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2529 wrote: 話你講的,請你舉(恕刪) 鷄腿是鷄的一部分,但是鷄不是只有雞腿Jerry 是井蛙,但是井蛙不是只有 JerryJerry 瞎子摸象,但是此樓不是只有 Jerry 瞎子摸象⭕️?❌?你怎麼不敢回啊
Enter Passcode wrote:鷄腿是鷄的一部分,但是鷄不是只有雞腿Jerry 是井蛙,但是井蛙不是只有 JerryJerry 瞎子摸象,但是此樓不是只有 Jerry 瞎子摸象⭕️?❌? 我的問題很簡單引用台灣疾管署的資料quarantine=檢疫,檢疫=quarantine就是很清楚的A=B,B=A我認為答案是O,你覺得是O或X? 不像你的問題,還需要加上一些模稜兩可的大前提:「一部分」、「不是只有」跟你對於檢疫(quarantine)的態度很類似
Tinker wrote:我有用甚麼蛆甚麼粉的標籤嗎 一定要用甚麼蛆甚麼粉的才算貼人標籤? 你不是說我早班打錯字?晚班的英文比較好?英文拼字連早班也拚對了?夜班的戰鬥力比較強?這不是貼標籤,什麼才算貼標籤呢? 話說你還沒回應quarantine=檢疫,你覺得是O或X?
jerry2529 wrote:一定要用甚麼蛆甚麼粉的才算貼人標籤? 你不是說我早班打錯字?晚班的英文比較好?英文拼字連早班也拚對了?夜班的戰鬥力比較強?這不是貼標籤,什麼才算貼標籤呢? 公堂之上 假設一下不過現在想想晚上了 戰鬥力...
turtlins wrote:這我是不是沒跟到?麻(恕刪) 自己到疾病管制署的網站晃一下,不就看到了1/3公告新聞疾管署於今(1/3)日下午4:50接獲中國大陸回覆武漢市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疫情的最新疫情及處置,陸方表示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展開呼吸道疾病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截至1月3日8時,累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個案44例,部分為華南海鮮市場經營戶,其中重症11例,其餘患者生命徵象穩定。目前所有病例均在武漢市醫療機構接受隔離治療,已追踪到121名密切接觸者,追蹤工作仍在進行中。依據陸方調查,個案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少數病人呼吸困難,胸部X光片呈雙肺浸潤性病灶,初步研判為病毒性肺炎。致病原及感染源釐清中,已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感染等常見呼吸道疾病。目前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現象及醫護人員感染,當地衛生單位在全市醫療機構進行相關病例搜索和回顧性調查,並已完成華南海鮮城的衛生清潔工作。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0b6_zl_d9GNjec7ez0oa1Q?typeid=91/4公告新聞因應中國大陸武漢之肺炎疫情,疾病管制署昨(3)日召開應變會議,針對疫情監測、檢疫措施、感染控制、醫療整備、檢驗量能等相關因應作為進行盤點,以就未來可能面臨之疫情風險預作整備,確保國人健康。疾管署表示,有關中國大陸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疫情,陸方初步研判為病毒性肺炎,雖已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感染,但並沒有明顯人傳人現象及醫護人員感染。疾管署將持續關注該肺炎疫情之發展,如釐清可能感染病原體、傳染機制及密切接觸者的後續發病情形,以利進行風險評估與調整後續防疫整備。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8SLZGTV_mB7zawyNFTAqlw?typeid=91/6公告新聞針對中國大陸武漢市不明病毒性肺炎疫情,本署於1月5日接獲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知,截至當日8時,累積病例為59例,其中重症7例,無死亡病例,個案發病時間介於2019年12月12日至12月29日間,均在武漢市醫療機構隔離治療。目前累計追踪163名密切接觸者,均無發燒等異常症狀。截至目前,尚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現象及醫護人員感染,並已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等呼吸道病原之可能,感染源持續釐清當中。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qM64b5Z5sd1zNEO7SGFIeQ?typeid=91/9公告新聞中國大陸官方自1月5日後未再針對武漢市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疫情公布病例統計資料,截至今(9)日仍為59名病例,剛接獲陸方通知,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共15例陽性,已完成病毒全長基因定序,電子顯微鏡下亦呈典型冠狀病毒型態。疾病管制署表示,現有資訊均在預期與掌握之中,我國目前針對檢疫、檢驗、醫療物資整備等均有所準備,故仍維持現有防疫作為。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s2iLNapeyQMpSGqkrCKXhQ?typeid=91/11公告新聞疾病管制署今(11)日上午接獲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知,截至本(2020)年1月10日,初步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計41例,發病時間介於去(2019)年12月8日至今年1月2日,患者多為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的經營及採購人員,其中出院2例、重症7例、1例死亡,其餘病情穩定,目前未發現明確人傳人證據。