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I01 wrote:但跟現代這個年代相比,就是技術落後沒錯啊! 當然不是拿這個年代比而是大家去揣摩當年技術落後所以否定當時登月的可能我的意思是"以登月而言,並不存在電腦技術落後的問題"我說的技術落後並不是體積跟重量之類的而是大家一面倒批判的"效能"也就是只評鑑地表上那台,被大家譏諷的超級電腦
jaroy wrote:就小弟的認知,月球有引力卻沒有空氣當你太靠近月球就會被月球引力吸引造成墜毀換句話說,如果要登陸月球必須攜帶大量的燃料以供應減速火箭使用反觀火星有大氣層類似地球,透過減速傘,便可降落只要能夠入火星軌道來說,降落火星的難度應該比較簡單以上是以無人飛船為前提(恕刪) 不完全正確,以天體力學來說,所有天體都有引力。引力是由天體的重量而定。所有的天體只要你的速度夠快,你就不會墜毀。因為在你掉落到天體時,你同時也在離開天體(如果速度夠快)。這也是為什麼,都說如果月球使一直往地球在掉為什麼月球不會掉到地球。 (verticle vs. horizontal velocity)還有到火星其實不是非常困難,困難的是降落。因為火星不像月亮沒有大氣層,但是火星卻有足夠的大氣層讓我們不得不去處理他。大氣層的壞處就是要應付一開始登入時太空船與空氣產生的熱度。反而變得很麻煩,火星的大氣層 (air density) 非常的薄,大約要到離地面100km 才會有足夠的密度。大氣層太薄反而不能在太高時用降落傘,要離與地面有一定距離時才可以用。所以反觀,登入火星非常的麻煩。更不要提到,裏開地球後沒有了地球磁場保護。太空人會接受到大量太陽,與宇宙輻射的健康方面的影響。
jaroy wrote:當你太靠近月球就會被月球引力吸引造成墜毀換句話說,如果要登陸月球必須攜帶大量的燃料以供應減速火箭使用...(恕刪) 月球的引力很小 小到它可能抓不住登月艇雖然太靠近同樣會有墜毀危機 不過相較地球跟火星 月球引力小很多很多登月記得入月角度錯誤或是速度太快的話 登月艇是會像打水飄一樣往外太空彈過去它需要大量燃料 不過遠比在地球及火星的需求來的小
KJI01 wrote:又不是無人火箭,駕駛能力夠就好。... 登月這類任務應當都是照表操課,手動是不得已的事.他只要有馬錶與海圖,就能穿越峽谷。 電影裏蘇聯潛艇穿越海底峽谷,靠的也是事前無數次的海圖測量及模擬計劃,
davidhouse77 wrote:而是大家去揣摩當年技術落後,所以否定當時登月的可能.... 技術落後於今日當然絕對沒錯,因此否定登月就毫無道理了.1962年出廠的飛機,老美還打算讓它服役到2040年.
cckm wrote:登月這類任務應當都是照表操課,手動是不得已的事....(恕刪) 那個貼文的目的不在於說手動是正常的,而是在說明完全的、先進的自動化控制非絕對必要。由後代的眼光來看,當年登月,冒了很多險,畢竟當時人類經驗與科技能力不足,加上又趕時程。林白可無儀器飛越大西洋,但是要是同樣的方法再多飛幾次,出事是早晚的事,在當年那種「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什麼」的年代,失事,可能就當英雄,可是太空探險還會繼續,但今天這個年代不同。現代太空事業,特別是美國,相當重視安全,若失事一次,對NASA影響很大,不管是金錢或是聲譽。所以,有人說要以同樣科技再飛一遍,他才相信,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