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全國院線上映)金馬導演"傅榆"年度金句威力強大

gtyvincent1 wrote:
傅榆的《我們的青春...(恕刪)


新增記錄片精華片段3
金馬獎餘波透視中國版國族民粹主義的危險心靈

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落幕時刻,本來應該是華語電影人互道珍重,繼續為來年辛苦播種耕耘的開始,不料卻因幾位兩岸電影人的致詞而氣氛變調。台灣紀錄片導演傅榆講了想講的話:「很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而中國大陸演員涂們也講了或許是他被對岸部分人士期待該說的話:「中國台灣金馬獎」、「兩岸一家親」。

兩岸問題主權認知歧異存在已久,既然已經由兩岸電影人「各自表述」,講完就算了,本來沒有什麼好再繼續逞口舌之爭的,畢竟這種存在的歧異不可能馬上消失,而影展頒獎典禮結束也就結束了,不料這段插曲在對岸卻繼續發酵,餘波蕩漾。
翻牆跨海出征的網路霸凌大軍


中國大陸官方在傷口上灑鹽,藉機擴大事端的斧鑿痕跡明顯。當晚10點半左右,擁有723萬粉絲的共青團中央官微博帳號率先轉發該帳號在2011年的一張舊貼圖,也就是「中國,一點都不能少」的圖片,並且詭異地發了個微笑不語的表情符號。一天之間,該微博的轉發量多達790萬。這其實並不令人意外,畢竟該微博帳號向來是大陸「愛國憤青」、「小粉紅」們的大本營之一,而那個詭異的微笑表情符號,或許更是傳達某種「出征」的暗號。無怪乎,翻牆跨海出征的網路霸凌大軍蜂擁而至,並且以不堪入目的仇恨言論洗版灌爆台灣文化部長鄭麗君和導演傅榆的臉書帳號!

除了共青團中央,中國大陸喉舌媒體《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也緊接著在當晚11點多發出「中國,一點都不能少」的貼圖,並且很快累積了148萬次轉發量、12萬留言評論,100萬以上的按讚數。

在形同小粉紅司令部的共青團中央,以及代表中共中央的喉舌媒體《人民日報》聯袂演出後,大陸愛國憤青和小粉紅們像是打了愛國興奮針劑一樣,徹夜在網路上狂奔亂竄。後來的故事大家都曉得,一大票大陸藝人和零星幾個台灣藝人紛紛表態,連最近低調到不行的范冰冰也出來湊熱鬧,表態「愛國」不落人後,畢竟小粉紅們還在網路上到處點名誰誰誰還沒發「中國,一點都不能少」的貼圖呢。在這種國族民粹主義的狂潮席捲下,這些藝人真心自發表態的可能是有那麼幾個,但迫於無奈表態的也肯定不少,畢竟中國大陸當下的情勢不僅沒有說真話的自由,而且不說假話的自由空間也極小。
因此,若在網上「狹路相逢」,在台灣的我們其實無需隨之起舞,不妨笑罵由他,冷眼或最好是無視這些被刻意操作的國族民粹主義鬧劇就好,否則等於是中了大陸官方刻意操作兩岸爭端的詭計。
不過,我們有必要理解大陸「小粉紅」這個數量龐大群體,至少是同情的理解。他們的成長背景和經濟上相對於前一代人富裕得多,無憂無慮,而且缺乏親身經歷災難的深刻記憶(例如文革、六四)。相反的,美軍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北京奧運以後的黨國宣傳操弄,以及越來越意識形態化的愛國主義教育,都是催生小粉紅的前因;在此同時,除了見多識廣的少數人,大多數人其實忙著操心生存的實際問題,沒有能力或餘裕獨立思考,也就很難擺脫黨國刻意的愛國主義操弄。於是,這些網民傾向於簡單化看待兩岸問題,認為其中的是非很淸楚,甚至以為「分分鐘」就可以武力解決台灣,甚至大放所謂「留島,不留人」的狂言。
其實強國人的內心無比強大

