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誠心的建議大陸的朋友不要再來台灣遊玩了


rezphiuv wrote:
去?去哪?

怎麼,現在開始比爛了?不直接承認台灣遊覽車爛,要順便說別人也爛?承認有這麼難?...(恕刪)

台灣最美就是人,國外最美是不是人,那難說了...

skistosais wrote:
球德洛 wrote:
其實大陸做燒餅的歷史比台灣久
你該不會以為燒餅是台灣人發明的吧


1949年,黃橋燒餅被選入開國大典國宴。1952年4月,毛澤東稱讚「黃橋燒餅好出名的」。

黃橋燒餅長這個樣子: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9/Jian%27ou_Kompyang.JPG/800px-Jian%27ou_Kompyang.JPG?1468990336814

你自己講,台灣哪裡的燒餅長這個樣子?

雖然午餐吃過了

這個時候 ...

來個 甜燒餅 + 鹹燒餅

好像不錯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1.不要推給一條龍好嗎?一條龍品質跟今天遊覽車火燒車沒有直接關係,是跟我們大客車監理單位有關係,遊覽車火燒車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尊龍客運火燒車就造成四人死亡..
2.請問各為有辦法從剛出廠遊覽車外觀辨別出他是一條龍嗎?有車廠打造車箱會分這台是一條龍專用,誰不是一條龍專用嗎?
3.再來今天這台遊覽車下禮拜不會跑國旅團、進香團、結婚喜宴包車、校外教學嗎?這台車還六年車,不是很老舊.,十年後他可能就轉為校車使用,請問搭車的同學們不是也陷入這樣的危機嗎?.....話說回來,我當兵有次真的是搭遊覽車去打靶,難道我真的有辦法做高檔車嗎?還有放假的包車難道會是高檔車嗎?還有高檔跟低檔的定義如何?是在安全性還是只是在裝潢、視聽設備?

4.就算今天不是一條龍就不會這樣嗎?出事的原因就是因為一條龍嗎?根本就本末倒置,生命安全是最基本的旅遊保障,或許在低價團上你可以吃的不好,住的差,但安全不能忽視,同樣的,本國的進香團也是同樣的道理,不要推給一條龍,這次火燒車就算不是一條龍,也是一樣的結果。
5.說真的,我真的很想看看今年初剛報廢的灰狗巴士國光號,跟我們台灣遊覽車車體廠的新車PK一下,從20公尺45度的斜坡滾下去..誰會比較慘....
6.每台打造的遊覽車他的逃生出口開關都不一樣,有的在樓梯旁邊,說真的要從樓梯走上去才看得到,另外要怎麼使用,沒有統一的標準,緊急時間沒有時間給你看說明書,相對的,國光號就很簡單,打開冷氣旁的隔板往外推就是了,總共有十多個逃生窗口..

所以不要推給一條龍好嗎?今天明明就是遊覽車的安全設計出了問題,推給陸資一條龍,請問沒了陸資一條龍,以後就不會有這樣火燒車或逃生的問題嗎?臺灣人就是不會正視自己的錯誤,永遠不會長進,在錯誤中輪迴。
1.不要推給一條龍好嗎?一條龍品質跟今天遊覽車火燒車沒有直接關係,是跟我們大客車監理單位有關係,遊覽車火燒車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尊龍客運火燒車就造成四人死亡..
2.請問各為有辦法從剛出廠遊覽車外觀辨別出他是一條龍嗎?有車廠打造車箱會分這台是一條龍專用,誰不是一條龍專用嗎?
3.再來今天這台遊覽車下禮拜不會跑國旅團、進香團、結婚喜宴包車、校外教學嗎?這台車還六年車,不是很老舊.,十年後他可能就轉為校車使用,請問搭車的同學們不是也陷入這樣的危機嗎?.....話說回來,我當兵有次真的是搭遊覽車去打靶,難道我真的有辦法做高檔車嗎?還有放假的包車難道會是高檔車嗎?還有高檔跟低檔的定義如何?是在安全性還是只是在裝潢、視聽設備?

