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老鵰 wrote:
但如果是發生比較嚴重的侵權行為有損害賠償問題時,UBER是甚麼態度?它負連帶賠償責任嗎?...(恕刪)
...(恕刪)

以印度UBER司機強暴案來看,UBER印度跟美國公司都是一概撇清責任.連保險也沒有幫受害者處理.
~rocky~ wrote:
看來國外的學術討論應該找你去當顧問講師的呢
不然你發表一下 你對這方面的高見給我們大家欣賞欣賞吧
假設今天UBER創了叫UPAY的東西
乘客付款給UPAY UPAY抽手續費後給司機
請問這是不是第三方支付?
YAHOO拍賣也有自己的第三方支付 叫做Yahoo奇摩輕鬆付
請問這是不是第三支付?
依照您的神邏輯 不就表示提供服務與付款都是"同一家公司" 就不是第三支付
因此款項分配變成雇傭的勞務費用?
另外何時要告訴我
1.PAYPAL 支付保收的手續費台灣抽不抽的到稅呀?
2.GOOGLE PLAY/APPLE STORE等線上付費 台灣抽不抽的到稅呀?
3.被抽稅的invoice呢?


我說的是經營這行都要瞭解的台灣法規.不懂的話,還是不要自己想像實務是怎樣操作,然後上網跟別人辯論.

你先回答我Yahoo輕鬆付的營業所得,有沒有對中華民國政府繳稅?
UBER中間抽的手續費有沒有繳稅?

UBER有沒有違法就很清楚了.

退一步來說,UBER(平台)對於車資有決定權,司機(賣家)不能決定要收多少車資.所謂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只是代收代付,UBER從哪一個面向看都不是第三方支付的性質.

另外
1. Paypal, 支付寶 的手續費是賣家支付.Paypal, 支付寶的營業所得,在賣家的所在國家繳稅.這點UBER金流都在外國完成,中華民國政府收不到完整的稅收.
2. 我在apple store買東西,他們還會開發票給我.營業稅一分也不少的會繳給政府.
3. 我被抽關稅是在海關繳納.有張關稅單.商家給我的INVOICE上只有商品價格. 你會問這種問題,真是讓我懷疑你到底有沒有實際的購買經驗.不如你把你購物的INVOICE貼上來看看,證明我說的話是對的.

xieb wrote:
這兩家商城推特價推什麼折扣什麼服務時都是全商城一體適用,它只是媒合平台憑什麼決定
各商家要一起特價?要一起24H內到貨?像有些線上購物網站,你買東西它還給你折扣金,下次
買其它東西還可以用它去折扣,這又是什麼?它不是只是"媒合平台" !?哪條法規規定媒合
平台不能管控價格或對平台上的商品進行管理?..(恕刪)


以PCHOME 24h 跟線上商城為例,商品的訂價,要給多少折扣,都要廠商同意.PCHOME無法自行決定.
PCHOME要賣一個低於成本的價錢,廠商才不會出貨.

UBER不同,車資訂價完全是UBER說了算.UBER司機只能照單全收.由此看來,UBER是家白牌車行.並不是第三方支付的性質.
oldchen1970 wrote:
以PCHOME 24h...(恕刪)


拿PCHOME 24h救援我覺得有點失敗

PCHOME 24h的產品 特別是3C產品你會發現特價後的價格 如果大潤發有賣的話兩者常常是一致的

不會比較高也不會比較低 這個價格一定是廠商有同意才有可能這樣調整的
oldchen1970 wrote:
舉Y拍平台的例子,...(恕刪)

這打不到點上.
今天一個UBER司機加入UBER他也可以加入其他平台去賺錢..
就像我能到PCHOME、雅虎...等網拍平台做拍賣.
今天是台灣只有UBER沒人跟他競爭啊..
定價問題是他是利用供需曲線做定價的
也就是當市場需過猛烈就算出較貴的方案為基準去載客
當市場太冷他就算較便宜的方案為基準去載客
那你麼會說他有定價權呢??
他完全沒有市場給出多少價格他就必須照著這樣走
政府才有定價權但是太死了而市場是活的
今天如果市場計程車司機是用浮動的價格來載客,請問會有白牌能搶到生意?
這不叫第三支付那什麼叫做第三支付???
別忘了他還需要用免費來搶客,那為什麼他覺得這種有利潤..
因為現在市場供過於求啊...


七七三 wrote:
今天一個UBER司機加入UBER他也可以加入其他平台去賺錢..

正常的價格 是由政府規定的
起跳價?元 每?km+?元 這是有法規的 不是任意喊價
不管你是在A車行 B車行 C車行 只要是跳表 通通照這個規格下去算
但UBER不是
簡單來說 司機對於UBER是沒法抗拒的
這段路 UBER說多少錢 司機就收多少錢
反而"司機"比較像所謂的第三支付平台
廠商訂價>PCHOME收錢>PCHOME抽成------>過程中合法納稅
UBER定價>司機收錢>UBER抽成------>過程中??

