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boulong wrote:
你是不是把服貿和什麼...(恕刪)


各位還真捧場......好吧!一起回吧.....講得都差不多.....

peterboulong wrote:
服貿主要影響的是在台灣的基層員工在選老闆時多了個選擇而已…
還有其他業主可能會多幾個競爭對手而已


peterboulong wrote:
你在大陸打滾過更應該知道大陸服務業的平均level還不到台灣這邊的水平吧


真不知道打哪來的這種『台灣優越感』?

大陸不到台灣的水平?那要看是哪方面....各人有各人的強項!

以前....比較起大陸是有優勢!現在嘛?....一句話『沒有』!

假如現在台灣老板都不肯給各位想要的薪資?多了個大陸老板....他就會付更高?

人才就是人才!明明是庸才卻要老板付人才的薪水?大陸老板難道都是盤子....



KCLin0423 wrote:
本土。在地。批韓。反共 好爽好爽 這樣的生活呢?


小弟跟兩地都有生意往來,也有不少朋友!我既不批韓,也不反共.....

人家有人家的國家願景和策略!

除了照抄...他有我也要有以外!....請問台灣的願景是什麼?具體達成的策略又是什麼?

現在簽服貿?明後年人家也有....現在都拼人家不過?明後年就一定拼的過....

不過就是....早點陣亡跟晚點陣亡的差別!

服貿是長期的萬靈丹?還是短期的止痛藥?自己去思考吧.....

flycode wrote:
你那麼早就在大陸花錢投資,養一堆大陸人,促進大陸經濟發展,
卻不要陸資(大陸的錢)在台灣養台灣人,促進台灣經濟發展?

若在台灣有國際競爭力,
你直接從台灣出口到歐/美/日/中東/俄...就好了!或在台灣內銷賺錢就好了,
幹嘛在民國94~95年還離鄉背井到大陸打滾?

台商到大陸投資那麼多錢,掌控大陸那麼多企業,台商有把中共給統戰了嗎?
連對岸專權的政府都不怕被台商統戰,台灣是民主法治國家,還怕被中共統戰?


誰說對服貿內容有意見的....就是怕大陸?

敢簽又不敢攤開讓人看的.....心裡才是有鬼!

老板養員工....養的是人才!不分膚色、人種、省籍....

只因為同是台灣人?就要付多一點的薪水....你想太多了...

至於為什麼那麼早就去大陸打滾?只因為那裡的妹妹漂亮.....這樣不行喔?

記得回台灣娶老婆就行了.....況且誰說去了大陸....就一定要放棄台灣?有這種規定嘛....



剩下那位.....就『無視』!小屁孩一個.....

再來吃飯去.....
JCB88 wrote:
真不知道打哪來的這種『台灣優越感』?
大陸不到台灣的水平?那要看是哪方面....各人有各人的強項!
以前....比較起大陸是有優勢!現在嘛?....一句話『沒有』!
假如現在台灣老板都不肯給各位想要的薪資?多了個大陸老板....他就會付更高?
人才就是人才!明明是庸才卻要老板付人才的薪水?大陸老板難道都是盤子....


看台灣的餐飲服務業在大陸殺出多大一片天
台灣的服務業輸中國?呵呵呵呵
你這個在大陸打滾的居然什麼都不知道啊…真的有在大陸待過?
-------------------------------------------------
對兩岸服貿協議案,連鎖餐飲業業者展圓國際董事長張寶鄰說,台灣是海島型市場,市場小,大陸餐飲業來台,衝擊較大;反觀,中國大陸市場大,對台灣餐飲業而言,具有創造品牌優勢,可以在大陸坐大,放眼全世界。他指出,兩岸服貿協議案,對台灣餐飲業並無太大影響,主因是「我們有特色,優於大陸餐飲業,沒有什麼好懼怕的。」

服務、品質具有優勢

他認為,兩岸服貿協議簽定,預期大陸餐飲業來台是大品牌,不是小吃店來台;但觀察過去大陸餐飲業來台投資,並未成功,檢視俏江南、小肥羊、北京烤鴨店等在台經營情況,台灣餐飲業不必怕。

「MIT(台灣製造),是優勢品牌,並不是2、30年前的弱勢品牌;但中國品牌(MIC)不是好品牌,大家不必顧忌。」他認為,台灣服務業,如餐飲業、百貨等服務細節、產品品質具相對優勢,領先大陸至少10年。

展圓國際在台擁有10多個品牌,如元祖、麻布茶房等,但在大陸餐飲業有4個品牌,如代官山、蛋蛋屋、跳舞香水等,未來將在大陸持續擴店。

兩岸服貿 放眼東協

他舉例說,他創辦的元祖連鎖店,在台灣經營30多年,累計據點達40個;但在大陸經營20年,元祖在大陸據點達700店。

「我們不走出去,別人會進來!」他說,兩岸服貿協議,形同台灣與東協連接在一起,可謂1加1大於2,對台灣服務業助益很大。

他強調,兩岸消費習慣與口味不同,台灣著重於健康概念,強調清新、少鹽、不重口味,但大陸餐飲有8大系,各有不同,呈現「北鹹南甜、東酸西辣」等。

消費導向 香飄大陸

此外,日本餐飲業赴大陸成功機率小,日本屬於生產導向,堅持口味,「我生產什麼,消費者吃什麼」,導致「堅持」失敗;台灣餐飲業在大陸,是消費者導向,採應變策略,「消費者需要什麼,我就提供什麼」,因「應變」而成功,台灣餐飲業赴大陸經營成功案例很多,如王品、85度C、一茶一座等。

他認為,大陸小吃店不會來台,台灣小吃店優勢超越大陸,因此也不必怕。
-------------------------------------------------------

