兩次,下午停兩次,晚上停一次。他靈機一動,收購很多舊的發電機,整理整理賣到越南去。「就看市場缺什麼?」
找機會,是他的強項。二○○○年時,筆記型電腦、黑金剛手機很貴,他大量到美國收購汰舊的手機和電腦等產品,重新整理包裝,賣到中國和中東市場。「一支手機大概一塊美元左右,還是秤重量的,壞掉的東西就拆一拆,還可以拿去煉金煉銀,每次出去都要幾十個貨櫃進來。」最高的紀錄曾經一次出手400萬美元,廢五金獲利豐碩讓他累積了大筆財富。
後來他體驗到,買公司亦是相同的道理,「買一個集團,好的留下來經營,不好的賣掉,收回來的本錢大概就有七、八成。」黃文烈說,華源只是康友的一個子公司,方向就是往大輸液走;多元化、國際化是康友的目標,研發創新,公司才有成長的動能。「轉型是一條不歸路,但是一定得轉型。傷筋動骨的事我不做,康友也只做與專業醫藥健康有關的領域。」
那麼康友的競爭優勢是什麼?黃文烈想了三秒鐘:「團隊之外,最大的競爭優勢就是有一個觀察力很敏銳、很認真、很會賺錢的老闆。因為我會找項目,會把項目落實。只要心中有一把尺,有一條路,就知道公司該往哪裡去。」
康友500元生技股后,財訊大篇幅報導吹捧,這篇文章的時點可疑,這個雜誌的邏輯非常錯亂,

謝金河主持財訊的編輯會議,對這公司的報導若能查證核實或有基本的專業素養,絕對不至於500時敲鑼打鼓大力宣傳

這樣離譜的事情財訊不會羞慚,
想到當財訊執事向謝某報告此事及「Project Syndicate回信表示,財訊已致歉並日後將使用正確的字眼」,謝某的反應是否鐵青墨綠,以下摘錄Project Syndicate致函筆者信件,

Dear A,

Thanks for your message. We have already taken this up with Wealth Magazine and they apologised and will use the correct phrasing moving forward.
I did however notice that most media in Taiwan (non-partners of PS) are using this incorrect term. So it seems like a Taiwan-wide problem.
Anyway, thanks for your interest in Project Syndicate and glad we were able to rectify this particular issue.
Kind Wishes,
Christianna Polydorou | Global Relations Manager |

Jonathan R. Hoffmann Project Syndicate Chief Operating Officer函告Christianna Polydorou Global Relations Manager 信件,「We made our position with them clear and our request to avoid using pejorative terms to refer to COVID-19 in licensed Project Syndicate commentaries was unequivocal as it is a betrayal of the original texts. That said,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Wealth’s editorial decisions, nor their capacity to apologize in a manner you deem acceptable.」,措詞強烈指控「已向財訊明確表示立場,並要求該刊本媒體授權的評論有關COVID-19不得使用貶損的字眼不容含混,因為這樣背叛了原文,」

「 it is a betrayal of the original texts」這是極嚴重的指控,財訊丟臉至極,財訊丟臉至極,財訊丟臉至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