又牽扯到 UBER司機是沒有營業執照的
所以他們藉由將人從A載到B然後收取費用這個動作
本身就問題
司機完全是非法營業 只是掛在UBER這個名號下 讓人覺得他好像是正當的

也有人拿安全性來比
如果你要說UBER好司機的比率大勝小黃 我完全認同
但你要說搭UBER比搭小黃安全 我沒辦法接受
以下轉貼兩段UBER服務條款
「Uber本身不提供運輸服務......因此,運輸提供商向您提供運輸服務須遵守您與運輸提供商之間(待)訂立的協議。 Uber 絕非該等協議中的一方。」
「在任何情況下,對於與運輸提供商提供的運輸服務或運輸提供商方面的任何行動、舉措、行為、舉動及/或疏忽相關及/或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Uber 一概不予承擔。」
簡單說明這兩段話的意思
我們UBER只負責拿錢的 你出了事情自己找司機處理

所以我前面有提出過一個方案
UBER這家公司 合法的在台灣成立"UBER計程車車行"
他還是可以用他自己的方式來篩選司機
不學外面的車隊 為了收取月租或擴大車隊 就胡亂招收
藉此維持他所謂的高品質
你也可說他不想和小黃同流合汙
但實際情況是
他不想要繳納規費 更不想要承擔運輸過程中的責任!

覺得小黃很爛 就跟認為開Toyota都是三寶一樣
完全是不考慮基數的以偏概全
我有認識很多天天搭小黃上班的人
其中不乏外商駐台的高階主管(車資都可報公費的)
80%都有固定的車搭
真的常常搭的人 遇到不錯的司機 不妨跟他拿張名片吧!

蔥油餅大叔 wrote:
拿PCHOME 24h救援我覺得有點失敗...(恕刪)


你說的沒錯.
這證明了到現在為止,我都是在跟自己腦袋內幻想網路平台是如何運作的人在辯論.


七七三 wrote:
今天一個UBER司機加入UBER他也可以加入其他平台去賺錢..


假設在台灣另外弄一家跟UBER一模一樣的公司出來,先面臨連續被罰的狀況吧.
就算後面有如同google一樣的金主,我想正當的台灣生意人不會故意去違法營業.

oldchen1970 wrote:

以PCHOME 24h 跟線上商城為例,商品的訂價,要給多少折扣,都要廠商同意.PCHOME無法自行決定.
PCHOME要賣一個低於成本的價錢,廠商才不會出貨.

UBER不同,車資訂價完全是UBER說了算.UBER司機只能照單全收.由此看來,UBER是家白牌車行.並不是第三方支付的性質.


前面就說過了,UBER提供的媒合項目很單一,pchome這些賣的東西太多根本不可能一
一去訂價.UBER這邊同意你就開,不同意就別加入,如此而已.服務的定價與折扣這些也
是你加入前就要同意的.給的價格太低不符成本,也一樣不會有人開,完全和你說的是一
樣的.

另外,你還是沒說哪條法規規定媒合平台不能自訂價格.
xieb wrote:
前面就說過了,UBER提供的媒合項目很單一,pchome這些賣的東西太多根本不可能一
一去訂價.UBER這邊同意你就開,不同意就別加入,如此而已.服務的定價與折扣這些也
是你加入前就要同意的.給的價格太低不符成本,也一樣不會有人開,完全和你說的是一
樣的.
另外,你還是沒說哪條法規規定媒合平台不能自訂價格.


PCHOME這些賣的東西太多根本不可能一一去訂價. 你錯了。每樣東西都是PCHOME跟廠商橋好的價錢。廠商可以決定售價。
平台無法單方面決定售價。

每條路線的車資就像是每樣產品售價。UBER是單方面決定車資。司機(廠商/賣家)只能接受,或是不接受。司機不可以決定車資。UBER司機就只是領固定薪水的員工的概念。司機覺得公司給的車資不合算,可以不要開。不管怎樣看,UBER都不是媒合平台的作法。

至於你說的UBER這邊同意你就開,不同意就別加入.服務的定價與折扣這些也是你加入前就要同意的。這就不是媒合平台的概念,而是公司請員工的概念。


xieb wrote:
另外,你還是沒說哪條法規規定媒合平台不能自訂價格.


不用法規。當媒合平台自訂價格販賣產品,他就不叫媒合平台。因為營運模式變成賣家。賣家要繳服務所得稅。特定行業還要特許經營權。UBER台灣這兩點都已經背叛違法。
以上是一分鐘教你看懂UBER不是媒合平台。謝謝

xieb wrote:

每條路線的車資就像是每樣產品售價。UBER是單方面決定車資。司機(廠商/賣家)只能接受,或是不接受。司機不可以決定車資。UBER司機就只是領固定薪水的員工的概念。司機覺得公司給的車資不合算,可以不要開。不管怎樣看,UBER都不是媒合平台的作法。

至於你說的UBER這邊同意你就開,不同意就別加入.服務的定價與折扣這些也是你加入前就要同意的。這就不是媒合平台的概念,而是公司請員工的概念。

不用法規。當媒合平台自訂價格販賣產品,他就不叫媒合平台。因為營運模式變成賣家。賣家要繳服務所得稅。特定行業還要特許經營權。UBER台灣這兩點都已經背叛違法。
以上是一分鐘教你看懂UBER不是媒合平台。謝謝


你這不叫一分鐘教別人看懂UBER是不是媒合平台,是讓人看懂你如何一分鐘腦補出一個不存在的東西.
先腦補一個不存在的原則出來..ex:媒合平台不能制定價格 --> 然後再以此腦補出來的結論認定uber
和司機是僱傭關係,結果一切都只是你自己腦補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