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jima_ai wrote:
個人覺得科技業發股票當獎金實在是一個很......可惡的機制
1.發股票對公司來說,幾乎沒有成本。員工拿到股票,賣掉所得的利潤根本就是股民們的貢獻。
2.美其名是要讓員工工作更有衝勁,讓股價往上噴;但,員工辛勤工作抵得過老闆眼光錯誤嗎?抵得過金融海嘯嗎?為什麼要把我的工作收穫賭在一個我不能決定的地方?
假如我是一位員工,我在2009年中進去這間公司,因為我是菜鳥,對公司來說我沒有貢獻度所以只分到1張股票。但是不到兩年當我正開始為公司付出的時候我手上的股票莫名其妙飆到一張上百萬???眼看公司前景一片光明,我更是為公司賣命,誰知道一年之後股價剩下1/3???而且一去不回頭...
3."分紅費用化導致台灣科技業衰敗"這根本是錯誤的一句話。發股票幾乎不需成本卻當做員工獎金,美化公司財報。分紅費用化只是把這骯髒的真相攤在陽光下罷了...
4.園區工程師既然是拿命來換薪水,那為何不調高月薪???分紅費用化如果拉低了員工的年新,那為何不調高月薪???如果希望優秀的員工來公司任職,為何不調高月薪???如果希望優秀的員工留在公司任職,為何不調高月薪???
從股東角度來看:
員工分紅發股票是可惡的機制.
不過也要看是哪家公司的股東, 好的公司股票被稀釋了, 但員工努力的結果反應在帳面上, 股價一直維持高檔.
還原權息之後, 股東還大賺. 這樣的機制對好公司就沒影響. 如台積電, 鴻海, 聯發科.
但爛公司股票被稀釋了, 員工表現幫公司獲利的加分不足, 股價還原權值越來越低, 這樣的股東算是虧本了.
如dram....
從員工或老闆的角度來看:
讚! 無話可說. 薪水高, 更拼命. 但拼命能不能反應在獲利上, 不知.
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來看:
員工更拼命, 自然成功機率高. 無庸置疑. 成功後, 改為費用化, 因為市佔已大, 基礎已成,
所以即使費用化後, 還有足夠現金給高薪.
所以對新創公司來講, 員工分紅是好制度, 對已基礎穩固的企業來講, 也不是甚麼壞事.
所以唯一被可惡到的是股東.
股東才有資格說嘴, 我不知道非分紅配股的公司的股東, 在對人家公司的制度不高興甚麼???
非要從法律上消滅這種制度??!!!
但股東也不是生而自動為股東, 股東是有選擇的. 你覺得分紅配股很可惡, 有上千家沒有分紅配股的股票可以選擇!!!
為何非要成為有分紅配股的公司股東, 再來罵公司制度可惡呢????
hello
macacafly wrote:我之前寫的四點,應該沒提到股東權益受損的部份。投資股票本來就有賺有賠。
從股東角度來看:
員工分紅發股票是可惡的機制.
不過也要看是哪家公司的股東, 好的公司股票被稀釋了, 但員工努力的結果反應在帳面上, 股價一直維持高檔.
還原權息之後, 股東還大賺. 這樣的機制對好公司就沒影響. 如台積電, 鴻海, 聯發科.
但爛公司股票被稀釋了, 員工表現幫公司獲利的加分不足, 股價還原權值越來越低, 這樣的股東算是虧本了.
如dram....
從員工或老闆的角度來看:
讚! 無話可說. 薪水高, 更拼命. 但拼命能不能反應在獲利上, 不知.
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來看:
員工更拼命, 自然成功機率高. 無庸置疑. 成功後, 改為費用化, 因為市佔已大, 基礎已成,
所以即使費用化後, 還有足夠現金給高薪.
所以對新創公司來講, 員工分紅是好制度, 對已基礎穩固的企業來講, 也不是甚麼壞事.
所以唯一被可惡到的是股東.
股東才有資格說嘴, 我不知道非分紅配股的公司的股東, 在對人家公司的制度不高興甚麼???
非要從法律上消滅這種制度??!!!
但股東也不是生而自動為股東, 股東是有選擇的. 你覺得分紅配股很可惡, 有上千家沒有分紅配股的股票可以選擇!!!
為何非要成為有分紅配股的公司股東, 再來罵公司制度可惡呢????
我要說的是:分紅配股這個制度對員工來說是不公平的,為什麼辛苦一整年之後,我的獎金還要看外商最近是不是在倒貨、國安基金有沒有進場護到我們家的股票、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有沒有維持住,免得全球股市大跌?
員工分紅是個好制度,但是如何分紅也很重要;公司實際賺了多少錢,拿出部份發給員工。這才是員工真正的價值;
公司發了市價數百萬元的股票給員工,但實際上公司卻只拿了幾萬元來印這些股票;這不就是投機取巧美化財報嗎???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李等毀 wrote:所以應該用分紅配股這種美化財報的方式來吸引新血進園區賣命???
就層級來看,
分紅費用化之前跟之後,
高階經理人跟老闆的薪資結構根本差異不大,
一樣賺的荷包飽飽的;
但中階以下事情最多壓力最大的工程師們就不同了,
薪資平均掉了30%~60%甚至更多,
你要新血如何願意進園區任勞任怨???
分紅費用化之前,我的付出值得拿到市價數百萬的股票,為何分紅費用化之後,我的身價只剩下40%~70%???只因為公司要真正掏錢出來???
spencerk wrote:公司上市櫃之前,分紅配股的確是個不錯的制度;老闆拿錢、員工拿命拼未來
在2000年左右. 全台的大大小小的豬屎屋最少300家以上. 但上市櫃的公司不到40家
是什麼動力驅使著這些傻瓜拋家棄子. 沒日沒夜的RUN SIMULATION, DEBUG, RE-LAYOUT,......
曖....就是這個夢啊
期待美夢成真. 希望賺夠了錢. 能夠早個10年提早退休
spencerk wrote:如果台灣的財會制度與世界不同,外國的投資機構如何能確認這間台灣公司是賺錢還是賠錢?
為了財會制度與世界接軌. 賠掉的是台灣整體半導體的競爭力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haoxinzuo wrote:
原因是為了讓那些魯蛇們比較不會有"相對剝奪感"
如果國家社會要跟著那些一事無成只會抱怨的人走,所作所為都要符合那些人的需求,那對國家社會到底是好還是壞
各朝代得開國君主 也幾乎都是你所說的魯蛇...
李等毀 wrote:
不過, 既然主題還是關於陸資入股以及大陸市場對IC設計的重要性,
陸資入股我從不反對,該這麼說~"陸資來台"根本不需要反對
真的要進來,我可以透過OBU來台,好處更多~
但~經營企業跟投資理財都有風險
做錯判斷 別像阿土伯一樣...又要護盤
iijima_ai wrote:
分紅費用化之前,我的付出值得拿到市價數百萬的股票,為何分紅費用化之後,我的身價只剩下40%~70%???只因為公司要真正掏錢出來???
這就是大家再說的
經營企業的風險不是由基層員工來承擔
員工要的是薪水,不是未知在天的股票
最後結論~還是一句話
領過得還想再領
但~電子業的困境 他們永遠都有藉口
幾年前怪南韓 幾年後怪紅色共應鏈
也許再過幾年 就輪到怪東南亞了...
When the Nazis came for the communists,
I remained silent;
I was not a commu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