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tlins wrote:
第一,
你在104樓講的,
應該不是鼓勵創業的政策吧?
你在104樓講的規劃者,
應該也不是指鼓勵創業政策的規劃者吧?
你這樣轉,
我也沒什麼好回的啊,
哈哈哈~
第二,
我在之前講的,
完全與鼓勵創業政策無關,
而是資策會兼職規定有明確的報准程序。
如果高虹安當年確實有報准,
我想她早就講出來了。
但她現在拿出來的都是資策會活動影片、資策會活動報導、和主管往來email的旁證。
而資策會講的,
是資策會查無高當年正式報准的紀錄。
其實即使她手上沒有保留正式報准的證據,
那她就講出她當年是向哪位主管申請、走了那些程序等等,
她甚至也可以直接指控資策會故意隱藏、湮滅她報准的證據。
否則,
資策會就是站穩了法律的立場:高沒有按規定正式報准。
就兼職這件事,
我的看法就這麼簡單而已。
1. 你要指責高虹安兼職,涉及到資策會的鼓勵創業的政策,本來就是很正常的。
2. 我和你的對話裡,是你先提到 “創業科研”的(第112樓),你卻反過頭來問我怎麼會轉到 “鼓勵創業的政策” (第123樓),你累了嗎? 需不需要先喝蠻牛再來。
還是你的認知裡,只有你提 “創業科研” 是OK的,我談到 “鼓勵創業的政策” 就是轉移話題?
3. 我在104樓講的規劃者,不單單只有指 "鼓勵創業政策的規劃者",而是適用到所有的計劃,專案的規劃者。
4. 你都知道高虹安進資策會時,她的直屬主管是顏均泰,也就是科智企業成立後的董事長;
在資策會內部規劃要創立科智企業的規劃者,怎麼可能會是高虹安? 高虹安最多也就是有參與到早期尚未成熟的前置作業。(下屬主導規劃直屬主管要怎麼樣去創業新公司? 好笑吧!)
5. 明眼人都知道,高虹安的論文、公費留學、兼職等爭議事件,都只是因為選舉,過了11/26,不管誰當選新竹市長,不會有人再追究。
6. 連秀出E-mail證明副執行長是知道高虹安在科智兼職,你也都還堅持著一定要執行長核准才算數,還好高虹安比你聰明,不會傻到把無關緊要的前資策會主管、同事拖下水。
7. 沒錯,資策會是站穩了法律的立場,但也就只能看看能不能嚇唬到高虹安而已。因為高虹安的兼職是公開的、是往上經過多級的主管知情同意的,所以高虹安不會有事,如果資策會要告,有事的只會是當初准許她去科智兼職的最高階主管,而這個人搞不好現在還在資策會,你認為資策會真的會想要動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