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1132 wrote:
明明就是想簽 也沒得簽

只能跟對岸簽

對岸卻也不是真心的單純談判來簽 算計太多!!

即使跟對岸簽 人家也沒說你可以跟別人簽, 要簽別人也不敢跟您簽

說 FTA 重要的人 , 先說說不經對岸 要怎麼簽??

如果跟對岸簽 就能接軌其它國家簽 FTA 嗎??

明明就是政治問題!! 而不是經濟問題,
所以我認同 FTA 不重要!!

因為現實 任何一黨都沒辦法跟人家簽!!


http://www.taiwantrade.com.tw/CH/bizsearchdetail/78946/I

10多年前,全球積極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如今超過380個FTA生效,台灣卻只簽了七個,其中五個還是與中南美洲邦交小國簽訂,加起來不到貿易總額的0.2%。許多國家因FTA邁向免關稅時代,台灣還要5%以上不等關稅,對出口產生嚴重衝擊,外商也紛紛卻步。全球區域經濟正加速整合中,台灣若缺席,開放腳步受阻,競爭力將大幅流失。 2015年,是台灣經濟突圍的最後底線,未來的機會在哪裡?又該如何衝破困境?

世界區域經濟 正在加速整合......

全球FTA逾380個 台灣只簽7個

2015年將成為台灣「大限」年?這樣的預言並非危言聳聽!幾個遠在天邊、許多台灣人聽起來生硬的區域經濟整合名詞,極有可能將決定台灣的未來。

包括TPP,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東協加六的擴大版,以東協為主,但是幾乎已經納入從印度到紐西蘭的絕大多數亞洲國家;以及TTIP,美國與歐盟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此刻正在如火如荼地談判中。

其中RCEP與TPP對台灣最關鍵。而且關鍵年都是2015年。RCEP的16個會員國將於2015年底完成談判。而且TPP參加國目前正積極爭取今年第一季完成談判、2015年生效。另外,韓國與大陸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也極可能於2015年簽署。若這些區域經濟整合的FTA均於2015年大勢底定,而台灣仍不能加入下一輪的談判名單中,恐怕經濟將出現嚴重危機。

各國邁向免關稅時代 台灣仍限制重重
「台灣如果不能夠加入區域整合,年輕人22K將成常態,五年後台灣最好的狀況就是現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這麼說。「台灣現在面臨的是區域整合下『人間蒸發』的風險,」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這麼說。「台灣不夠開放,韓國很快在多種產業會贏台灣,台灣要『亡國』了,」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齊元說得聳動。

李淳攤開資料說,目前24個APEC(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當中,只有兩個未加入TPP或RCEP,一個是R.O.C.(台灣),一個是P.N.G.(Papua New Guinea,巴布亞新幾內亞)。進入21世紀後,由於WTO多國貿易談判很難推動,過去10多年來,全球早已興起國對國的雙邊或區域整合的FTA。

如今,10幾年過去了,全球已有超過380個FTA生效。但台灣只有七個,其中五個是與中南美洲邦交小國簽的,加起來不到台灣貿易額的0.2%,不具實質意義。當各國因FTA進入幾乎全面免關稅時代,台灣卻仍要付5%以上不等關稅,已對出口產生重大衝擊。台灣近年來出口出現危機,除了世界景氣問題,關稅是重要關鍵。

韓國FTA貿易占比38% 台灣僅8.8%

不開放的經濟體,服務出口能力也會下降。服務業貿易總額的全球排名,從2002年到2012年,最開放的新加坡從15名進步到第8名,韓國從第14名進步到第12名,台灣則是從第20名,大跌至28名。再以七成出口產品與台灣重疊的韓國與台灣比較。目前韓國已生效的FTA,涵蓋的貿易量占韓國總貿易量38%,台灣只有8.8%;韓國加上洽簽中的比例之後,更會攀升至73%,但台灣把ECFA所有後續談完也才33.3%,遠遠落後韓國。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管中閔曾在演講中指出,韓國與台灣貿易量原本接近,政府曾在2000年模擬韓台貿易比,當時預測到2012年,韓國會是台灣的1.3倍,但最後實際達1.9倍。若以現在速度模擬,到2025年,韓國貿易總量會是台灣三倍。如果加上RCEP、中日韓FTA加持,幅度更將超過。

