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PTT:國民黨、民進黨處理堰塞湖方式比較

kantinger wrote:誰也沒想到, 9 月...(恕刪)


小老弟....加油啦!....

想說什麼,要說清楚吧!....真正是...

請回答一下:...老弟是否要表達的是,因有不可抗力,所以過去馬英九的處理是...錯的???

ANS:

1:是,

2:不是



=====


施工遇到一些情況,停工、便道被沖毁、突然暴雨、或颱風.、甚至地震...

有個名詞: 不可抗力....

但不能因為有不可抗力,而不做為.....,行政官員怠惰,是有行政責任、要被彈劾的....

=======





台灣網路視窗

台南風災時,李鴻源就示警過,

因為制度崩潰與政治操弄,防災體系蕩然無存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大馬1251 wrote:
壩體本身極度脆弱遇豪...(恕刪)


之前的政府汛期去都沖走跟撤離要防範什麼?
bulldog2005
煩請自行查詢,這裏不教幼稚園小朋友,謝謝。

現在說要究責......???

本站這篇.....奉旨的回去請給錢的看一看吧!...

別秀下限,造謠、污衊、抹黑.......其心可誅.....




現在說要究責......???

是真的???

還是要搞政敵???.........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kantinger wrote:
在汛期大自然的力量就算叫工程人員去玩命100次會有什麼不一樣?



還在喇叭......??


====

看一看吧!...






政客迷因 Politician meme

資料來自友專翻書
不要問2013之後是不是就沒有堰塞湖
那本書出版日期是2013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Jeo7KETZB/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Jeo7KETZB/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kantinger wrote:
之前的政府汛期去都沖走跟撤離要防範什麼?


沖走什麼???.....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79630717498224&set=a.130195622441746

逆風的烏鴉

「台灣沒有很多處理堰塞湖經驗」
及「只有監測是正常手段」?

這兩個命題,都是錯的。

經濟部水利署在2013年5月,編纂了一本「堰塞湖緊急應變手冊」,除了詳述堰塞湖出現時的應變流程,還羅列了台灣自1999年到2012年的13年間處理過的堰塞湖經驗。總計這段時間,處理過9個堰塞湖。

13年處理9個堰塞湖是甚麼概念?就是平均一年得處理0.7個堰塞湖。這能算是「沒有經驗」嗎?這個表格,是我根據這個手冊羅列的治理堰塞湖經驗做的。

然後,仔細看這九個紀錄在案處理過的堰塞湖,其中有7個幾乎是在發現後的第一時間就開始了緊急工程。例外的,只有士文溪堰塞湖,是在發現後4個月進行溢流到降挖;另一個是布唐布那斯溪堰塞湖,是在發現後2個月開始進行緊急引流工程。

這也看出另外一個事實。農業部水保署一直堅持要在「汛期」後才施作工程,但這9個堰塞湖的緊急工程,有8個是在5到11月施作的。汛期不能進行緊急工程?是騙誰呢?

這些緊急工程的進行時間,大概是不到一個月到將近4個月不等,其中最快的旗山溪堰塞湖,只用了12天;和社溪堰塞湖,更只用了8天。由此也可知,這些緊急工程都不是甚麼了不起的大工程,不外乎就是挖溢流道、引流、固壩。而且從結果看,都很有效,沒有一個因為這些緊急工程而垮掉。

還有,不要問我為啥只統計到2012年,因為這個手冊是2013年出的,我查不到以後的資料。如果查得到的,可以提供出來補充。

還有,因為各個堰塞湖規模的紀錄方式未統一,所以出現統計方式不一致的情況。但可以確定的是,以蓄水量來看,馬太鞍溪的9100萬立方公尺是最高的。

但這是他垮掉時的蓄水量,發現時的蓄水量是1400萬立方公尺,是小於草嶺湖堰塞湖的。從不是最大讓他積到最大還垮掉,這才是前所未有。

p.s.布唐布納斯溪堰塞湖其實最早是出現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時,不過出現後就因為連續的豪雨沖垮消失了,後來再出現,是2010年5月的豪雨後。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JasonQ
真是神奇! 民進黨的官,好像都習慣睜眼說瞎話
king97878 wrote:
沖走什麼???......(恕刪)


https://www.moa.gov.tw/ws.php?id=23874
8 月 30 日 起,台東林管處雇用三部怪手進行堰塞湖溢流道挖降作業。由於堰塞湖位於無路可達的偏遠山區,怪手只能沿著太麻里溪的河床開路,架設溪床便道前進。張鐵柱處長說:「降挖工程非常艱辛,因為山區氣候變化劇烈、溪水暴漲快速,加上莫拉克颱風造成太麻里溪的河道布滿了巨石與漂流木,這條長達 17 公里的溪床便道與降挖工程,施工人員簡直是冒著生命危險完成的。」