再者,由於長期在網路和新聞言論上的控管,更讓部分迷信國族主義的大陸網民認知結構固化,接觸更多網路資訊的同時也只是增強原來的想法。教育、宣傳體系和防火牆則在進一步鞏固這種認知,更何況中共黨國從不間斷加強「主旋律」、「正能量」和「強國夢」的網路聲量,每天都在生產「假新聞」,導致許多大陸網民除了黨國設定的政治主旋律之外,只關注的是娛樂、綜藝和遊戲之類的內容。

深入瞭解這些情況會發現,部分台灣人所謂「強國人,玻璃心」的說法,其實可能並不十分準確。相反的,受國族民粹主義席捲的部分大陸網民的內心無比強大,更正確說是強大到了過分天真的程度,甚至是強大到對自己和他人都構成一種危險的程度。

面對具有這種傾向的部分大陸網民,台灣網民其實不必和他們隔空對罵(因為這樣剛好投其所好),反而應該予以同情的理解,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只是黨國操縱的工具,不知言論自由和獨立思考的真義。

在他們忙著「愛國」,想用口水「淹死」他們眼中的TD(台獨)之際,不知他們有多少人還記得去年此時「低端人口」有如豬狗一般,從大城市裡被黨國無情驅趕清退的悲劇?除非裝傻,他們自己所愛的那個「國」到底有多愛它的人民,或是這樣的「國」到底值不值得愛,他們心裡難道不清楚嗎?
兩岸頗不相同 如導演李安所說台灣是自由的

金馬獎意外捲入「政治風暴」餘波盪漾,據媒體消息,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宣部)已下達指令給中國電影局,所有合拍與中國片,一律不可以報名參加金馬獎,而電影局已知會各大電影公司,也就是說,明年的金馬獎恐只有港台本土電影參加。也有報導說,這只是傳言實際並無此事(一律不可以報名參加金馬獎)。最好是這樣,因為如因一些爭論爭議就避開或杯葛金馬獎那是很可笑的也是很可悲的事。

藝術文學美術音樂如不能碰政治,不能冒犯為政者,那麼弄出來做出來的東西就很八股,很樣板,而不是真正的文學戲劇電影。像台灣以前的反共八股即是,中國情況可能更甚,《東方紅》歌頌毛比蔣公紀念歌更是赤裸阿諛統治者,而張藝謀的電影《英雄》以及《十面埋伏》也有其政治企圖、政治用意。
傅女士,我們是一個國家,有國旗,有國歌。馬來西亞今年用選票翻轉了盤踞六十的政黨。所以,您想要表達什麼?台灣在世界的發聲的確很小,但,您這樣做,給現在的台灣帶來什麼?

Maggiewu123 wrote:
2018-11-22 21:29 by Maggiewu123
傅女士,我們是一個國家,有國旗,有國歌。馬來西亞今年用選票翻轉了盤踞六十的政黨。所以,您想要表達什麼?台灣在世界的發聲的確很小,但,您這樣做,給現在的台灣帶來什麼?


傅榆:「我真的很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

轉貼 傅榆FB

星期日

一夜之間收到許多留言與訊息,謝謝大家的關注和關心。我沒事。以下是我的幾點說明:

1. 對於許多網友(大部分來自中國)在我的臉書上寫下的上萬則回應,其中包括許多怒罵和攻擊,其實我看完並不特別憤怒或難過。

許多媒體昨晚報導《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是一部「太陽花學運」紀錄片。但其實318運動只是這部片的一部分,片名中的「我們」,指的是一位台灣學生、一位中國學生,和我自己。這部片不只是在記錄我們一起經歷的台灣大大小小社會運動的過程。我最初的構想,其實是想探究:在台灣國內,及台灣與中國、香港之間,懷抱不同國族認同、具有不同政治立場的年輕世代,是否能夠透過對話,來理解彼此的立場與差異,甚至共同合作?