該名死亡個案為61歲男性同時患有腹部腫瘤及慢性肝病,於1月9日死亡,中國大陸也公布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本署亦將立即根據此序列建立病毒核酸快速檢測方法,檢驗時效可縮短至4小時。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YsgfiNEJSbxUqOBP4YgYsQ?typeid=91/14公告新聞因應中國大陸武漢市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我國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截至本月(12)日,中國大陸官方針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公布病例統計資料共有41名,重症6例治療中、1例死亡,其餘病情穩定,出院人數增加為7例,密切接觸者累計763人,其中76人已解除醫學追蹤,無相關病例,目前未發現明確人傳人證據。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GhFzt1rYGf5oZBE8dMasuA?typeid=91/15公告新聞世界衞生組織表示,2019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有限的人傳人;疾管署表示,針對該病毒一直沒有排除人傳人的可能性,對於相關防治措施皆有考量人傳人之可能,因此提醒有呼吸道症狀者應戴外科口罩,並呼籲民眾儘量避免出入人擠、通風不良的場所,出入這些場所建議戴口罩,但一般在1公尺外就應該不會受到感染,請民眾勿恐慌。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ilgIvqvA6WbVZFybZTOqRw?typeid=9台灣疾病管制署,從1月3日到1月14日之間,都還在告訴大家沒有明確人傳人證據,這沒甚麼問題,台灣疾病管制署的資訊來自於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通報,你有興趣也可以上對岸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網站晃一下,人家從來沒有排除人傳人的可能,只是沒有明確證據而已科學上,母體數在臨床上有沒有代表性?不知道面對的疾病是甚麼?傳染途徑為何?就不能貿然下定論,台灣疾病管制署,從頭到尾跟對岸「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通報資料高度一致若台灣疾病管制署這麼厲害,光靠人家給的通報資料,就能判斷一定人傳人還能在12/31就給出明確暗示,那1/3~1/14間的公告新聞又是怎麼回事?是對自己的判斷沒信心?還是心裡清楚明白,在流行疾病傳播的學術常識裡,沒證據的疫情就不能隨便透過政府單位對大眾公告?從公告資料來看,在1/6號之前,頂多就是確定排除SARS、MERS等已知疾病的可能,但全世界包含中國自己,依然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甚麼病毒1/7號,中國分離出病毒株,1/10中國確認新型冠狀病毒,將基因序列通報全世界,台灣也沒有比較晚拿到,至此,中國才首次知道自己面對的是甚麼病毒,講真的啦,在「隔離」還是「防疫」上說文解字,根本毫無意義,12/31的那篇神作,就是拿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動通報台灣的訊息,向WHO索要更詳細資料的詢問信資料來源是中國,病例也在中國,中國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面對的是甚麼,台灣竟然靠外部資料,就能明確知道會人傳人?這在科學界除了會鬧笑話之外,還能怎麼評價?若一封「詢問信」,如果可以被超譯解釋成「台灣強烈暗示會人傳人」,依此邏輯,詢問信的資料來自中國,中國也早已將相同的資料通報給WHO,那首次示警怎麼看都是來自中國,怎麼會是台灣!何況這封所謂暗示信,還是幾個月後,拿著已知事件做事後諸葛的言論,一點都不高明台灣想要偽裝成先知,就這點偷換概念的道行,在世界上是會被看破手腳的好嗎!
herblee wrote:當 諾頓 偵測到 感(恕刪) 舉NORTON只是當例子。要混淆,我就不需找一堆原文資料。你可能不知道有些檔案會被誤判,使用者可以自己決定是否刪除檔案。這沒什麼好爭的,你要用中文去解釋英文,就像我前面講的,國人有此共識。Quarantine也有隔離的意思,照你講的這翻譯也錯了。
turtlins wrote:herblee兄,我建議你不要跟他們去辯什麼防毒軟體,這根本是不同領域的東西,同一個用語在不同領域的用法,必定會有諸多歧義之處,他們正好抓著這些歧義之處模糊焦點。你就專注在你擅長的、也是真正問題核心的醫療領域上,真相才會越來越清楚。辯不下去的人,才會想要轉換話題,抓到要點的人,應該要一直對準問題核心,不要怕重複、枯燥,那是辯不下去的託詞。 有必要轉換話題嗎?不然一起找原文資料來解釋',你覺得好不好?
jerry2529 wrote:鷄腿是鷄的一部分,但是鷄不是只有雞腿Jerry 是井蛙,但是井蛙不是只有 JerryJerry 瞎子摸象,但是此樓不是只有 Jerry 瞎子摸象⭕️?❌? 你還是沒有回鷄腿是鷄的一部分,但是鷄不是只有雞腿Jerry 是井蛙,但是井蛙不是只有 JerryJerry 瞎子摸象,但是此樓不是只有 Jerry 瞎子摸象⭕️?❌?麻煩叫 google 改了,再去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