  誰也沒想到, 9 月 26 日凱莎娜颱風來襲,暴漲的溪水沖毀了千辛萬苦才開闢出來的 15 公里便道,緊接著又有芭瑪颱風造訪,必須暫時停工,撤出相關工程人員和機具。台東林管處治山課長邱欣慰說:「很可惜,只剩 2 公里,再一天就可抵達堰塞湖了。」面對變幻莫測的天氣,林管處只能呼籲下游工程單位加強防汛措施,民眾提高防災意識,準備隨時配合緊急撤離。

看看便道都沖走連湖都沒碰到
民眾提高防災意識,準備隨時配合緊急撤離
就颱風灌水看會不會爆那有什麼不一樣

再看後面怎樣

 99 年度,林務局編列經費辦理「太麻里溪防砂穩定工程案」,從 4 月 14 日開始進行第二階段的降挖工程,內容包括溢流水道開挖、底床鋪排塊石保護、緩坡護岸及河道清疏…等,從下游側河道開挖開始施作。期間因為連日豪、大雨,造成太麻里溪大量土石移動,原本的溪床便道多處受損中斷,施工中的溢流水道也被大量土石淤埋,工程進度深受影響。

隔年四月做工程困難

最後怎麼解決的

凡那比颱風過後, 9 月 21 日我們搭直升機到山區巡視,原本包盛社堰塞湖所在地,因為上游土砂流入而發生大量淤積,湖水完全流出了。」張鐵柱處長說:「那邊屬於大武山自然保護區,有很豐富的生態。包盛社堰塞湖在這段時間,吸引了很多野生動物前往飲水、戲水…沒想到它消失得這麼快啊

就另一個颱風讓湖自然消失的

搞半天人力改變什麼?

看看之前號稱英明的政府怎樣?
kantinger wrote:
便道都沖走連湖都沒碰到
民眾提高防災意識,準備隨時配合緊急撤離
就颱風灌水看會不會爆那有什麼不一樣

建議你去查看看甚麼叫做應作為而不作為
只要該做的有做到
我相信 多數民眾都不會抱怨 謾罵
但是 一句 無法處理
接著就擺爛 甚麼都不作為
然後期待自然消失...

那還需要政府做啥?
dgame wrote:
建議你去查看看甚麼叫...(恕刪)


應作為?
那8月便道被沖走後應立即再去
怎麼要等到11月的汛期後?
kantinger wrote:
那8月便道被沖走後應立即再去
怎麼要等到11月的汛期後?

七月 是汛期的邊緣
也就是 七 八月可能是可以來得及處理的
畢竟 台灣 八 九 十 三個月是颱風季
如果不處理 產生災害反而會損失慘重

便道 通常兩周可以建成
讓中小器械可以進入

農業部 應該把專家會議所謂專家 跟 詳細記錄拿出來
以便證實馬太鞍真的是無法處理 且已經善盡諮詢責任
如果所謂專家會議 只有農業部的人員
先畫靶(不花時間 金錢施作)再射箭(農業部意見不作為)
那就是 應作為而不作為
只是 農業部到現在都沒把他所謂兩次專家會議的紀錄拿出來
kantinger wrote:
就另一個颱風讓湖自然消失的

搞半天人力改變什麼?

你就舉兩個例子 當作所有堰塞湖都會自然消失嗎?
樓上不就有台灣處理十來個堰塞湖的例子嗎?
拿兩個說人力無法改變?
應該說 到底人力能不能挽回可能會來的災害
答案是 應該盡力去改變 避免災害

拿這次馬太鞍的狀況來說
三天前 水利署不也公布了已經完成河道引流的部分
至少 接著的泥水 不會再進入光復市區

如果這樣的工程之前已經進行
是否能避開本次災害?
抑或是 當七月選擇施作引流 破壞...
是不是連中下流引流都不用進行?

七月的專家會議 到底那些專家參與
給了那些意見
農業部並沒有公開所有資料
直接說 專家會議建議不處理
這樣是很不負責的說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