4.就算今天不是一條龍就不會這樣嗎?出事的原因就是因為一條龍嗎?根本就本末倒置,生命安全是最基本的旅遊保障,或許在低價團上你可以吃的不好,住的差,但安全不能忽視,同樣的,本國的進香團也是同樣的道理,不要推給一條龍,這次火燒車就算不是一條龍,也是一樣的結果。
5.說真的,我真的很想看看今年初剛報廢的灰狗巴士國光號,跟我們台灣遊覽車車體廠的新車PK一下,從20公尺45度的斜坡滾下去..誰會比較慘....
6.每台打造的遊覽車他的逃生出口開關都不一樣,有的在樓梯旁邊,說真的要從樓梯走上去才看得到,另外要怎麼使用,沒有統一的標準,緊急時間沒有時間給你看說明書,相對的,國光號就很簡單,打開冷氣旁的隔板往外推就是了,總共有十多個逃生窗口..

所以不要推給一條龍好嗎?今天明明就是遊覽車的安全設計出了問題,推給陸資一條龍,請問沒了陸資一條龍,以後就不會有這樣火燒車或逃生的問題嗎?臺灣人就是不會正視自己的錯誤,永遠不會長進,在錯誤中輪迴。
我是昨天聽朋友講才知道的
球德洛 wrote:
台灣很多遊覽車為多幾個載客量改裝車體損壞車體鋼性結構早已不是公開的秘密

整件事就是讓人難過
每年每年這麼多的交通事故似乎都不算什麼
只顧賺錢枉顧性命的事永遠有人搶著做
還要多少無辜的性命跟著陪葬
正義才會來臨

這也算一種市場機制,如果是產品就算了,但這是用人命當砲灰啊
這個行業遠比我想得黑暗,非常慶幸沒為旅遊觀光業做過行銷,因為誠實更難立足
ming_ray wrote:
真的不要來了!

讓那些無良業者先倒光吧!

ptt八卦板
一堆綠網軍高潮中咧~~
說啥火烤26啥的
一點人性都沒有~~這就是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效死人
球德洛 wrote:
想想過往到現在,陸...(恕刪)
管妹在幹什麼,這一版的討論居然一下刪我三篇

身有同感,不要再跟團來台灣,要嘛就自由行.
跟團來台玩,真的對台灣及大陸觀光客的旅遊品質/生活品質皆不好,
小型自由行對台灣有幫助,但真的有錢就去日本/歐美那裏比較安全,
連在台灣的人都不見得喜歡坐遊覽車,現在連坐火車都不見得安全,
連個演習都會誤射漁船,玩個八仙都會死傷一大堆人,真的跟你們所謂的內地有得比,
故要去海外玩,台灣真的跟大陸差不多,不要好奇把命丟,
台灣有的山水相信大陸應該找得到,要內涵還不如去去日本.
skistosais wrote:
1949年,黃橋燒...(恕刪)


中國地大物博,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燒餅形狀百百種,就連餃子形狀也各不相同,只有井蛙才會認為必須長成台灣這樣才能稱是燒餅。

古人也愛吃燒餅油條與豆漿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是儲備一天體力的泉源。隨著現代化生活的腳步,已很少人在家自製早餐;走出家門,中西式早餐店林立,種類繁多、五花八門,令人食指大動。而傳統早餐店依然最受青睞,一杯香濃豆漿、一套香酥爽口的燒餅油條,就可以讓人吃得津津有味,充滿幸福。

豆漿、燒餅、油條是傳統的北方飲食,隨國軍來台,從眷村傳播開來;雖然做法簡單,卻是淵遠流長,它們背後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西漢劉安做豆漿為母進補



豆漿起源並沒有很確實的考據,有一說為民間的廚師所發明,也有傳說是戰國時代名將樂毅為醫治母親所製,甚至連韓國都曾主張豆漿是由他們發明的。而在眾多說法當中,以「豆腐之神」劉安最為著名。

相傳,西漢淮南王劉安是一名孝子,在母親患病期間,為了替母親補充豆類營養,便將不易病人消化的黃豆磨碎,濾出豆汁後加水製成豆漿給母親飲用。本草綱目中記載:「豆漿,利氣下水,制諸風熱,解諸毒」,劉母長期飲用豆漿,病情也逐漸好轉。日後,劉安於淮南八公山上煉丹時,將石膏混入豆漿裡使其成為豆腐。淮南從此被認為是豆腐的起源之鄉,劉安也被豆腐業者奉為神祇。