若台灣什麼都不加入的話,「韓國的速度會把台商趕盡殺絕,」汽車零配件出口商、正陽國際總裁孫正大憂心忡忡。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更憂心,如果中韓FTA於2015年生效,而兩岸ECFA服貿協議仍無法通過,對台灣將帶來「原子彈級」的震撼。

比他國多5%關稅 外商不敢來台設廠
「我們最怕韓國了,」世界第二大尼龍粒(尼龍布原料)製造商力鵬總經理林文仲指出,力鵬堅持留在台灣,不在海外設廠,但現在賣尼龍粒到中國,要被課6.5%的關稅、加4.3%的反傾銷稅,而尼龍粒的利潤只有3到4%,若韓國不用課關稅,影響將很嚴重。


工具機大廠台中精機總經理黃明和分析,台灣工具機產品出口占八成,2013年碰上日圓大幅貶值,使日本產品和台灣的價差從三成減至5~10%,日本品質高台灣一個等級,不少客戶改買日本產品。再加上關稅因素,情勢已更慘。

工具機出口在2013年大跌17%,受傷慘重。「不加入FTA(可免關稅),台灣根本沒有辦法和韓國、日本競爭,」黃明和感歎。除了出口減少,台灣近幾年外資投資金額大減,與無法加入FTA也有關係。台北市美國商會執行長吳王小珍指出,跨國公司在思考未來布局時,會優先選擇有FTA的國家或地區投資。
例如有一家美國商會會員,美國總公司希望在亞洲設廠,台灣分公司積極爭取設在台灣。沒想到經過各種評估,台灣的人才、土地等都贏過其他國家,卻因為台灣不是RCEP成員、也幾乎沒跟什麼國家簽署雙邊FTA,「就因為多了5%關稅,來台投資就飛了,」這位美國台灣分公司總裁扼腕地說。

先天已經不良 後天又失調
台灣什麼都怕 淪為FTA邊緣人

只是,台灣為什麼會淪為國際FTA的邊緣人?用俗話形容,這是「先天不良加後天失調」的結果。過去,最大先天不良就是「一個中國」的阻力。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分析,FTA談判主體是「國家」,與台灣沒有邦交的國家,基本上不會與台灣談FTA。

但在兩岸關係改善後有了重大突破。2010年台灣與大陸簽「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基本上就是「FTA」。有了ECFA,其他大陸邦交國才敢展開與台灣談判。


服貿不過關 加入其他經貿組織無望

2013年11月簽署的「台星經濟伙伴協定」(ASTEP)、2013年12月生效的「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及推動中的台灣歐盟經濟合作協議(ECA),本質都是FTA,都先取得大陸默認,只是名稱不能叫「FTA」。然而,台灣藉著ECFA搭上的FTA順風車,眼見硬生生要撞上山壁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於2013年6月簽署後,過去半年多來,遲遲無法通過立法院,就是這面大山壁。





dc1132 wrote:
明明就是想簽 也沒得...(恕刪)


跟新加坡紐西蘭的fta不就簽了嗎

那怎麼就簽的成

kantinger wrote:
跟新加坡紐西蘭的ft...(恕刪)


如果經濟沒那麼依賴大陸的國家
當然比較不怕他們管制
但是全球那麼多國
台灣現在能簽的就是那麼少
這應該是很明確的事實

再者
如果我們都只跟經濟規模很小的市場簽
那幫助並不大
畢業台灣再怎樣都是電子機具業為主
大家不要再故意矇眼不去面對
那根本沒有什麼幫助
我是覺得簽不簽FTA其實不是重要的問題, 真正問題出在要簽不簽, 搖擺不定的態度.

簽了有簽了後的規劃, 不簽也有不簽的應變方法, 但一下說要簽一下又不簽, 那是無所適從. 如果企業原本的安排是預期會簽, 那忽然變成不簽, 整個計畫趕不上變化, 那很慘的! 如果早知不簽, 提早鍊身體是方法, 款好家當準備逃命也是可以.

