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台灣 要冒的風險就是大城市被炸爛的風險

魯拉拉拉 wrote:
謊話連篇這張圖來自安(恕刪)

果然又是大內宣,經濟學人的確說了"台灣可能幾十年來首次經濟成長超越大陸"
但人家也提了這樣"是一次新的變化還是經濟持續下降的短暫偏離?"這樣的疑問.

而且下面文章中也講了台灣五缺的問題....
另也提了台灣自2千年來薪資成長停滯,
如果扣除通膨因素,其實年平均薪資根本不到2萬美元...
還有40%以上的出口偏向大陸等等問題...
都是台灣需要面對的問題~

這些都是DPP大內宣不會跟你說經濟學人這樣說~他們只會跟你說"台灣可能幾十年來首次經濟成長超越大陸"

反正不思考不溯源的人,加上英文能力不夠又不願用谷歌翻譯的話~就信了政府的大內宣然後自嗨~

經濟學人萬金油Covid-19 has ravaged economies all over the world—but not Taiwan’s
-----------------
For the first time in decades, Taiwan’s economy may even grow faster than China’s.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Taiwan’s surprising strength marks a new departure, or whether it is simply a brief deviation from continued descent.
-----------------
八幡 wrote:
果然又是大內宣,經濟(恕刪)


台湾的人均GDP才2万多美元,人均薪资就有2万美元的是不是想太多了?能达到40%都算不错了。

除非这个薪资只是统计在上班的人的平均薪水。
八幡 wrote:
如果扣除通膨因素,其實年平均薪資根本不到2萬美元...
還有40%以上的出口偏向大陸等等問題...


呵呵, 算台灣的通膨? 台灣是低通膨.... 那中國通膨不用算?

如果算中國的通膨, 中國人的貧窮早已退回解放前~~ 搞改革開放30年, 人均所得才9000美元... 連馬來西亞都不如... 台灣只花13年就辦到人均所得1000成長到10,000美元.

你不懂經濟就不要亂扯. 要看通膨影響, 去看台灣的購買力評價, 數字很清楚. 台灣仍遠遠高於中國韓國.... 2019年台灣PPP是53275美元, 不是你說的2萬美元. 中國是16709美元, 南韓是44,537美元 (資料來自IMF)

說簡單一點, 不算通膨, 台灣的GDP跟各國放一起比, 是吃虧的, 算入通膨, 台灣所得是5.3萬美元的生活水準.
八幡 wrote:
這些都是DPP大內宣不會跟你說經濟學人這樣說~他們只會跟你說"台灣可能幾十年來首次經濟成長超越大陸"

反正不思考不溯源的人,加上英文能力不夠又不願用谷歌翻譯的話~就信了政府的大內宣然後自嗨
現在知道為什麼行政院要作梗圖了吧。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vspebrian wrote:
呵呵, 算台灣的通膨(恕刪)


14亿人人均1万多美元vs2千多万台湾人的人均GDP 2万多美元。不懂这个是什么意思?何况台湾物价水平比大陆高了1倍不止。真当大家没去欧洲见过一些富裕国家像什么样子?

台湾是什么样子,网上都有视频的,没有那么容易忽悠别人了,看市民的穿着打扮档次、往来交通工具、街边门店水平就看出来了。吹自己世界前10的富裕程度也要有点自知之明好不好?
下面视频是台湾人自己拍的,可不是大陆人故意找台北阴暗面来拍。
IMF預估明年大陸可以到8%
台灣也能8%?
台灣主力是科技產業
這次疫情對科技業沒影響
不要只看例外
經濟學人向來是反中的
沒事就拿台灣出來搞中國而已
vspebrian wrote:
呵呵, 算台灣的通膨(恕刪)

台灣跟大陸比
只能贏在電子產業
人家整體國力僅次美國
你一直拿台灣跟人家在比
XX比雞腿
你乾脆說台灣贏美國比較快
比GDP成長率通膨率
台灣要贏美國輕輕鬆鬆
呆丸難波萬
地球第一強
vspebrian wrote:
呵呵, 算台灣的通膨? 台灣是低通膨.... 那中國通膨不用算?

如果算中國的通膨, 中國人的貧窮早已退回解放前~~ 搞改革開放30年, 人均所得才9000美元... 連馬來西亞都不如... 台灣只花13年就辦到人均所得1000成長到10,000美元.


就你們大內宣用的同一篇經濟學人文章寫的啊~你有問題??

好的地方就引用,壞的地方就自動忽略不看??




iviso wrote:
台湾的人均GDP才2万多美元,人均薪资就有2万美元的是不是想太多了?能达到40%都算不错了。

經濟學人文中寫的~且台灣主計總處公布的月薪平均數是5萬多,的確是有2萬美元啦!!!


The return to Taiwan, if sustained, would partly address one of the concerns hanging over its future: the relentless migration of good companies and good jobs to China. Some 400,000 Taiwanese, about 2% of the population, now liv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Taiwanese businesses speak with trepidation about the emergence of a “red supply chain” in China that will soon challenge the likes of Foxconn, a Taiwanese contract manufacturer which makes most of Apple’s iPhones. Competition from China has also contributed to anaemic wage-growth in Taiwan. Adjusted for inflation, salaries have been flat since 2000, averaging just under $20,000 a year.
dohan8850 wrote:
經濟學人向來是反中的
沒事就拿台灣出來搞中國大陸
不用意外


經濟學人雖然反中~但沒哪麼誇張~

文章裡面也相對持平~其實綠營狂吹只是引述其中的一句話"經濟成長未來十年超越大陸"
(其實文中寫的是未來幾十年有可能首次發生經濟成長超越大陸....)

況且後面馬上就接著(台灣經濟成長)"這是新的改變還是經濟持續向下探底的曇花一現反轉?"
其實也表示經濟學人對於台灣經濟前景還是有存疑的~
八幡 wrote:
就你們大內宣用的同一(恕刪)


你不懂經濟就不要亂扯. 要看通膨影響, 去看台灣的購買力評價, 數字很清楚. 台灣仍遠遠高於中國韓國.... 2019年台灣PPP是53275美元, 不是你說的2萬美元. 中國是16709美元, 南韓是44,537美元 (資料來自IMF)

說簡單一點, 不算通膨, 台灣的GDP跟各國放一起比, 是吃虧的..... 算入通膨, 台灣所得是5.3萬美元的生活水準. 高於英國法國加拿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