《綺翁憶梅庵雜記》記載豆腐業淮南王劉安云:「相傳黃曆九月十五日,為淮南王劉安誕辰,內地豆腐業者均於本日舉行公祭,祭畢聚餐。」

燒餅來自西域

開張前先敲響案板

乾香酥軟的燒餅,其實並非起源於中國東土,而是來自西域的食品;當時中國稱外來文化為「胡」,因此當時的燒餅稱為胡餅。在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中記載了胡餅的製法:「麵一斗,羊肉二斤,蔥白一合,鼓汁及鹽熬令熟,炙之,面當令起。」後來胡餅在中國盛行,人們便將其改名為燒餅。

早期小販在賣燒餅時,總是會點燈、敲響案板以告知客人燒餅攤子開張了。然而很少人知道,這項慣例其實跟三國時代的劉備有關。

據傳,劉備早年被蔡瑁追殺,在逃亡途中遇上水鏡先生的牧童,便跟著來到先生家借住一晚。由於時間已晚,水鏡先生也用過晚餐了,劉備雖然因為逃亡而未進食,也不好意思開口要人家做飯。


深夜,劉備肚子實在餓得受不了,輾轉難眠,只見時間來到四更;外頭突然飄來一陣香氣,他連忙跑出戶外,尋著香氣來到街上,看到遠處有一盞光,走近一看,原來是賣燒餅的小販。這下總算能一解飢餓之苦,吃完燒餅後,劉備向小販建議:「除了點燈,不妨敲敲案板,這樣客人才找得到啊。」從此之後,燒餅攤子營業時,除了點燈外,還會將案板敲個啪啦啪啦響,告訴客人「好吃的燒餅在這兒呢」!

油條源於南宋

小販捏麵人油炸秦檜洩忿



油條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因為宋朝奸臣秦檜陷害岳飛,民間憤恨秦檜夫妻,便捏成麵人丟入鍋中油炸來洩忿,故稱「油炸檜」又作「油炸鬼」。而油條中間為何有條一分為二的溝線,同樣有個來由。

南宋時,在京城眾安橋有兩家小吃攤,一家賣芝麻蔥燒餅,一家賣油炸糯米糰。一天,兩家攤子剛歇下早市,休息閒聊,聊到秦檜夫婦奸計害岳飛之事,愈聊愈生氣,賣燒餅的那位拿了兩個小麵團,揉捏成一男一女麵人,然後用力以刀子剁砍,另一位則是跑回自己攤子把油鍋端來,將那兩個被剁爛的麵人重新捏好,背對背地貼在一起,丟進滾鍋裡大火油炸;一邊大喊著:「看啊!油炸檜!」路人一聽都覺得新鮮,紛紛圍過來觀看,並痛快跟著大呼:「好啊!油炸檜!油炸檜!」還有人把兩個炸焦的麵人撈起來吃下肚,藉以洩忿。

這件事後來傳播開來,人們都想吃吃「油炸檜」。那兩人也乾脆不做原本的生意了,合在一起賣「油炸檜」。由於背對背的兩個麵人捏起來挺費事,於是他們乾脆將麵團切成許多小條,拿兩條來用捧子從中間一壓,扭在一起,放進鍋裡油炸,就成了現在我們所知道的油條造型。

另外,不少人應該都在早餐店吃過「燒餅油條」,香酥燒餅夾著油條,吃起來相當對味。不過燒餅夾油條,可是台灣特有的吃法。台灣吃燒餅來自早期的眷村,當時一些喜歡聚在早餐店吃早點的外省老鄉們,覺得吃完油條後得先洗手才能繼續進食,是件麻煩的事,於是就將乾烤不油膩的燒餅從中切開,夾著油條吃。這樣既能享受美食,又能省去洗手的麻煩。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連簡單的早點小吃都能有一段饒富趣味的故事。爾後在品嘗美味早餐之餘,我們也能遙想古代飲食文化的樂趣了。
新聞報導從2008年到現在
陸客來台共死了90人
比去中東還危險
真的勸大陸人士不要來台了
台灣的風景除了東部有看頭些
西部是有什麼能看的
上不了國際台面的
為了安全
還是少來為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