這朝野兩黨最好早早把要簽不簽談好, 然後不要再變了, 不要老是上台就簽, 下台的就不簽. 說定了後, 大家就各憑本事, 想逃命的就去逃命, 覺得可以留守的就留守.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DannyHwang wrote:
但一下說要簽一下又不簽


政府態度很明確呀
就是要簽呀

沒有一下要簽一下不簽
philosophy2468 wrote:
不太懂哪邊一下要簽一下不簽(恕刪)


當然就是指空心菜啊,只要他們上了,就什麼都麻可以

美豬進口,行, 農產品進口,行

什麼都行當然就可以簽啦

看看之前開放的大多數農產品都是誰搞的
 
目前我國開放自中國大陸進口的農產品共 1,415 項,其中 479 項係 89 年 5 月 20 日之前由前國民黨政府所開放,開放項目主要是中藥材、栗子、腰果等; 89 年 5 月 20 日至 97 年 5 月 19 日 民進黨執政 8 年期間共開放了 936 項農產品,其中尚包括蘿蔔、辣椒、甜椒、柿子乾、冷凍草莓、冷凍蝦仁、調製鰻片等我國生產品目。
FTA只是一個小問題

台灣會這樣內耗會這樣這麼多意見這麼多的猜忌無法往前原已只有以下

1.老闆永遠覺得賺不夠,所以薪水死不漲
2.公務員做的事少,每天爽爽過,薪水超高,退休領的更爽,拖垮政府財政,人民要繳更多的稅來補
3.政府只照顧大財團,幫炒地,什麼最優惠的都給大財團,因為門神有錢可以拿,地價屋價超高人民薪水根本沒辦法買
3.政府貪污嚴重,原本是照顧人民的錢都進少數人的口袋裡,導致整個國家都在貪汙,根本沒人在做正事,

因為以上原因導致賺得較少的人對台灣現況非常不滿,
看不見好的未來,不管說什麼,因為以上原因所以人民已經不信任政府
政府做的任何事情都讓人民感到害怕
都覺得政府是為了貪污賣台照顧大財團把錢給少數人才做出的決定
所以即便是最好的方案,有51%能讓台灣進步的方案出現
台灣一般老百姓也很難去信任政府,

所以政府不管跟別國怎麼簽約
人民都是害怕的
最後就變成要阻礙案件的推行
原因沒有別的 就是以上





蒼之無行 wrote:
選完就不重要了,真以...(恕刪)

kantinger wrote:
跟新加坡紐西蘭的fta不就簽了嗎

那怎麼就簽的成...(恕刪)




我們跟新加坡紐西蘭都已經生米煮成熟飯了嗎?

該不會下一步就鬧出人命來?小老百姓欲哭無淚!

全台灣人民對於如此黑箱作業,都表示震驚憤怒!


咦! 怎麼那些挺餅亂人士都如此無感呢?
人人狂舞呼萬歲 拍掌如雷欲震天 絕憐此輩真無智 逆反潮流愈顯然
說大話誰都會 提升競爭力 哪家公司老闆沒想過

效果這麼卓著 也不會一堆毛三到四的公司存在

學生在抗議時 有去了解自己父母為何年終不要1.5月嗎

有的還沒發年終呢

我是覺得現在新出來的政客學生很敢拿理論講 提高競爭力誰不知道

到時執政了 拿不出成績 保證變卸責大會 因務都是廠商民眾不爭氣 沒競爭力
台灣最大的危機是中國到處打壓要如何發展,想簽什麼都受制於中國
變成中國的一省國際上誰承認台灣是國家,當初退出聯合國就該獨立了,現也沒核武比北韓慘
另一危機就台灣人不團結短視近利人人自私,政府有錯人民也要負責,
想發展什麼就會有另一種聲音出來抗議
就算簽了台灣經濟也不會起色,治標不治本調整產業結構產業升級提升產品競爭力才是該做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