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hung1105 wrote:112年風及太陽能裝置容量是25%,但實際發電才佔整體發電量的6.8%,也就是比核三多不到一成。 但卻供應了日間尖峰最少5GW的供電,如果要蓋其他機組500MW的機組要蓋10台蓋其他機組500MW的機組要蓋10台每天早晚都要關機只開中午白天時段請問1度要多少錢?
lkk77 wrote:每天早晚都要關機只開中午白天時段請問1度要多少錢? 難道台電有電廠是平常關機,在風力、太陽能不夠的時候開機?去年的風+太陽能發電量佔比才6.8%,2026年要達到20%,也就是今年及明年還要目前的2倍建置量才會達到,這要如何做到?剩下一年半的時間擴充目前的2倍裝置容量,怎麼做?政府應該是已經規劃好,然後開始建設了,但沒看到有這樣的數據。-----------------------2026 到 2050 的電力去碳化,我們在 2026 年可以達到 20% 的再生能源,30% 的燃煤,然後 50% 的天然氣發電。那在 2030 年的時候,我們希望能夠將再生能源,由 20% 提高到 30%,然後燃煤 20%,天然氣 50%,也就是說我們先增綠能,先減燃煤,然後逐步邁向 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那個時候完全沒有燃煤的發電、燃煤的機組,就做作備用的機組,另外其中有 9% 到 12%,是用氫能,那另外 20% 到 27%,那我們是用碳捕捉,還有用其他的燃氣的方式來進行。(賴清德 2023-10-19「2024 國家希望工程」國政願景發表會 :淨零轉型,永續臺灣)
chihung1105 wrote:難道台電有電廠是平常關機,在風力、太陽能不夠的時候開機?去年的風+太陽能發電量佔比才6.8%,2026年要達到20%,也就是今年及明年還要目前的2倍建置量才會達到,這要如何做到?剩下一年半的時間擴充目前的2倍裝置容量,怎麼做?政府應該是已經規劃好,然後開始建設了,但沒看到有這樣的數據。 請看註10的說明註10是已經蓋好但還沒拿到使用執照的
這些是正在施工中的私人企業不會公告中能風場首座風機開始發電,力拚今年如期完工併網中能風場位於彰化外海,通過經濟部遴選獲配 300 MW 容量。風場由中鋼公司與哥本哈根基礎設施基金(CIP)共同開發,預計安裝 31 座 Vestas V174-9.5MW 離岸風力發電機。風機運輸與安裝則由台船環海風電工程及 Fred. Olsen Windcarrier 承包。中能風場已完成近一半的風機安裝,並計劃在今年第三季完成所有離岸安裝工程。
lkk77 wrote:請看註10的說明註10...(恕刪) 你圈起來的是太陽光 + 548.743 ,比原本增加 4.3%(548.743 / 12779)風力 + 647.8 ,比原本增加 46%( 647.8/1408.4)也就使僅比原本的太陽光+風增加8.43%(1196.543/14187.4)但在一年半時間是要增加2倍裝置容量才能達到2026要20%的發電量!
chihung1105 wrote:另外其中有 9% 到 12%,是用氫能,那另外 20% 到 27%,那我們是用碳捕捉,還有用其他的燃氣的方式來進行。 這根本在亂講一通,世上哪來的氫能,氫氣只是載體,不會無中生有,若用天然氣製氫,那就還是化石燃料。還有碳捕捉技術是用來減碳而不是用來發電的啊!怎麼會有發電的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