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ing wrote:彭文正表示被質疑者只需花一分鐘,公布所有學術著作的電子檔即可杜悠悠之口,他強調「除此之外,毫無藉口」。 電子檔?她那個年代連電腦都不普及,有電子檔的可能性極低,但是紙本可以親自去看看,PTT鄉民「鍵盤設計師」今(30)日發文表示,自己昨天剛好人在倫敦,得知「台灣很多蔡黑在造謠」,因此順道拜訪倫敦政經學院圖書館,直接向館方表明來意是「找蔡總統的博士論文」,館方人員立刻用電腦查詢到有館藏複製版本,但需申請調閱才能閱讀實體論文。該位鄉民指出,根據倫敦政經學院圖書館規定,想調閱實體論文必須先成為大英圖書館會員,接著提出調閱申請,並附上30英鎊的費用,折合台幣約1151元,接著等待2到3個工作天等候通知,申請人只能在指定的閱讀區域內翻閱論文,不得攜出館外。
oviraptor wrote:坳得有夠難看這樣氣極...(恕刪) LSE也提供了1984年2月所發出、蔡總統論文考試通過的正式通知書(圖三),上面也註明了同樣的論文名稱,足證當時確實提交了這本論文,並通過論文口試。學校都證明有了。你想凹什麼?學校說了算還是你說的算?連G5學校都不信的話。那去告學校。去跟學校對質阿。
rebata2018 wrote:冷靜下來看看別人理論...(恕刪) 別人的理論都是猜迷嘴砲阿。有沒有學位是LSE說的算吧。學位是學校發的。學校說有就是有。不然呢?有問題直接跟學校對質不就好了。猜來猜去有什麼意義?
Rocketmanpower wrote:有沒有學位學校證明夠...(恕刪) 選舉當前主政者利用手上握有的政策工具來爭取支持,這是執政黨獨有的優勢。所以叫人民去看他所要給人民看得。不是要給人民以一個合理清楚公平正義的答案但如果推出的政策不足以服人,因方向偏頗而戕害社會公義,極可能引發強烈的副作用。蔡當局近期不斷推出的形形色色補貼,都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積極性施政,而是急就章式的粉飾措施充滿了投機買票的意味。這類政策或許能討好一小撮選民,一旦過於氾濫,則將讓更廣大的民眾覺得反感與不齒。畢竟只會在選前放送利多,不僅是心虛的表現,也是缺乏施政能力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