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跟韓國經濟發展不論落後或前進, 聯考入學制度都沒改變....這樣也可以賴在聯考上?!kantinger wrote:對岸跟韓國聯考人才如何?日本東京帝大入學不也考試的嗎? 日本入學有很多方式, 帝大的教授採用筆試, 其他學校採用口試、實驗或論文, 入學的方式根據學校情況不同而多元....這又跟台灣古代的聯考哪裡像了?! 張飛又打了岳飛?
所以考不考試以教授說了算吧...怎會家長或是路人呢? 會不會越來越差我看不出來, 只知道現在台灣40,50歲的社會中高階分子領頭羊都是聯考出來的...面對困境也沒多有創意....小弟是不知如何比較...kantinger wrote:所以那些考試的地方有...(恕刪)
he168tw wrote:所以考不考試以教授說...(恕刪) 不知道會不會發散但創意, 不見得是現今的教育制度教出來的, 有些時候, 和所處的環境有關係. 老一輩的, 有網路嗎?現在小學生都會寫創意作文了呢.
cotyz1011 wrote:哈哈,要是我當總統,就這樣搞,全國都是建中北么分校乾脆全國只用一套明星教師,全部都用視訊上課就好了反正我就不記得我高中時候在課堂裡認真聽過課,沒差呵呵...(恕刪) 應該是,中教署署長當建中及北一女校長,其他國(市)立高中全成建中(北一女)分校,人人都是建中(北一女)生。
skistosais wrote:從歷史軌跡的角度來看...簡單講,升學主義就是將「考上好的學校」視為人生唯一出路的思考。在這種觀念下,學生的主要目標就被侷限在唸書準備考試上,其他的人格發展(如體育,美育,食育...)、自我探索、合作能力和創造力都被漠視了。最糟的是,通過升學主義過濾的「精英」,總是自認為在各方面都高人一等。(恕刪) 我想光只從聯考或入學方法實現教改目的,是很難完成的。主要還是如何改善實際教育資源的分配。想升學,從事研究學術的,有研究學術的資源設備。而不升學的~如何充實一技之長的訓練?當然就要充實實習或實作設備完善。但現在台灣許多教育資源都嚴重傾斜...一些技職學校都沒多少設備可以提供完善一技之長的技職教育。當然大家只好求:唯有讀書高啊!想一想:一個技職學校要開辦個CNC 加工課程要砸多少錢?相對來說:美容科,資料處理科就便宜多了。想當然爾~您就知道這些學校會開什麼科系出來招生?大陸中專的實習教室如果有這麼好的技職教育設備...出來有一技之長,比大學唸完22K 還好!誰還要去拼升學?...教改還是要回到實際的教育資源的重新分配吧。但掌握最大教育資源的教育部卻不幹這事;反而每年花大把金錢與心力一直搞升學制度....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