台灣的中小企業老闆們遇到人才的薪水就會高嗎?呵呵呵呵
看不出來你工作這麼久了居然不知道台灣中小企業的老闆們是怎樣的德性呢
看看這位來自柏克萊畢業的OL的親身說法如何?
南部的老闆們,請不要逼走南部人

在大陸打滾過更應該知道不少台企的福利待遇在大陸也是一個德性吧…
你怎麼又不知道了?
看看大陸網民的說法吧
台企能去吗

台企待遇
----------------------------------
當然也不是每個台企都是如此差勁的
只是不少的台企就是那個死樣子
在台灣一樣,在大陸也一樣,給香蕉的習慣一直都改不掉

peterboulong wrote:
看台灣的餐飲服務業在...(恕刪)


經濟部已經公布第二次兩岸服貿協議評估報告,創造GDP效益僅0.025%,甚至可能要花十年才會實現,實質效益低到令人難以置信

效益太低 反對聲浪恐難平

一年平均影響0.0025%,根本對總體經濟沒幫助, 而這還沒把可能的傷害算進來.
你還要說服貿對台灣有多好?

huangcc72 wrote:
搞不清楚狀況啊, 服貿跟關稅一點關係都沒有.. OK?!


我啥時說過服貿跟關稅的關係了?
那是在講競爭力


JCB88 wrote:
剩下那位.....就『無視』


之前被我講到無話可說,你不無視我還覺得甘苦哩,繼續保持嘿!

你以為你所謂的老早在大陸打滾人家相信嗎?

為什麼那麼早去??因為那裡的妹妹漂亮??這理由真是笑死我了

Kao0911 wrote:
我啥時說過服貿跟關稅...(恕刪)


照你說的沒有服貿沒有ECFA就都沒有競爭力,
那北歐那些國家是不是都沒競爭力?
huangcc72 wrote:
照你說的沒有服貿沒有ECFA就都沒有競爭力,
那北歐那些國家是不是都沒競爭力?


ECFA的中文名稱是"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關北歐何事??
人家北歐很早很早就有EFTA,後來還加入EEA,你認為呢?
煩請多做功課!
huangcc72 wrote:
經濟部已經公布第二次...(恕刪)


就說別再鬼打牆了,這是第二次跟你講了

服貿不過就只是ECFA中的一塊拼圖而已,把整個ECFA簽完才是重點

南韓中國簽FTA會說:我們之間的FTA"服務投資"這一塊效益好像不太好,

所以整個FTA一定是沒有效益的

有這麼好笑的事?


peterboulong wrote:
看台灣的餐飲服務業在大陸殺出多大一片天
台灣的服務業輸中國?呵呵呵呵


既然你這樣想?那祝你馬到成功....別變台流回不來就好!

小弟有沒有在大陸打滾?

去過的前輩那麼多,就算去過又不是什麼金字招牌...有什麼好炫耀的!

...最多是對大陸市場和習慣的理解,比你多一點而已

再講一次!沒有不贊成開放.....但是不贊成『私相收授』的開放....

如果你代表陸方....那就完全可以理解!不是?那就不知道你是代表哪一邊的利益....

直接拿你舉的例,點你的問題!

peterboulong wrote:
他舉例說,他創辦的元祖連鎖店,在台灣經營30多年,累計據點達40個;但在大陸經營20年,元祖在大陸據點達700店。


在大陸經營20年700店?有簽沒簽....對展圓好像都沒什麼影響!

我也覺得對已經去的業者,且經營成功的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既然這樣......請問.....又為了什麼要簽?又為什麼一定要犧牲只能在本地經營的一些業者?

請問簽了....又換回什麼?難道是沒簽....大陸不給你去?還是大陸業者沒簽進不來?

你舉的例子....都已經是『現在進行式』!簽或不簽?都不影響雙方業者進入市場....

對照你支持簽的理由....不簽就進不去大陸市場?......這你不覺得矛盾?

台企不好?有本事就去外企,別吃碗內看碗外

不管是大陸人還是台灣人?....沒本事去哪都一樣!沒本事就注定你沒得選....

這.....又要怪老板、怪政府了喔?

JCB88 wrote:
在大陸經營20年70...(恕刪)


服貿是讓陸資可以過來投資啊…

而陸資喜愛投資的就是服務業

而台灣的服務業在大陸可以殺出一片天

為什麼還要擔心服貿後陸資來台會打倒一堆台灣的服務業…

看你打了一堆莫名奇妙的文章,該抓的重點都沒抓到

真不知道你想表達什麼


寫的粉清楚了....

peterboulong wrote:
服貿是讓陸資可以過來投資啊…

而陸資喜愛投資的就是服務業


所以.....你舉例的幾家:『小蒙牛.....』那些?沒過來投資....

peterboulong wrote:
而台灣的服務業在大陸可以殺出一片天

為什麼還要擔心服貿後陸資來台會打倒一堆台灣的服務業…


所以....你舉例的:『展圓...』.....在大陸市場已經開不下去,非靠簽協議不可?

沒簽?兩邊不都已經開業了!這不是贊成簽的人所持的主要理由?沒簽進不去大陸市場.....

反過來問.....既然簽或不簽?對業者進入市場沒妨礙.....那就請問為何一定要簽?

既然一定要簽?請問...政府代表爭取到什麼利益?否則又為何要犧牲部分業者的生存權?

如果所得國家利益真的大於業者損失.....

那又為何不敢把協議內容全部攤開讓有質疑的國民檢視?

以上.....所有的問題自始自終都很清楚!

到底是贊成的一方在噴煙霧?還是反對的一方在打烏賊戰?

而且反對的人並不全然就是反對全部...很多是反對內容『不清不楚』,萬一協議有私相收授之嫌?

這樣懂嗎?不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