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reophotography wrote:
我們的政府現在有最大的權力跟破記錄的花錢數字 做了什麼怎麼沒人記得 這才是最神奇的地方
你如果記得什麼也請跟我說喔
好熟悉的論調!有特定立場和講話不負責任網友看多了!
瀟湘夜雨薄東飲 wrote:
我才不懂什麼生意金融,
但要回歸現實,看看現實的成效,
跟政府的執行力,看看ECFA吧。
台灣與中國簽訂鬧得沸沸揚揚的「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其實是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子協議之一。在6月29日ECFA簽訂將滿三週年的時間點,我們回頭檢視ECFA成效,卻發現,當初政府畫的大餅,我們似乎只吃到了一小口。
ECFA滿3歲 6大預期全吃不到!
預期1:台灣在中國進口市場排擠日韓
但,台灣對中國進口的占有率反而下滑滑1.03%,排名也落後日韓。
預期2:可增加台灣GDP1.65%~1.72%
但,GDP成長率卻下滑,2012年僅1.25%。
預期3:吸引外資投資台灣
但,台灣近三年每年吸引外資占世界比重,居東亞四小龍之末,甚至低於泰國、印尼與越南。
預期4:早收清單關稅減免,幫助台灣產品出口
但,在出口方面,2012年的確成長2.3%,然而部分商品像文心蘭衰退近8成、金針菇近9成、香蕉逾6成,並非一家烤肉萬家香。
預期5:幫助台灣與其他經濟體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但,僅與星、紐展開談判,不見其他重要經濟體。
預期6:每年與中國貿易關稅減免可達3,000億元
但,早收計畫自2011年實施,到2013年4月,2年4個月只減免254.4億元,不到預估值十分之一。...(恕刪)