從2012年我創作《藍綠對話實驗室》,到六年後的這部《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我都記錄了許多不同立場的年輕人互動、對話的過程。

昨晚到今天,有些朋友說:「如今這些網友的留言,看來對妳的創作初衷是最大的諷刺。原本想對話的,現在卻還是化為上萬則咒罵的留言。」

但我不是這樣看的。

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公民社會存在著大量的誤解與仇恨,這是長期累積下來的事實。我的創作就是想處理這個問題。如今這個場面,不見得是結果,而或許能是另一場對話的開始。

昨晚頒獎典禮後,在頒獎台上有部分中國領獎、頒獎者接續講出「中國台灣」、「兩岸一家親」等言論。我尊重,但當然不能同意。

我可以理解他們當中許多人做出的反應,或許是出於無奈與恐懼。但如果他們當中有人心中真是那樣想的,我也想誠摯地邀請他們,以及灌入我臉書留言的中國網友們,有機會的話,一起來看看這部作品。

2. 我在頒獎典禮上的發言,並不是「一時激動」,更不像部分中國網友所說的「受到民進黨政府的指使」。這是我自己一直以來就很想為這部作品所說的話。

有些網友說:「從此之後妳不用混了,更不用想踏足中國電影界」。對於日後或許無法再和許多優秀的中國電影工作者交流,我當然也有遺憾。但對於我日後職業生涯所可能面臨的一切後果,我願意承擔,且並不後悔。

另有部分評論說:「講話要看場合!妳個人的自私毀了金馬獎多年來的經營,以後中國政府不可能再讓中國電影踏足金馬」。對於這點,我想說的是:我在頒獎典禮上講的話,其實也是我這部作品中的部分主題,這不是一句「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可以迴避,因為這部片的拍攝對象本身就是政治。我很感謝金馬奬的評審們讓這部作品得獎。作為導演,我必須為我的作品說話,來回應他們的勇氣。

社會各界對於金馬獎有不同的想像,我尊重。我的行為也供社會公斷。至於金馬獎的未來該走向何方,需要電影界的各位朋友繼續來共同討論。

3. 最後再貼一次我昨晚發言的全文: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這部片,很多人以為只是在講政治,但它其實更多是在講青春,青春很美好,但也容易犯錯。我們可能把錯誤的期待投射在別人身上,這有可能發生在人對人,也有可能發生在國家對國家。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作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

以上這段話,以及這篇文章,就是我所有想說的話了。昨晚到現在湧入許多專訪的邀約,恕我暫時婉拒。

我這部創作最終想說的,其實是:我們的政治不應該總是投射期待在某個個人身上,而是靠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

感謝許多朋友的聲援。但我無意讓自己也成為另一個被投射過度期待的對象。

作為導演,我會持續用我的作品說話。

作為一個公民,如同我昨天在頒獎前受訪時說的,下禮拜投票,我會對13、14、15號公投投下同意票。希望每一位公民,也能勇於做出自己的選擇。

謝謝大家。
某些萨比经济版混不下去跑来这里混了
只要有争端的时候就会出线一些SB
中国这社会从来就喜欢代表别人 不会去在乎小众想什么更不能出线不一样的言论 就像那种没净化完全说单细胞动物你让她们想太多脑子会因为思维不过来而爆炸
为什么中国大陆没有一个像样的奖项
就是因为太和谐谁也不敢得罪 和各种为了利益分猪肉 自己把自己的公信力丧失
就中国政府也从来没照顾过台湾人
之前航空公司强行更名台湾变成中国台湾 什么时候又考虑过台湾人怎么想
台湾本生自己就太缺少发声的渠道 不然种被对岸代表 别人说一家亲你还真以为是一家亲了 一些台湾人没骨气这世界上就日本人和台湾人是软包这世界上也没有非要哪个人火国家地球不转 金马没有大陆电影 就不能办了么我颁奖给他们她们来不来是自己的事 不行帮他们领奖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