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oan wrote:
說個笑話 天然氣 (恕刪)
不用拿家裡燒瓦斯和天然氣發電相提並論,燃燒溫度(溫度越高氮氧化合物越高)與總用量都不是同一個等級。
再者我們通常比兩種技術需要將outlier拿掉來比,以你的資料然氣組的2010大潭複循環的數據太過詭異,我會它排除來看。PM的天然氣數據有剩下2013新大潭與2007通霄天然氣,這兩組數據平均約為每度電排放0.025克PM懸浮微粒,與燃煤4組數據平均後每度電排放0.032克其實相距不遠。你提出來的數據恰好來證明其實燃氣也是有一定的懸浮微粒貢獻量的。不過對於這樣的結果我也是有點懷疑就是了,畢竟燃氣還是要遠優於燃煤的,這點可能還要審視這些環評數據的推估合理性後才能得知。
我有強調燃煤和燃氣共佔92%。這是以綠能裝置容量20%去估的,這是可能達到的目標。如果你是說發電量在2025要由2018的4.9%拉到2025的20%,就我的判斷這是天方夜譚。
2025燃煤總數量取決於燃氣的佔比量。如果我的計算沒錯,2025燃氣佔比量即使達到總發電量的50%,燃煤依然是42%,比起2018的38%依然成長了4%。如果再考慮到總發電量在8年成長了16%,光燃煤發電要成長28%。
就算是真的綠能發電量奇蹟式的於2025年達到了20%(那裝置容量可能要佔總發電裝置容量的60%以上,可能需要有魔法才有可能),然後燃氣達到50%(比起2018要成長50%,要增建50%的天然氣接收站),那30%的燃煤再加上16%的用電成長相較於2018的38%約可以降低10%的燃煤。不過這個情境應該才是天方夜譚。
然後燃氣一定沒有空氣汙染嗎? 那你就太小看了高溫燃燒所產生的氮氧化合物於光化反應對於空氣汙染與的貢獻度。天佑台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